政企客户市场云服务的春天到啦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蒋水林

2015-04-07 14:45:47

摘自:人民邮电报

3月31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参展者、观展者云集。基础网络及IDC资源是运营商的强项,也是云计算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

3月31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云计算技术和应用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参展者、观展者云集。中国联通抓住契机专门举办了“沃在承载、云创未来”推介会,全面推出了政务云以及教育云、医疗云、金融云、环保云、旅游云五大行业云解决方案及产品。据了解,目前政企客户对云计算服务的需求非常旺盛,三大运营商均在加紧建设云计算基础设施。中国联通布局的十大云数据中心已有河北廊坊、呼和浩特、西安、重庆等地建成投产,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国内外互联网巨头纷纷入驻,微软等企业也即将入驻。三大运营商在国内的政企客户市场推广云服务也取得积极进展,各地推出各种行业企业云应用的消息亦频频见于各大媒体。这一切都昭示着,政企客户云服务欣欣向荣的春天已经到来。行业云应用服务的市场有多大?运营商如何切入云服务市场?

云计算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行业云应用将拉动千亿级市场

云计算被认为是继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变革之后的又一次IT浪潮,19世纪末,人类用水力或蒸汽获取动力,在电力传输方式发明之后,人类可以从发电厂按需、弹性、安全地获取动力。而今,这一幕在云计算应用上重演,云计算正实现按需、弹性、安全地提供计算资源。随着移动宽带技术的发展,作为整合拉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应用全面普及的重要引擎,云计算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性创新和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

当前,国际范围内云计算已在很多国家被升格为国家战略加以推进。美国是云计算市场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国家。早在2009年9月,白宫就宣布了自己的云计算政策,联邦政府发布关于云计算的战略报告《联邦政府云计算战略》,并启动了官方背景的Apps.gov云计算网站,通过它展示并提供得到政府认可的云计算应用。目前,云计算已在美国各级政府机构中广泛应用,有关云计算的内涵,以及如何使用云进行数据整合、制定云计算标准等问题已经提上日程。从美国云计算未来的发展看,白宫力图将云计算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主流商业模式进行打造,从改变政府对IT服务的认识出发,从IT作为一种生产资源的投资转向一种可以实施定制的商品及服务。目前,云计算已经在美国诸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投资机会和造就了一批亮眼的公司。欧盟早在2011年就开展了云计算相关的咨询工作,重点包括数据保护及其责任、影响欧洲云计算发展的法律和技术障碍、标准化和写作方案以及促进云计算研发的方法等。在云计算方面,欧洲更希望先做好基础研究工作,然后再进行推广应用。欧洲目前云计算产业的战略重点,主要在支持企业建大数据中心上。

我国政府也高度重视云计算发展,频频出台扶持政策。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2015年1月30日,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提出云计算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云计算业务要坚持市场主导、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和保障安全的基本原则,并指出当前云计算业务的六项主要任务,为云计算产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遇。当前,我国云计算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云计算的产品和应用层出不穷,云计算和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加速,云计算也正在成为“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新概念、新业态、新模式的载体,甚至成为重塑经济结构的重要创新空间。根据IDC的调查结果,2014年我国IT支出近2000亿元,预计未来IT支出将保持近13%的增长率。到2015年,IT支出中有40%都将涉及云计算。

目前,云计算的行业市场已呈现井喷式的蓬勃发展之势。在政务领域,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云计算作为重点工程之一,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制定云计算的政府采购政策,地方政府也在加快云计算战略布局;在教育领域,教育部“十二五”期间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为核心目标,信息化的直接投资约524.7亿元,其中30%以上涉及云计算;在医疗领域,伴随着今年“两会”总理工作报告中“健康中国”的任务目标,“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三大平台、五大重点信息化业务、两大基础信息库将深入落实,云平台的集成整合与资源共享将成为重点推进方向;在环保领域,很多省涌现出节能减排、监控监测等云平台建设工程,多省联动的环保信息化共享云平台建设也将被提上日程。中国联通副总经理姜正新表示,云计算在政府与行业市场的深化发展将会拉动千亿级市场。

[page]

运营商如何切入云服务市场

夯实基础资源 打造智能云平台

随着云计算市场快速增长,全球电信运营商逐渐意识到其巨大的发展潜力,纷纷试水云计算。在这场前所未有的ICT变革当中,运营商的作用不容忽视。尽管互联网的崛起淡化了运营商的市场主导地位,但在云计算领域,电信运营商仍处于产业上游,对整个行业发展都起着巨大推动作用。那么,运营商如何才能更好地切入行业云应用市场呢?记者认为,作为基础资源的提供者,运营商第一应该夯实云计算基础资源,这是运营商最大最特有的优势;第二,运营商应该打造一个开放的云应用承载平台,依托云平台积极向各行业拓展应用。

基础网络及IDC资源是运营商的强项,也是云计算必不可少的支撑条件。云计算服务对网络稳定性、可靠性、带宽都有更高要求,移动云计算服务更是如此。要想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仍然保持优势地位,电信运营商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基础网络。面对云计算大潮,电信运营商亟须做的就是建设一个强有力的支撑网络。运营商不能因为害怕沦为管道就不把网络建好,运营商只有建立一个强大、稳定的管道,才能为云计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也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未来的市场运营打好基础。运营商应统筹光纤宽带、3G、4G等网络资源,打造一张融合性的超级宽带网络。另外,基于云计算技术的IDC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多经营者采用基于云计算的IDC作为商业模式转型的基础平台。运营商应该大力建设云计算IDC,进而拓展新的服务模式,提供新的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收入来源。而客户市场对于云服务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高速成长而又不愿将太多资金用在购置永久性基础IT资源上的互联网企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标准所副所长何宝宏认为,目前,云计算已经成为我国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基础平台。因为,对互联网创新企业而言,云服务既可以降低互联网创新企业初创期的IT构建和运营成本,又可以帮助其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从而降低风险。2013年,阿里云上运行的Web服务器数量达到1.8万个,比上年增长了500%,是全国平均增速的60倍,托管的域名数从9万个增长到39万个,其中活跃网站数从2万个增长到15万个。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联通已在全国300多个省级数据中心基础上,规划建设十大云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之间和数据中心内部建立SDN智能网络,形成全网虚拟存储、弹性调度、安全防护的云计算资源网络,能够在任何地域提供一致的客户体验与感知。数据中心全部建成后,总机架数将超过25万架,总带宽将超过30T,具备300万台服务器的承载能力。目前已经建成的廊坊、呼和浩特等云数据中心资源供不应求,阿里巴巴、亚马逊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入驻,还有不少互联网企业在与中国联通云数据有限公司洽谈合作事宜。

搭建“一点接入 服务全国”的智能云平台,基于云平台拓展大数据开发。当前,整个信息通信产业平台化趋势非常明显,互联网公司依靠平台战略不断扩展O2O应用取得成功,电信运营商眼睁睁地看着互联网公司一步步抢占自己的领地,运营商传统的分散式属地化经营大大制约了其新业务发展。专家认为,在云计算时代,电信运营商也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向互联网业务渗透。如:移动金融、社交媒体、网络游戏、LBS、IM即时通信等等。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目前最关键的任务是建立自己的云计算服务平台,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电信运营商必须有比传统互联网公司体验更好的云服务。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一个强大的云平台。不管是为自己服务的私有云,还是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公有云,运营商都要提前合理规划。更为现实的意义还在于,运营商可凭借云平台为大型的政企客户低成本、高效率地提供体验更好的信息化服务,进而稳定并拓展在总体收入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集团客户。某省税务局的IT采购主管对记者表示:“去年我们的税务发票应用采用基于云平台的方式进行部署,效率大幅提升,成本还节约了将近50%。”据记者了解,近两年中国联通基于云平台资源在集团客户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发展,已为海事局、住建部、税务总局等诸多重要客户打造了一批云应用。未来,中国联通将聚焦电子政务云、教育云、医疗云、金融云、环保云、旅游云等政府与行业云工程,采用私有云/混合云的架构模式,提供“网络+平台+产品+应用”的全方位云服务,并将结合自身全体量客户、大流量等自身优势能力,采用云服务平台,在交通物流、公共安全、教育科研、惠民工程、电子商务等领域安全地提供大数据服务。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