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有多赚钱? 微软转型云计算

责任编辑:editor005

作者:祝雨清

2016-02-01 14:28:12

摘自:前瞻网

微软向云计算转型,不得不硬着头皮和当下的云计算霸主亚马逊竞争,何况这位对手现在还在打“降价牌”。在云计算领域内,巨头们将如何互相竞争又互相妥协,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将是 2016 年看官们可以有幸目睹的。

当年,当微软宣布和诺基亚合作的时候,很多人都有种心酸的感觉,好像两位迟暮的英雄决定联手再出江湖一样——一个是个人电脑的巨头,一个是移动通信设备的巨头,同时错失了移动智能设备的“风口”,英雄梦醒,才发现江湖变了格局,老泪纵横之下痛下决心重头来过。错失风口使得“微软离破产只有 18 个月”成了现实的威胁,根据 IDC 提供的 2013 年智能手机市场的数据,谷歌 Android 市场占有率为 78.1%,苹果 iOS 的市场占有率为 17.6%,排名第三的 WindowsPhone 市场占有率为 3%。移动智能设备这块大蛋糕上,微软几乎没有抢到食,对手们却挣得盆满钵满,这对微软的行业地位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个背景下,抓住下一个风口以成功突围,就成了微软所必备的存亡警觉。

微软抓住的风口是:云计算。

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微软公司周四晚间公布的第二财季业绩显示,尽管受到汇兑因素的不利影响,但云服务业务仍明显增长。这帮助公司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个人电脑相关业务的下滑,后者仍然是微软最大的收入来源。

云计算到底有多赚钱?这可以从来自云计算业务的收入对微软的整个收入的贡献之中窥得一斑。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数据,2015 年 7 月到 12 月,微软智能云 (Intelligent Cloud) 部门的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竟高达 28%!甚至超出了上年同期已经令人印象深刻的占比 23%。要直到,云计算业务只是微软庞大业务体系下的一个小分支而已。从利润率上来看,微软智能云业务的营业利润率为 41%,远远高于其 PC 部门的 16%。值得注意的是,微软所统计的个人电脑部门目前包括 Windows 操作系统和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 Xbox 等硬件产品。也就是说,被微软错失的风口仍是微软的“软肋”,不过,对于企业的业务结构来说,本来也就不存在“由最短板决定”的这个理论逻辑,通过强劲的部门“一俊遮百丑”,为企业的转型争取时间和资源,事缓则圆,这才是微软这样的行业巨头的变革之路。

比微软更早转型的,除了率先引领智能设备潮流的苹果公司以外,当属 IBM 了。IBM 先是转型做软件和咨询服务,后又转向了云计算这一风口。IBM 首席执行官罗睿兰 (Ginni Rometty) 于 1 月初在拉斯维加斯发表的一次非正式的演讲中称,IBM 不再是一家硬件公司或软件公司,而已经转型为一家认知解决方案云平台公司。据悉,IBM 已经建立起一个覆盖了 41 个国家的云平台 BlueMix,2014 年的云业务营收为 250 亿美元。到目前为止,IBM 共计花了 3 年时间向云领域过渡。

比蓝色巨人 IBM 的过渡更成功的,是亚马逊在云计算上的转型。当然,亚马逊本身是电商平台,转型之路比从做硬件起家的 IBM 顺当也在情理之中。正是电商业务要求其 IT 架构要能满足销售峰值的需求,才催生出对于处理闲置 IT 设备和变现运算能力的要求,成就了云计算的发展,这一点和阿里巴巴的“阿里云”进程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亚马逊是云计算概念的始作俑者,而阿里巴巴是后来成片的“追风口的人”之一。早在 2012 年,云计算业务 AWS 就成为亚马逊又一项 10 亿美元的业务,通过推出 AWS,亚马逊成功奠定全球范围内的公有云计算主导者地位,成为地位最为牢固的云服务提供商。不仅如此,AWS 云业务仍然在强劲强劲增长的势头之中,2015 年第四财季,该业务收入增长高达 69%!营业利润率也从上年同期的 17%升至 29%。这个数据也透露出亚马逊的竞争策略之一:薄利多销。

微软向云计算转型,不得不硬着头皮和当下的云计算霸主亚马逊竞争,何况这位对手现在还在打“降价牌”。华尔街日报评论道,亚马逊素以通过降价来抢占市场份额而闻名,这意味着微软在云业务方面的优势不会长时间保持。

云计算作为当下兵家必争的一个风口,各色企业、各种资源蜂拥而入是大势所趋。但是随着风口风力日减,巨头们划分天下,各自通过差异化业务稳坐一隅,就将是行业的最终面貌。在云计算领域内,巨头们将如何互相竞争又互相妥协,上演相爱相杀的戏码,将是 2016 年看官们可以有幸目睹的。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