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入华到底能掀多大浪?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云哥特

2016-10-20 17:49:12

摘自:百度百家

如今在国内,人们对容器技术的关注度已经不亚于云计算、大数据、OpenStack、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数人云CEO王璞这样回应:容器已经成长为一个生态,Docker、阿里云、容器初创公司都是其中重要的玩家。

如今在国内,人们对容器技术的关注度已经不亚于云计算、大数据、OpenStack、人工智能等热门领域。此时,Docker公司入华,是恰逢其时,还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呢?

10月13日,在2016杭州·云栖大会上,全球知名的容器技术公司——Docker与阿里云达成战略合作,基于Docker公司的容器技术,阿里云将为客户提供更加先进的云上应用管理服务。此合作一经宣布,已经有国内媒体喊出:Docker入华将改变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格局。Docker真能掀起这么大的浪潮吗?

从2015年开始,阿里云已经能够基本容器技术对外提供云服务。阿里云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样化的容器相关解决方案,如DevOps、微服务改造,藉此帮助企业用户更稳定、高效、安全地实现其对应用的升级和改造,有效降低维护成本,交付效率提升13倍。同时,利用容器“一次构建,随处运行”的特点,还可以帮助用户将应用无缝迁移到云环境中。在阿里云上,华大基因正在利用容器服务构建基因数据的应用开发和共享平台;路特通过阿里云容器服务实现DevOps,为企业客户提供SaaS服务;学霸君基于容器服务实现了微服务架构应用和DevOps流程优化。阿里云此次选择与Docker合作,只不过是其容器技术应用的一个自然延伸,让其“长板”更长而已。

阿里云一方已经认定,容器技术是必然趋势,它可以带来更敏捷、快速的开发和部署。不过,国内的容器技术生态系统还不健全,容器技术还没有大规模进入企业级商业化应用。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云希望与Docker,进一步发展和壮大容器生态系统的重要原因。

如果从战略的角度考虑,“飞天”云操作系统才是阿里云的根和魂,Docker的融入可以更好地服务阿里云业务,发挥“飞天”的价值。

阿里云与Docker公司的合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双方在开源容器技术上共同努力,提供本地化的Docker服务;第二,Docker公司选择阿里云平台作为其Docker Hub在中国运营的基础服务;第三,阿里云获得Docker Engine商用版,以及Docker DataCenter的运营权,并为Docker客户提供企业级支持和咨询服务;第四,阿里云将成为Docker官方支持的云服务提供商。

以阿里云当前在云服务市场的地位,很多人认为,Docker能够搭上阿里云这艘大船,起点不低,可以十分顺利地进入中国市场,并快速抢占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至少可以掀起一股“Docker”热。

当记者向国内几家容器技术厂商询问,Docker公司的进入会对中国容器市场产生多大的冲击?国内容器技术厂商的反应都很平静,并没有想象中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迹象。

数人云CEO王璞这样回应:容器已经成长为一个生态,Docker、阿里云、容器初创公司都是其中重要的玩家。多元化的容器技术的发展,既需要云计算巨头,也需要关注垂直领域的容器创业公司,从“横、纵”两方面推动开源容器生态的快速发展。对于目前还处在成长初期的容器市场来说,Docker和阿里云两个巨头的合作,无疑将会推动容器相关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容器相关生态也在动态变化中,更多的容器开源技术不断涌现。容器生态中的各个角色,包括创业公司在内,将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时速云是国内一家容器初创公司。他们认为,对于中国的Docker用户来说,Docker与阿里云合作是一件好事,会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同时也会对容器技术在中国的普及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阿里云将提供对Docker Engine和DataCenter的商业支持,对Docker解决方案感兴趣,尤其是信任阿里云服务的中国企业,可以轻松地将自己的业务逐步迁移到容器化的解决方案平台上。Docker Hub等服务落地中国,可以更好地服务国内开发者,促进中国技术社区的成长。得益于阿里云强大的云基础设施,阿里云与Docker 合作将极大提升国内用户对Docker Hub的访问体验。通过商业化的支撑和引导,应该会让中国企业看到真正的价值和效益,但是这需要一定时间。

中国的云计算企业,或者有云计算需求的企业对容器技术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因为谁都不想继续在低版本的云计算平台上继续花费更多精力,转型已经是大势所趋。

随着容器技术的普及、标准化,更多的企业会不满足于只是简单地使用容器技术,而是需要一个能够满足现有企业的组织结构、技术架构、开发运维模式、安全策略等多样化需求的平台,并且希望在专业技术团队的引导下逐步转换到容器平台或者以应用为中心的云平台上。

立足于容器技术的创业公司都有自己的定位和主攻方向,这对中国企业用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它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容器技术市场的竞争已经聚焦到大规模调度管理、微服务,以及基于容器的服务编排上,并延伸至网络、存储、操作系统等更多领域。容器技术市场的发展要靠各方共同的努力和推动。

有人可能会担心,Docker和阿里云合作后,在中国的云计算领域可能会上演“大鱼吃小鱼”的戏码。但是,好雨云公司并不这样认为。3年前,AWS刚进入中国后,有人惊呼中国公有云市场的狼来了,中国本土的公有云厂商将受到碾压。但是,这种“预想”的结果并没有出现。

好雨云乐观地认为,阿里云和Docker达成战略合作,证明了容器技术是正确的发展方向,对容器生态系统的快速发展将产生促进作用,也为专注容器技术的创业者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另一方面,就像云计算、大数据等市场一样,容器技术市场的规模足够大、机会足够多,短期内很难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各玩家都正在积极寻找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容器市场的空间足够大,厂商之间的竞争并不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关键是如何提升广大用户对容器技术的认知,加快容器技术在企业级用户中的部署和应用。

上文已经提及,容器技术本身固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容器之上的编排工具对用户来说意义更加重大。好雨云认为,编排工具的重要性甚至要超过容器技术本身。如果说,Docker是集装箱,那么编排工具的作用就是合理、快捷地在云计算这艘巨轮上摆放好集装箱。

云计算的普及不能仅仅依靠OpenStack、容器等一两项关键技术来推动。容器只是一个点,而云计算是一个面。云计算的落地要以客户为中心,将容器技术、SDN、SDS、微服架构等新技术全部利用起来。

有人说,容器技术给OpenStack带来了冲击,未来很可能还会有更新的技术对容器技术带来冲击。技术的更迭不可避免。对于用户来说,一定要有一双“慧眼”,不能被技术概念的炒作所迷惑,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寻找最适合自己的技术和解决方案。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