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正试图在全球飞速增长的云计算市场中找到下一个增长点。
美国咨询机构gartner认为,2017年全球公有云服务市场预计增长18%达到2468亿美元,高于2016年的2092亿美元。其中,云应用服务(SaaS)预计增长20.1%达到463亿美元,而未来这个市场将有15万亿美元的规模。
与此同时,云业务已被科技巨头们视作驱动业务前进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微软股价为此起死回生,亚马逊由于云业务的助力市值翻番。腾讯甚至为了得到厦门政务云中标的机会,对数百万的业务只报价1分钱。
华为此前发布的2016年年报显示,去年华为营收再创历史新高,总收入达5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但华为净利润为371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增长0.4%。
华为创始人兼总裁任正非对云计算的期待是:让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电一样享用云的应用和服务。
当全世界的通信行业传统业务普遍遭遇低谷期,任正非亦毫不掩饰他的反思和焦虑。素来低调的任正非,这半年来,则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政府与国际场合,发表与华为相关的重要言论,与各省领导,甚至各国首脑频繁互访。当中的原因,颇引外界关注与思考。
从掌门人马不停蹄地“拜码头”“搞建设”背后,不难窥见华为对“云”这门生意的觊觎。对于华为这个通信行业的巨型航母而言,云,毫无疑问是下一个战略和掘金点。然而在云服务这条赛道上,国内外皆有重量级玩家拳拳到肉互搏,后起之秀的华为云又将如何搭好班子唱好戏?
任正非密集各地走访
2017年元旦刚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任正非便率领“超豪华”的华为高管团队,奔赴四川考察,拜会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并与四川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华为政府生意版图,再落一子。
据熟悉任正非的人士透露,这是任正非2017年出席的第一场商务活动。而双方合作的领域相当重磅全面,无不体现任对四川的重视程度以及战略布局。
据了解,签署仪式前,王东明会见了任正非一行,双方围绕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发展条件、发展前景等交换了意见。此次协议则确定,四川省与华为将在信息通信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信息安全产业、智慧城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智能制造、新业态培育、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信息通信技术开放合作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十个领域进行深化合作。
实际上,华为与四川省合作渊源颇深。华为董事长孙亚芳,便是毕业于四川电子科技大学。早在2000年,华为就在四川成立了成都研究所,经过17年的建设发展,成研所已经拥有上万名高水平研发人员,成为华为公司最重要的研发中心之一。与此同时,华为还与省经信委、泸州、眉山、资阳等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建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华为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政府机关相关部门,并与四川省多所高校在教育科研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联合进行信息化创新。
与成都研究所齐名的,还有另一个神秘基地华为西安研究所。
去年12月,刚上任半个月的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带队考察华为西安研究所并表态,西安需要华为,另一方面,西安也是华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的理想之地。
根据公开信息,华为西安研究所自2000年设立,已走过了17年,目前员工总数约为1.3万名,是我国西部最大的研发机构,在华为乃至西部科技版图中意义重大。根据2012年的数据,西研所研发的产品占华为整个销售收入的30%。
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整个西安技术思维浓厚,目前西研所工程师中有一半都来自西安几大工科高校西安交大、电子科大等,每年就业第一的单位都是华为,华为每年会在西安招聘1500多名大学生。
据西安媒体报道,去年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调研华为西研所时,曾对华为员工的办公情况印象深刻,点头赞赏。“每位员工的电脑桌上只有显示屏,没有主机。原来,华为的所有员工使用的是自己开发的办公系统—桌面云。这令办公更具效率。”
今年1月7日,就在成都考察的3天后,任正非又奔赴陕西省,拜访西安省委书记娄勤俭,并与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大数据及云计算产业、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企业管理与文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推进陕西产业转型升级。
然而,素来低调的任正非,却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政府与国际场合,发表与华为相关的重要言论,与各省领导甚至各国元首频繁互访。
“云政务”版图全球路径
据时代周报记者梳理任正非的足迹获悉,今年以来,任正非先后见了四川、陕西、山西、广东、浙江和湖北这六个省的省委书记和省长,去年年底还先后见了贵州和江苏的省委书记和省长,每到一处,华为均与当地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而云计算、大数据、智慧城市这些领域则成为双方合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