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云科技披荆斩棘十五年 探路者步伐从未停止

责任编辑:shjiaz

作者:查士加

2021-12-13 10:52:22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弹指一挥间,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迎来了十周年,re:Invent是重塑之意,这是其始终坚持的“精神内核”,正是因为不断重塑,自我突破,让亚马逊云科技稳坐全球云计算头把交椅。

弹指一挥间,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迎来了十周年,re:Invent是重塑之意,这是其始终坚持的“精神内核”,正是因为不断重塑,自我突破,让亚马逊云科技稳坐全球云计算头把交椅。

今年亦是亚马逊云科技成立15周年,15年前,云计算的概念还不存在,如今,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最具颠覆性的技术之一。

在这特殊的时间节点,亚马逊云科技势必要搞点惊艳全球的大动作。果不其然,在美国当地时间11月29日,2021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全球大会盛大开幕,活动首日就发布了涵盖计算、物联网、5G、无服务器数据分析、大机迁移、机器学习等方向的多项新服务和功能,为业界带来大量重磅创新服务和产品技术更新。

新任亚马逊云科技首席执行官 Adam Selipsky首次亮相re:Invent全球大会,演讲中Adam提到,云计算还处在非常早的时期。他援引分析师的估计,目前云上支出只占整个IT支出的5%到15%。未来将有大量的工作负载迁移到云,大量的创新即将在云上开展,云产业前景巨大。

云巅之上的探路者们

尽管亚马逊云科技在过去的15年间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连续11年被Gartner评为云计算产业的领导者,却依然将自己视为探路者。在Adam看来,Netflix、NASA、NTT DOCOMO这些早期的云上先锋客户亦是探路者,他们敢于突破边界,探索未知领域,寻找一条全新的道路。如今,纳斯达克、美联航、3M、DISH等头部客户及亚马逊云科技合作伙伴作为新一批探路者,在本届re:Invent为亚马逊云科技站台,分享各自在新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实践。

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

对于本次大会贯穿始终的探路者主题,亚马逊全球副总裁、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张文翊表示:“大家对探路者的概念并不陌生,他们不被规则所限,从不安于现状;他们深入洞察,开放视野;还有一类探路者,他们不断赋能他人。我们周围有很多鲜活的例子,无论是科研人员发现新的治疗方案挽救生命,还是为身处黑暗的人带去光明;无论是寻找新的手段打破物理边界,还是通过云进行独特的创新,探路源源不断。”

张文翊以纳斯达克为例,纳斯达克是与亚马逊云科技一起在云上不断探索的探路者之一。纳斯达克对自身的市场定位是为资本市场提供技术和SaaS服务的供应商。早期,为了克服其在超大规模、超强弹性以及超快速度等方面遭遇的挑战,纳斯达克选择亚马逊云科技作为合作伙伴,开启上云之旅。纳斯达克首先将对实时性要求不高、但涉及数据量巨大的Market Replay服务迁移到了云上,在体会到云在成本优势之后,陆续将数据分发、营收分析、监管报告和市场运营系统迁移到亚马逊云科技上。

纳斯达克的CEO表示,纳斯达克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个100%全面上云的金融市场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据悉,纳斯达克将分阶段的将其全部业务迁移到亚马逊云科技上。“在2022年,纳斯达克将首先把美国的一个期权交易市场上云。为了实现全面上云的目标,同时适应对延时的要求,纳斯达克通过Amazon Outposts建立一个混合架构,推出了金融行业第一个专用亚马逊云科技的本地区域。”张文翊如是说。当然,在亚马逊云科技的客户中,像纳斯达克这样的探路者客户还有许许多多。

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探路者客户与其共同前行,在于亚马逊云科技与这些探路者们志同道合。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顾凡分别从三个方面解读了其对探路者精神的诠释。

探路者特质之一——创新不息,精进不止

第一种探路者不会墨守常规,总是积极探索新的可能性和更优的解决方案,甚至找到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方法。在篮球场上,一位名叫汉克·路易赛提的篮球运动员探索出了单手跳投的进攻方式,才让今天的篮球比赛变得更加精彩。

亚马逊云科技大中华区产品部总经理顾凡

亚马逊云科技在云计算领域的探索亦是如此。顾凡提到:“尽管我们已经有超过475种类型的计算实例,几乎覆盖任何虚拟化工作负载,但是我们发现如果想进一步帮助客户在不同的负载下提供最佳的性价比,创新的空间还很大。我们必须更加深入地思考和重新定义计算实例,而这一切离不开计算的核心,那就是芯片。”

从2013年开始自研芯片的创新,亚马逊云科技在自研CPU领域拥有3条产品线。本次大会上,亚马逊云科技发布了新一代的自研芯片Amazon Graviton3,针对通用的工作负载,Graviton3比Graviton2的性能快25%,针对像科学计算这类特定的工作负载,Graviton3的浮点运算性能比Graviton2提升高达2倍;针对机器学习负载可以提升高达3倍。在相同性能下,与同类型Amazon EC2实例对比,可节省高达60%的能源消耗。当然,用户并不直接用芯片,而是用服务,亚马逊云科技同时推出了基于这一款新芯片的第一个实列Amazon EC2 C7g,C7g将对计算密集型的业务负载提供超乎想象的性价比。

Inferentia是亚马逊云科技推出的第一款针对机器学习推理的自研芯片,2019年基于Inferentia的Inf1实例,与基于GPU的Amazon EC2实例相比,性价比提升了70%。为进一步为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和推理这两种工作负载提供更低成本的方案,会上,亚马逊云科技推出了基于Amazon Trainium芯片的Amazon EC2 Trn1实例,以便在Amazon EC2中为绝大多数机器学习模型训练提供最佳性价比及最快的训练速度。有了Trainium和Inferentia两款芯片的加持,云中机器学习的训练和推理将会达到极致的性价比,而这也是亚马逊云科技加速机器学习普惠进程的重要一环。

为破解大型机的运维难题,亚马逊云科技还推出了新服务Amazon Mainframe Modernization,可将大型机核心工作负载迁移到云的时间缩短2/3,以前很难享受到云优势的大型机用户,现在也可以轻松上云。

两年前,为顺应客户的需求,亚马逊云科技发布了Amazon Outposts服务,将服务直接延伸到客户的数据中心。如今,Amazon Outposts已经帮客户搭建了从自有数据中心到云上的桥梁,1U、2U的Amazon Outposts大大降低了托管的空间要求,被应用到了零售小店、医院、工厂等更多场景,同时在边缘端支持IoT Core服务。而在油田、农场这样的弱网环境,可以通过Snow系列的设备收集和存储数据,再将数据传回云端进行分析、训练、推理。

当云的能力不断向边缘推进时,需要更强健的网络去连接各种各样的设备。为此,亚马逊云科技同时发布了基于5G业务的Amazon Private 5G,让企业可以轻松部署和扩展纯云原生的弹性5G专网,按需配置,并可将企业搭建5G专网的时间从数月降低到几天。

据顾凡介绍,美国运营商DISH将在亚马逊云科技上建立美国首个云原生的5G网络,使用亚马逊云科技区域部署系统,使用本地区域汇聚核心网机房,用Amazon Outposts部署网络边缘节点,最终通过Region、Local Zone、Outposts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亚马逊云科技混合云的灵活性,搭建云原生的5G网络,使DISH的众多客户获得更大的灵活性,从而弯道超车。

探路者特质之二——独识卓见,领事而行

第二类探路者往往拥有独特的见解,通过深入的洞察指引大家行动、不断前进。顾凡以提灯女神南丁格尔为例,她通过查阅大量数据和档案后,发现了克里米亚战争期间大部分英军真正的死因是伤病致死,并将收集到的数据结果以饼图的形式可视化地呈现给高层军官,从而说服其尽快行动,将英军的死亡率降低90%以上。

如今,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处理数据越来越难,企业现代化的数据战略,一定是基于数据的旅程而设计的。顾凡提到,传统关系型数据库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所有现代化应用都在需求和呼唤数据库技术的革新和迭代,这是亚马逊云科技和亚马逊一直坚持专库专用,才能达到极致性能的原因。从数据库、数据湖、到数据分析,再到人工智能,亚马逊云科技希望帮助企业获得数据洞察,更好地推动业务发展,成就各行各业的探路者。

数据旅程的第一站是数据库,如果你想用托管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选Amazon RDS,它可以兼容Oracle、SQL、MySQL、PostgreSQL等引擎。想用MySQL和Postgre这样的开源数据库引擎,却又担心性能和高可用达不到商用数据库的级别,可以选云原生的Amazon Aurora。想要一个托管的针对海量数据场景的键值数据库,达到毫秒级的响应,可以选Amazon DynamoDB。需要托管的MongoDB,可以选Amazon DocumentDB。需要能够提供极致低延迟的内存数据库,可以用Amazon ElastiCache或者Amazon DocumentDB。想要一个托管的图数据库,可以选用Amazon Neptune。总之,亚马逊云科技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供客户专库专用。

数据旅程的第二站是数据湖,亚马逊云科技为其数据湖服务Amazon Lake Formation增加了两个新功能,Row and cell-level security for Lake Formation为湖中数据提供精确到数据行和单元格的细颗粒度访问控制,Transactions for governed tables in Lake Formation确保湖中数据的一致性,这两项功能让数据湖的搭建、治理和管理更加容易。

数据旅程的第三站是数据分析,亚马逊云科技分析服务套件新推出三种无服务器选项和一个按需选项,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如果你想用流行的开源分布式框架Spark处理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Amazon EMR Serverless是个不错的选择。想快速搜索和分析大量日志数据,可以选Amazon OpenSearch Service。想要实时处理流数据,选Amazon Kinesis和Amazon MSK。想要针对结构化数据提供超高的查询性能,Amazon Redshift Serverless是最快的云原生数仓,与其他云数仓相比可以提供高达3倍的性价比。

如果说数据分析帮助人们理解今天发生了什么,那么数据旅程的第四站机器学习则让我们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顾凡介绍了美联航使用亚马逊云科技机器学习,推出了旅行就绪中心一站式平台Travel-Reday Center,提升运营效率和客户满意度,打造个性化航旅体验的案例。从机器学习框架和基础设施、机器学习服务到开箱即用的人工智能服务,亚马逊云科技拥有广泛和完整的机器学习功能特性组合。亚马逊云科技的机器学习服务Amazon SageMaker,自推出以来,已经陆续添加了150多项功能和特性,如今又添加新功能,Amazon SageMaker Canvas让不懂SQL也不懂Python的业务人员和数据分析人员能够使用可视化的点选界面,生成高准确度的机器学习预测,而无需写程序代码。

探路者精神之三——授人以渔,赋能拓新

Roscoe Brown是美国空军首批非裔飞行员,二战期间他屡获殊荣,他毕生都在致力于帮助黑人群体获得技能,去发掘他们自身的潜力,实现他们心中的梦想,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授人以渔的例子。亚马逊云科技探路者精神中做的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赋能技术人员,无论是客户还是合作伙伴。

顾凡提到:亚马逊云科技承诺到2025年将培训2900万人掌握云技术。

为了兑现这一承诺,亚马逊云科技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是在线的数字化学习体验项目Amazon Skill Builder,免费提供500多个课程,面向16种语言。

二是为期12周的re/Start项目,对那些缺乏云计算技术经验的人进行12周密集培训,为其找工作做好准备,甚至帮其与潜在的雇主联系。

在垂直的行业领域,亚马逊云科技在过去的几年中为医疗保险、金融服务、制造、汽车等行业专门构建的服务,能够助力这些垂直行业破解行业痛点。在本次re:Invent上,高盛与亚马逊云科技合作,推出了面向金融机构的全新云上数据和分析解决方案——面向数据的金融云(Financial Cloud for Data),双方的合作将大幅减少投资公司开发和维护基础数据集成技术的需求,降低全球高级量化分析的进入门槛。

此外,亚马逊云科技还重磅推出了两项IoT新服务:Amazon IoT TwinMaker让开发人员更加轻松、快捷地创建现实世界的数字孪生,如楼宇、工厂、工业设备和生产线;Amazon IoT FleetWise解决汽车制造商数据收集、管理和上云的难题。Amazon IoT FleetWise,让汽车制造商更轻松、更经济地收集、管理汽车数据,同时几乎实时上传到云端。

结束语

最后,张文翊表示:“在过去15年探索的基础上,亚马逊云科技将继续开拓新的边界、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我们的终极理想是,未来,云可以赋能更多产业、解决更多现实挑战。通过上云,更多人、更多企业也将有机会赋能他人。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赋能更多创新,帮助更多的客户找到他们的重塑之路,人人都能成为‘探路者’。”

Forrester首席分析师戴鲲认为:“作为全球公有云领域的技术先驱,亚马逊云科技CEO Adam Selipsky的主题演讲及诸多新服务的发布,继续体现着他们一直以来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广泛深入的软硬件领域的生态化云服务布局。”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