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 为中小企业提供“云服务”

责任编辑:editor005

2014-09-15 14:24:57

摘自:乐山日报

10年不断摸索历练,3年国家项目试点——乐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今天迎来挂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台建设,从2013年开始设立600万元的中小企业建设务体系专项资金,一部分用于平台建设,大部分以服务券形式用于购买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服务

10年不断摸索历练,3年国家项目试点——乐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今天迎来挂牌。

对于乐山2万多户中小企业来说,通过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整合服务,为他们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的“云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为乐山“追赶跨越、美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013年底,全国公共服务平台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召开。工信部专家认为,全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三种模式——国有国营、国有民营、民办民营,其中国有民营是主导模式。乐山探索的“民办非企”模式得到专家的认可。

早在2003年,我国出台《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就明确提出:中小企业服务机制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技术手段,逐步建立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信息服务系统。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联系和引导各类社会中介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破解中小企业“七年之痒”

目前,全市有中小企业2万多户,其中除了德胜、其亚、和邦等23户大型企业外,其余都是中小企业。无论从吸纳就业,还是财税贡献,中小企业都占据绝对主力。

随着国家对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台,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市委、市政府提出“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但是,不管是财政支持、企业融资,还是管理制度、创新能力,中小企业都具有先天的弱势,无法突破“七年之痒”——市政协曾作过一次调研,乐山中小企业平均生存周期在7.9年。

乐山企业为什么不能打造“百年老店”?究其根源,还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弱。那么,企业在增强实力、强筋壮骨,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过程中,到底需要什么?

服务,服务,还是服务!

对于一个普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有可能涉及到的服务成百上千种。仅中介服务的类别就是八大类、上百项,企业需要服务的时候,“看不见、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用不起,尤其是对小微企业”。

2005年,全省首家地级市综合性服务机构——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应运而生。7年探索,7年耕耘,服务中心摸着石头过河,积累经验,强壮自我。

其实,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是一个“舶来品”。早在1850年左右,美国就成立了创业培育中心,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商务技术、管理、空间及设施支援等服务,到美国有类似这样的中小企业发展中心1200多个,因此美国企业的生存能力更强、市场适应能力更强。

2011年,国家工信部、财政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这种模式,并将国家级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专项资金增加到3.5亿元,全部用于支持包括四川省在内的10省市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的建设。

经积极争取,《乐山市中小企业“窗口”服务平台建设方案》通过省上专家评审,并入了《省总体方案》,上报申请国家试点。2011年7月,国家工信部与财政部批准了《省总体方案》,乐山列为试点城市之一。《乐山“窗口”平台建设方案》总投资437万元,申请国家补助资金180万元,乐山市政府配套100万元,承建单位自筹157万元。

外力与内力融合,机遇与实干结合,乐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站在新起点。

服务平台创造“乐山经验”

当前,互联网掀起的第三次革命,正逐渐地改变我们的生活。

如何为企业提供“云服务”?乐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从进入国家试点梯队时,就一直不停地探索,并且寻求解决的方法。

历经3年边建设、边服务的探索,乐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到市经信委的鼎立扶持,探索出一条适合乐山市情的“乐山经验”,取得多个全省“首个”:

——全省首个实现行政并联审批和中介机构综合服务的“全方位、一站式”的服务模式的市州;

——全省首个由民营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具体承建服务平台的市州;

——全省市州率先进行线上、线下协同服务尝试,改变原网络信息单一、僵化的状况,为平台功能的完善、广泛推广宣传、实现自我造血奠定基础;

——全省首个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专项资金的市州。政府通过中小企业服务补贴券和采购中介机构服务等方式,保障服务平台的初期运营和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省地级城市率先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补贴券,目前已公开征集70家服务机构,提供共700余个公共服务产品。

[page]

——全省首个成立中小企业服务联合会的地级城市,聚集了60余家服务机构,已确定入驻大厅服务机构20余家,目前已入驻电子服务超市50余家,基本形成服务大联盟体系。

——全省首家构建网络商学院、开通在线网络学习平台的市州,可同时提供3000余门精品课程供企业自主选择学习。

——服务平台纳入我市“智慧城市”重点项目推进,打造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平台”、“亮点平台”。市政府已协调各部门,尽快实现工商、银行、司法、公安、质检、安全等基本信息数据在“乐山企业在线”网上的归集。

——率先打造“乐企通”工作平台,实施“十、百、千”计划。今年为十个经济管理部门、百家服务机构、千户工业企业建立一个网络连接工作平台,及时发送迅速、便捷、高效的信息和服务。

整合资源提供“云服务”

“小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乐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整合资源,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为企业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的“云服务”。

线上——即“乐山企业在线”网。

线下——即“乐山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大厅”。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平台建设,从2013年开始设立600万元的中小企业建设服务体系专项资金,一部分用于平台建设,大部分以服务券形式用于购买中介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项服务。

2013年10月18日,“乐山企业在线”网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已提供各类服务信息15000多条。轻点鼠标,进入“乐山企业在线”网站,融资、担保、工业设计、专利服务、工业物流、安评、环评、法律、产权交易等700项服务产品历历在目。

乐山市委、市政府通过平台,对中小企业发放服务补贴券,整合中介机构进入线上。每户企业最高能得到3万元的专项补贴,用于购买中介机构的服务。对于政府而言,通过中介这支专业的“手”,规范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等各方面,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增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七楼服务大厅和五楼“创业基地培训基地”崭新亮相,目前正招商入驻乐山商行、邮储银行、担保、小额贷款、审计等服务机构。

历经3年边建设、边服务,平台每年组织开展服务对接活动30余次,每年服务中小企业约200家,服务满意率达96%。3年来,平台连续开办1-6期针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一年期mba研修班,培训学员300余人,涵盖多个行业250多家企业;承办四期国家银河培训工程,培训340余家企业1600余人次;培训300余家企业中层管理人员3600余人次;向近30家企业提供近60场5000余人次的订制内训服务;举办近30场公开课,培训1100余家企业近2300余人次。

此外,与省中心合作,邀请了省、市优秀服务机构50余家,走进乐山产业园区(高新区、沙湾不锈钢园区、纺织园区等)开展了服务对接活动。在犍为县成立了区县服务中心,合作开展了企业中层管理能力提升系列培训。

打造乐山的财经频道

“打造乐山的财经频道。”这是“乐山企业在线”网的定位。

要成为专业财经频道,“乐山企业在线”网从搭建政府信息平台、中介交流平台、企业商务平台三个方面入手,整合资源,传播信息,沟通交流,最终使企业在信息化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乐山企业在线”网在乐山、成都设立研发中心,开发软件系统。目前,已开发上线乐山市中小企业服务券工作管理平台、四川省中小企业生产运营监测平台、乐山市中小企业入规业务统计系统、乐山市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专项管理系统等。今年5月,与人民银行乐山分行合作上线中征应收帐款融资服务平台。

在中小企业服务券推广工作中,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全身心投入,“乐山企业在线”网通过网上服务板块,上百家规上企业享受到服务券的优惠。据介绍,在2013年、2014年政府已划拨600万元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券,优先支持列入我市“2013年市重点企业”、“2013年快速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省列小巨人企业”、“省列成长型中小企业”、“2013年升规企业”、“拟培育升规企业”名单中的300余户中小微工业企业,补贴额度3万元/户。以后将进一步向商贸、交通、文旅等产业的中小企业进行服务券推广,力争财政多渠道支持,将补贴企业辐射到一、二、三产业。

此外,“乐山企业在线”网将构建“乐企通”信息管理平台,实施“十、百、千”工作平台计划,为十个经济管理部门、百家服务机构、千户工业企业建立一个网络连接工作平台,搭建政府、中介、企业的互动工作平台,实现中心和在线服务产品的主动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page]

同时,通过打造乐山网络学院升级版、组建专家服务团队走进园区(企业)开展诊断服务、启动“企业名家”培育工程5年培养百名精英型企业家,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进一步壮大,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才进一步集聚,品牌效益进一步提升。

目前,“乐山企业在线”网正在开发乐山企业运行监测平台、乐山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平台、乐山服务体系建设资金管理平台等。下一步,还将建设三维信息化体验系统、企业产品信用数据库、服务平台大厅oa系统、电子服务超市、服务机构测评系统、手机管理平台、企业微信平台、互动管理平台、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网络商学院)后期建设、多晶硅检测前置系统、平台vi设计制作、企业产品之窗、视频导播录播系统等。

2011年起到“十二五”末,国家对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建设进行重点支持。今年初,国家工信部部长指出,国家级服务体系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将有重大调整,未来将从对单一企业的支持转变为通过服务平台对企业进行支持。省上也明确提出,未来对企业的支持方式将发生改变,主要通过服务平台对企业进行资金支持。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对企业支持方式将发生重大调整,由此将会影响到中小企业以及众多中介服务机构。能不能读懂政策、读透政策,转变调整服务方式,对于企业以及中介机构而言,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先知而先觉、不知而不觉。作为中小企业和众多中介服务机构,应该主动革新,敏锐捕捉信息,调整固有的模式,在变化中抓住机遇,成为先知先觉者,从而实现上下互动、横向联动,实现政府、机构、企业的三赢。

对于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其运营模式全国都在摸索,无论是服务中心还是信息服务公司,在运行初期要取得盈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困难的,一般都须要一段较长时期的艰苦创业,因此需要政府给予资金倾斜,帮助其渡过3-5年的艰难创业初期,找到自己的盈利模式,从而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减少对政府资金的依赖,尽快走入可持续发展轨道。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