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球IPv6高峰会议4月7-8日在北京新世纪日航饭店召开。IPv6高峰论坛现场:中国联通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唐雄燕演讲,主题“后IPv4的互联网发展及IPv6的市场培育”。
以下为实录:
唐雄燕:非常高兴又一次来参加IPv6的峰会,我也是多次参加这个活动,我今天虽然是代表中国联通代表会议首先我要声明一下中国联通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发布过关于IPv6路线图以及具体规划,我今天要谈的是我个人对IPv6发展的认识,理解,困惑,纯粹是个人观点。
我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后IPv4的互联网,IPv6市场培育,这个中间有两个话题一个就是说我们IPv4地址没有了,或者耗尽以后,互联网到底怎么办,另外我们怎么培育IPv6市场,IPv6确实现在感觉是令我们非常纠结一个事情。大家知道谈IPv6谈了十多年,我们峰会已经开了十年了,但是现在还是面临很多的挑战,这两天可能会谈到我们地址要耗尽了,地址耗尽是一个基本事实,尤其对中国来说问题更加明确,中国地址到去年年底大概是2.78亿,虽然说在全球地址拥有量排在第二位,但是我们人口是13亿,人均IP地址拥有质量只有0.2,不能满足我们人均发展需要,中国联通预计手中最终拿到地址可能就是6千多万。但是我们目前这样一个固网的宽带接入用户数今天可能已经是5千万,从各个省地址使用量看,IP地址使用平均使用率在80%可能有些地方是90%,从这样一个势头看,地址可能也就到最多到明年年底大概会耗尽了。
因为地址使用主要是互联网的接入是最耗地址的地方,对于我们3G网络,3G整个发展处在一个起步阶段,我们整个3G的发展还是使用私网地址,目前对移动网络占用公网地址还是比较少,虽然3G发展用户上网越来越多,可能这方面地址需求量会快速增长。所以说目前看对于中国两个大的互联网运营商,中国电信,联通会感觉到地址压力大一些,中国移动会相对好一些,一方面状况,地址没有了,我们整个IPv6产业的话,还没有被培育起来,今天我们IPv6整个产业还是处在一个萌芽一个状态,IPv6还没有强大到能够遏制住IPv4一个发展。这里有一个示意图曲线看IPv6、IPv4增长趋势,中间有几个点,一个叫做IPv4枯竭点,IPv4地址是一定,IPv4互联网还会再发展,地址枯竭很快在一两年会到来,具体始点各个运营商不完全一致,这个情况IPv4还会继续增长,IPv6还很弱不能强大到可以遏制IPv4增长,这个点IPv6将来发展到一定时候大家很多使用IPv6,不需要IPv4地址,真正遏制住IPv4地址增长,这个点具体始点什么时间来还说不好,再发展下去,将来随着IPv6起来,IPv4可能逐步衰退。
到一定的时候可能说IPv6会超越IPv4,超越以后我想IPv6会快速的增长,IPv4会逐渐的消亡。整个趋势是这样一个趋势,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候,没有了IPv4地址,我们怎么办的一个问题。IPv6这么多年叫千呼万唤一直没有出来,这个原因大家讨论比较多,我也稍微概括一下,我认为有这么几个大的问题,一个是投资回报的一个问题,IPv6是一个不带明显收益投资,大家喜欢把IPv4向IPv6跟移动2G到3G类比,我想还是无法相提并论,3G是带来一个新的体验,给运营商带来新的收益,IPv6跟IPv4相比并不能带来明确业务差异,对运营商来说也是不能带来明显收益投资,管钱的人不太愿意往这方面投,产品来说IPv4产品比IPv6更加可靠,更加低廉,从投资回报可能存在一个阻力,从驱动力谁来撬东IPv6,大规模IPv6改造市场驱动力在哪里是一个问题,用户不关心具体地址,用户更关心应用,运营商更关心拥护和市场,对于政府监管机构更关心安全问题,互联网全球特点使得IPv6演进需要全球协同,单方面动作很难产生一个明显的效果。从技术角度IPv6最多一个败笔与IPv4不兼容完全是两套体系,大家都在说一些演进一些方案,看来一些方案各有自己适用性很难实现一个理想平滑演进方案,这样情况下IPv6发展改造是两头难以中间,网络改造运营商是可以做,相对会更加容易一些,但是用户和应用是分散是运营商不能左右,改造这样一个难度会更大一些。
所以说这是现在一个现实问题,我们又面临IP地址快要耗尽了,要回答IP地址耗尽到底怎么办的问题,解决IPv4地址短缺,培育IPv6是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是有关联性两个问题,IPv6培育越慢IPv4地址短缺问题会越严峻,反之能够快速把IPv6培育起来,成长起来,大家都是使用IPv6,或者很少用户使用IPv4,用户平时不怎么使用IPv4上网,IPv4地址短缺就不会成为问题了。
解决IPv4地址短缺问题一个就是非IPv6方式,一方面如果说地址交易购买IPv4地址,显然这个东西IPv4地址将来会越来越贵,购买地址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对现有优化地址优化利用,中国联通有6千多万地址可能延缓地址紧缺的问题,但是这也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再就是使用私有地址加NET,就是公网地址一个共享的一个方式,这是一个非IPv6的方式,另外就是直接使用IPv6地址不再给用户分IPv4地址,现在比较多讨论争论焦点到底是采用保守一点IPv4地址加NET还是发展纯IPv6用户,我个人理解现在采用私有地址加NET好处暂时维持我们目前IPv4体系,但是使用NET在运营商上网络可能存在很多问题,包括地址溯源问题,做两层NET给应用开发有很多难度,网络开发越来越复杂,所以说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可能是一个应急方式。
更加积极方式我不给用户分IPv4地址,直接使用IPv6地址,好处是可以全力培养IPv6市场,传IPv6用户使用IPv4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虽然有这样那样翻译方式还没有非常理想应用层解决翻译问题,用户接受不接受,只给IPv6不给IPv4地址了,培育IPv6真正解决问题怎么把IPv6市场培育起来,下面要讲到我们怎么给用户提供IPv6接入,怎么保障IPv6用户体验不下降我们要采用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我们需要来思考两个问题,总体看IPv6和IPv4可能会是比较长时间的会是在并存这样一个状态。所以说大家有非常多的技术或者标准都在讨论IPv4如何向IPv6过渡。这个技术非常多,而且这种技术不断增加,可能说大家认为相应技术优这样那样问题,有人提出新的或者改进技术,我们感觉还是要因地制宜选择过渡技术,这些技术不外乎是有双栈,翻译,隧道基础技术构成或者进行一些组合,这些技术有些技术一些翻译技术解决地址短缺问题,再就是一些隧道技术解决一些双栈技术引入IPv6的问题。
现在业界我们讨论比较多也是这么几种过渡方案,双栈,双网加上NAT4或者NAT44、DS—LITE等,目前我们关注几个具体的技术。IPv6演进涉及到终端网络应用,支撑,方方面面多个环境所以说整个的改造应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整个这样一个网络或者是终端业务应用我们支撑系统,全要进行改造也是非常大的工程。如果说要进行改造各个环节都要进行IPv6化,用户终端要支持IPv6,我们家庭网关至少要改造能够支持IPv6,DHCPv6,要支持IPv6透传,城域网支持IPv6业务开展,移动网络GGSN要省级支持IPv6PDP上下文,需要改造考虑的问题,中国联通向IPv6演进,我们设计几个IP网络,中国联通有三个IP网络,一个是chinal169还有两个承载网,一个是固网NGN大客户VPN业务,B网是承载移动业务,我们认为公众互联网是地址重要消耗地,我们主要地址消耗在互联网接入应该是向IPv6过渡主战场,公众互联网改造难度风险更大,用户终端和业务改造也是非运营商能够左右,承载网是我们运营商私有一个内部一个承载网,是承载我们自身3G或者NGN业务,因此进入IPv6难度比较小,过渡比较快,但是问题过渡意义不大,改造动力不足,所以说我们感觉还是需要在主战场做动作,这两个改造因为现在是一个封闭网络,不管私有地址,并不存在地址紧缺的一个问题,所以真正的紧缺地方还是在公众这样一个网络上面。
中国联通的话,虽然我们没有正式出台关于IPv6发展具体路线图,但是很多工作我们已经在开展,包括IPv4向IPv6过渡策略,IPv6发展策略研究,包括一些过渡技术实验室验证,包括依托国家CNGI项目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实验项目,进行标准研究,技术研究,在一部分地址开展一些试点工作,虽然我们没有过多宣传这样一些事情。
中国联通在CNGI上面我们拥有几个运营商中间最大一张CNGI网,因为我们是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有全国十个节点IPv6一个网络。下面就是在跟大家稍微谈谈我对整个IPv6发展的一些个人的一些思考。其实我前面讲到我们可能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解决IPv4地址短缺一个问题,一个是培育IPv6的一个问题。关于IPv4地址短缺前面提到,IPv4地址耗尽IPv6市场不能快速成长,也可能云被迫使用私有地址加NET要认真研究NET引用运营商网络存在问题,使用方式这方面也需要认真研究,我个人感觉在IPv6没有成为主流发展纯IPv6用户难以获得用户认同,不给用户IPv4地址,可会存在用户体验下降这样一个风险,现在我们运营商同时给用户提供IPv4和IPv6接入,如果缺乏有适应力IPv6应用依然使用IPv4上网,IPv4地址短缺依然不能解决,还是要加强IPv6培育,运营商进行网络升级改造有些原则是不能东,现有运营不受影响,现有用户体验不能下降,新发展用户体验不能明显低于老用户,这样情况下纯粹发展纯IPv6现阶段还是面临很大的一些挑战。
但是我们也不希望私有地址加NAT延续时间太长,尽快把IPv6培育出来,培育IPv6我们需要依赖政府支持,和市场支持,一方面希望政府推动政府出台相应IPv6发展规划,指导意见,政府强制要求向IPv6迁移,这个中间存在问题,政治强制力有多大决心做这个事情,网络应用与用户改造投资从哪里出,都是一些具体的操作中间的一些问题,对于市场培育是一个根本,任何东西最后不通过市场培育出来都是没有生命力,IPv6市场培育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包括网络,应用,用户,包括全球共同一个协同,单方努力是很难有效,具体到某一个运营商,包括中国联通IPv6进程取决于投资,市场多方面考验,运营商应该担负起IPv6发展,提供一个基础网络环境责任,培育IPv6市场关键我个人一个观点IPv6打造有别于IPv4互联网新一代互联网,构建新的商业模式语业务环境,不仅仅作为地址,我们希望在新的业务环境玩出一个新的花样真正为IPv6带来更大的一个生命力,我们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IPv6新起点,构建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与业务环境,我们认为在IPv6培育出来以后,IPv4会自然退出历史舞台,大家都使用IPv6地址很少使用IPv4,发展IPv6应该利用IPv6地址丰富提高,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构建适合物联网新兴应用更安全的网络环境,现有互联网很难满足物联网发展,对安全,地址这方面要求,我们今天很多物联网应用是在使用JAVA,我们能不能把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更新的网络环境,适应应用开发商,基于IPv6网络环境开展应用创新,具体创新是怎么样,只要把环境搭建起来,应用开发商在中间肯定会想出很多办法出来,我们应用开发商想到怎么穿越这个NAT,每一个用户有更多地址应该来说对于应用可以想出更多花样,应该说有很多创新的空间。
在整个IPv6市场培育过程中间,运营商也要承担相应责任,我觉得需要为IPv6互联网新世界提供一个基础网络环境,应该有这样一些工作,一个应该建设新的IPv6核心网,这个核心网络可以动作双栈方式做,也可以在规模不大的时候,新建一个IPv6的一个平面,另外关键为IPv6业务需要用户,应用提供IPv6接入手段,不管手段是什么样的,只要能解决IPv6接入就可以,随着IPv6接入需求增多,我们再接入与城域网全面IPv6改造,这时候就有市场的基础,接入网有新建,城域网也慢慢建起来,都是一些改造,新的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我们要求支持IPv6,我们也需要产业链各方合作打造新的IPv6环境,通过一些商业手段,更优惠资费,通过一些更优惠方式适应应用开发商来IPv6环境里面进行创新,逐步也要解决一些群IPv6用户使用IPv4的问题,不管怎么做现阶段我们认为测试语实验是推动技术成熟发现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必要手段,试点工作现阶段不可或缺工作,也是现阶段马上需要开展的一个工作。
我讲的就是这么多最后一句话就是叫我们希望大家沉下心去应对IPv4公网地址枯竭,携起手来共创IPv6互联网新世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