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 11月27日讯(上海)
前作我们谈罢硬件厂商在家庭网络市场的败走麦城经历(欲知详情,猛击这里),本次我们就来说说,硬件厂商的恩主们,运营商在家庭网络市场境况又有怎样的变化。
先翻翻老黄历:传统的家庭网络中,机顶盒是必备选项,其次是猫(Modem),再次就是(无线)路由器。
尽管机顶盒与广播电视产业一同,曾经经历过模拟机顶盒、数字机顶盒、高清机顶盒、IPTV机顶盒这样的演变过程。猫也随着电信宽带产业,完成了从64k的电话线猫到ADSL,再到光猫的演进历程。至于路由器,则从开始的运营商限制路由器使用,再到限制家庭用户接入用户量,再到路由器普及家庭,再到无线路由器普及,然后就是无线路由器带宽的一路攀升:从11M的802.11b制式到54M的802.11g,再到150~300M的802.11n,再到如今即将成为主流的,带宽有望高达1Gbps的802.11ac,与此同时,双频路由器也随之成为“准标配”。
从上述家庭网络三款产品的演进看,技术一路升级,用户所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也节节攀升。甚至在不少家庭中,这老三样依然是家庭网络的核心标配。可是,这走得好好的路,怎么就要尽了呢?
这么来说吧,在父辈人家,我们往往会找到这老三样,可是在新成立家庭的小年轻家里。你会发现另一番景况:
电信猫,依然是标配,不过必须上光猫。
机顶盒,必须有,不过不是广电的IPTV机顶盒,而必须是互联网电视机顶盒,至于究竟选小米盒子、Apple TV还是乐视盒子,就看各自喜好了。
至于路由器,最近听说智能路由器不错,还可以装ROM么,也来一发吧。
硬件厂商、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谁最惨
这么一来,不管是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和硬件厂商都要中枪了。早前我们说过,家庭网络市场,就设备而言,不管是机顶盒、电信猫、还是路由器,基本上都是硬件厂商的盘中餐,眼下,其中两项都被互联网公司侵入,甚至有取而代之的倾向。唯一保留的电信猫,限于电信运营商的集采策略,也是门不赚钱的生意,这岂不是断了硬件厂商在家庭网络市场的“钱”途!
惨么,挺惨的,还有更惨的么,有的。
自“三网融合”后,电信运营商立马来劲了,话说广电做宽带服务还能有多大的市场,相比正儿八经的电信宽带网络,基于有线电视传输线的有线宽带服务不管是在带宽还是网络质量方面,明显都不够看啊,所以只能以价格优势,赚些薄利。所以,广电向电信跨界基本是没有多少油水的。反之,电信业跨界广电业,那可是遍地黄金啊。
鉴于广电有线电视业务为一家垄断,且2亿户用户的庞大市场容量实在令人垂涎,因此,拥有IPTV杀手锏的电信运营商完全可以用更灵活的服务模式和来自第三方视频网站的更丰富内容后来居上。为此,电信运营商一度与广电真刀白刃,可惜,两家一场好杀,最后便宜了他家。
话说,最终在IPTV业务推广中最积极的中电信最终与广电达成协议,广电部门负责建设IPTV集成播控平台,而电信部门负责传输和分发服务。表面上是二者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实际上中电信的偌大IPTV布局落了空。
这,甚至还不算完。就在这电信运营商与广电为IPTV业务两虎相斗时,谁也没想到,新的竞争者带着全新的游戏规则出现了。
广电运营商,还有未来吗?
虽说各广电集团财报显示,有线电视等传统广电业务仍在增长中。但与此同时,小米盒子等互联网电视盒子的热销也却异常鲜明的竖起了新的一面旗帜。
另广电体系沮丧的是,在两面旗帜之间,许多用户特别是新用户甚至不需要摇摆,直接就投入到互联网电视盒子的怀抱。而且宽带中国计划让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当带宽瓶颈不再成为用户观看高清视频的体验阻力,相对廉价的价格更是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拥有阻力(天猫称双十一期间免费发放了一千万台天猫盒子),这样,广电机顶盒拥有的一切功能我们都可以免费方式获得,甚至拥有更丰富的视频选择,那么还有什么理由阻止用户选择互联网电视盒子呢。
阻力依然有,可惜不大。
首先,传统用户会依然遵循已有习惯使用广电提供的有线电视,部分对互联网不敏感的用户也会遵循家庭习惯,依然选择有线电视。但是,这都是建立在信息不透明的前提下的。我们知道,互联网电视盒子的学习和操作非常简单,广电用户转向互联网电视盒子的学习成本非常低。而不论是价格方面还是业务方面,互联网电视均更具优势。因此,用户一旦打开了信息迷雾,了解了上述信息,选择互联网电视盒子几乎是必然的。
至于用户为何难以开打信息迷雾,或者说,互联网电视盒子供应商为何不敢在广电传统用户熟悉的传统媒体渠道大张旗鼓的做宣传?表面看,是没有《互联网牌照》,实际上,暗里拉拢广电潜在用户倒也罢了,真要摆明了开抢,不怕被广电老大直接封杀?
话说,连中电信都在广电势力“淫威”下甘拜下风,何况没靠山没后台的互联网公司呢。不过,这样是否就意味着互联网盒子就永远不能上位了呢?
非也,首先,各大互联网电视盒子供应商首先选择了与拥有《互联网电视牌照》的公司进行合作,具体来说,就是CNTV、百视通、南方传媒、华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CIBN、湖南广电以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CNBN(央广广播电视网络台)这七家了。如天猫盒子选择了华数,小米、乐视则选择了CNTV,以曲线救国的方式成为用户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新成员。
有人会问,待互联网盒子做大,真正伤到了广电有线电视业务,有没有可能广电集团彻底断绝了“盒子们”的生路呢?笔者认为,可能性非常小。一方面,上述七家拥有牌照的广电系公司已经与盒子厂商结成新的产业联盟,另一方面,网络视频在互联网中早已普及,距离用户的电视无非是差了一台终端而已,这个终端可以内置于电视机内,也就是互联网电视;也可以如盒子一般,成为家庭新成员;甚至可以是家用电脑,或者专用HTPC高清视频播放的廉价电脑;甚至还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从某种意义上,这种终端的存在已是无法扼杀,只能暂缓而已。
因此,可以预见,“盒子们”及后来者“互联网电视”占领客厅是早晚的事情。如果广电依然死守网络的话,前途岌岌可危。反之,如果专心做好内容分发,如CNTV、华数与互联网公司所做的合作一般,但是依然大有可为。只是,游戏规则改变,总是有些人不能适应,特别是之前完全由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变成要与本不怎么看得起的互联网公司合作,阵痛是少不了了。
电信运营商:搞来搞去,还是坑爹的“管道”
OTT冲击下,电信运营商在固定与移动网络领域,已经有明显的管道化趋势。眼下,智能路由器的崛起,是否会让电信运营商在家庭网络中再失一城?
以往,家庭中,猫和路由器基本上是电信运营商的自留地。毕竟,猫是标配,而不少猫都自带无线路由器功能。不过,电信运营商明显不怎么待见无线路由器,哪怕赠送自带无线路由功能的电信猫也是个业务促销的手段罢了。可偏偏这运营商不怎么待见的无线路由器,硬是要其眼皮底下,被互联网公司玩出花来。
君不见,小米路由器发布后,极路由创始人王楚云连夜撰稿表示欢迎小米一起做大市场。尽管外界对王楚云此举多有猜疑,究竟是以前辈的作态俯首弄骚还是真诚欢迎雷军的开放之举小编就不关心了,毕竟暗里他俩怎么对掐(欲知详情,猛击这里),明盘上看,智能路由器市场究竟是起来了对不。毕竟,雷军号称“雷布斯”的称号可不是自封的。这不,眼见小米跻身智能路由器市场,百度呀,360呀,立马不甘落后宣布已经在开发相关产品,至于盛大旗下,已经多年无甚作为的果壳电子也不甘落后地凑个热闹。于是,本来极路由器一枝独秀的智能路由器市场眼看着就红火起来了。
笔者觉得,看着互联网公司大张旗鼓进军 智能路由器市场,电信运营商哪怕表面上无动于衷,心里也是冷飕飕凉巴巴的。恁地你们都说这块市场有戏,为何俺们就看不出来。
哎,电信运营商明明知道自身被管道化的趋势,也不想成为纯粹的管道,但总是很少去主动延伸其网络的价值链。却将巨大的营销资源往往投入到能创造新用户数量满足KPI的业务上,在长远性的能够持续创造附加增值的业务方面没有投入,如此的发展思路肯定会收获失败的苦果。
尽管智能路由器现在还有一些概念的意味,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利润前景还有待挖掘,但这也不能掩饰运营商在家庭网络中控制力愈发减弱的趋向。
以往与运营商绑定在同一价值链中的硬件厂商已经在全面转向软件和服务,而这广电和电信运营商呢,何去何从?难不成,非要做一对难兄难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