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三(H3C)员工抗议惠普任命毛渝南出任华三董事长一事,成为近几日来国内IT界最为轰动的大事。多名在华三工作了10年的老员工向记者表示,他们坚决不接受中国惠普董事长毛渝南掌管华三,并要求尽快召开正式的员工代表大会,启动劳资谈判,推动员工持股,维护华三员工合法合理的权益。
据悉,目前参与请愿的员工数量已经超过了4500名,根据华三官网上公开的员工规模5000人,这意味着,华三90%以上的员工都参与到了这次的抗议活动中。昨日,华三已经成立临时员工代表大会,选派出的临时员工代表已经将请愿书提交给资方。但正式谈判仍未开启。

华三员工代表大会现场(图片来源见水印)
毛渝南缘何成为众矢之的?
毛渝南作为现任中国惠普董事长入驻华三,怎么会如此不受华三人待见?一名华三员工告诉记者,“从毛渝南的履历来看,他曾经手管理的企业如北电、3COM,最后都难逃被转卖、被收购的命运。而其本人则从这些收购和交易中获得大量利益。”
巧合的是,毛渝南此次入驻又站在了华三被国资委收购的风口之上。去年10月,华三51%的股权将被国资委直属的中国信息产业集团(CEC)收购的消息被多个业内人士证实。
“华三员工大多都对被国资委收购一事非常期待和欢迎。华三本身就是一家中国背景深厚的企业,也希望能藉此实现在资本上的国产化,在中国市场有更好的发展。但就在收购谈判的进行期间,惠普却宣布毛渝南入驻华三,这不得不令人想到,华三会再度成为别人的现金奶牛,被资方搜刮了利益,而与其同呼吸、共命运的员工们却被排除之外,甚至成为资本运作的牺牲品。”
命运多舛的华三是否能迎来最终的归属?
说到这,不得不提到华三的命运多舛,这家成立了12年的公司,经历过多次易主。2003年华三成立之初,原本是华为和3COM的合资公司,其主要骨干团队由原华为员工组成。2006年,3COM收购了华为的股份,华三变为3COM的全资子公司。2007年,华为试图收购3COM,但被美国国会阻挠未果。2008年,毛渝南出任3COM CEO。2009年,在毛渝南的任期内,惠普以27亿美元收购华三。
华三多名员工向记者表示,在屡次的股权变更之中,与华三一起创业成长起来,为公司发展付出青春汗水的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任何的发展红利。在员工股权激励方面,与国内其他的大型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相比,华三给予的福利更是相去甚远。但尽管如此,他们依然对华三抱有深厚的感情,并一直为企业的未来而努力。在国内市场,华三在企业网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第一,超越思科和华为,是北京奥运、上海世博会、北京APEC等的主要网络保障服务商,也为淘宝“双11”背后提供了首要网络保障。有员工还指出,目前惠普全球1/7的利润,都是由华三贡献。
“华三能取得这些成绩,与团队的稳定性,以及华三在管理层面一直独立运营有关。但此次毛渝南的入驻,不仅让大家报以希望的员工股权激励蒙上阴影,还会改变华三独立运营的局面,在当下IT国产化的趋势下,并不是一件好事。而毛渝南以往在企业经营方面的成绩,也不足以让华三人信任其的管理能力。”
“虽然说作为资方有权利任命管理者,但是与华三共同成长起来的员工,公司的发展也有权利分享公司的成果,而不是被架空的打工仔。毕竟,公司的发展与员工个人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
对于全员持股不利于上市,资本运作有利于华三的说法,接受采访的员工则反驳道,“华三在中国乃至全球的市场份额,让其一直是被收购的香饽饽,华三从来不缺买主,这些所谓的资本运作是否真的有利于华三的发展,还是在伤害华三员工的信心?”
后记
作为一名第三者,记者无法对惠普与华三的矛盾做出评价,也不便于对毛渝南个人做出判断。不过,这些在华三奋斗了多年,与其一起共成长的员工,对未来何去何从的关切心情,是可以被理解的。华三作为一家有浓厚中国背景的企业,这些年来在企业网市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却多次陷于股权更迭的烦扰之中。这次的抗议活动来得如此激烈,或许正是华三员工多年积累情绪的一次爆发。我们只能祝福华三,希望在这次事件中能化危机为机遇,迎来一个有利于华三未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