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描述:
“静”和“动”是两种双生的形态,“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就是对这两种形态的完美诠释。
正文:
“静” 和 “动” 是两种双生的形态,“静” 代表着隽永,而 “动” 代表着热情,“静若处子,动若脱兔” 就是对这两种形态的完美诠释。
长久以来,几乎所有园区网络(包含广域网络),在运维的理念上,都在追求形态上的 “静”,稳定是唯一的目标,轻易不会对网络做功能性的变更。就像一位绝世的瑜伽舞者,通过调度、协调身体的每一块肌肉,最终达到形体的绝对静止,稳定。
然而,绝对的 “静” 从不存在。
在绝对的 “静” 背后,总是隐藏着许多 “秘密”。对应到完美的静态、稳定的园区网络,就是工程师大量的重复性劳动。
他们需要依据功能设定,在不同的网络设备上,人工配置海量的命令,通过这些命令去调度网络形体中的每一台设备,从而达到功能上的静态平衡,稳定。而这些海量命令的配置,大多数都是重复性的劳动。
以思科自身为例,运维团队每年对园区网络进行的配置变更中,有 65% 都是重复性的工作。
但问题是,人工部署也意味着错误的可能性。同样以思科为例,我了解到每年发生的网络故障中,有 70% 是由于人为的配置失误所产生。仅仅是一条错误的指令,就极有可能打破静态的平衡,造成意想不到的破坏。
基于降低运维成本、快速部署,以及减少人为错误的考虑,部分客户,开始将人工的工作,通过程序的方式来代替,通过将开发(Development)团队和运维(Operations)团队整合,把重复性的人工工作,交由图形化,自动化的软件来完成。
这些新的方法,不仅能有效地降低运维成本、快速部署,而且也极大的降低出错的可能性。这就是 DevOps、Network as Code 这些新的理念,给传统网络带来的变化。
这些变革的前提,是网络系统本身具备足够丰富,并且简单、易于开发的程序控制接口,供开发团队进行程序调度。
思科的 DNA(全数字化网络架构),秉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