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
每每提到SDN,第一反应就是数据中心。是的,SDN诞生于数据中心,也是在数据中心方面发展最为成熟。在2012年,谷歌就在其自己数据中心内部骨干网络上成功使用SDN技术。SDN将数据中心网络设备的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两个功能模块相分离,通过集中式的控制器以标准化的接口对各种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和配置。SDN给数据中心带来了可编程的特性,使得网络资源的设计、管理和使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从而更容易推动网络的革新与发展。SDN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数据中心网络的使用需求,将网络的智能从硬件转移到软件,用户不需要更新已有的硬件设备就可以为网络增加新的功能,简化和整合了控制功能,让网络硬件设备变得更可靠,有助于降低设备购买和运营成本。
A-SDN
不仅在数据中心内部,在数据中心外部还有更大的一个网络,其中就有Access Network,即接入网。接入网包含从核心网络到用户终端之间的所有设备,被形象地称为“最后一公里”,这里接入方式非常多,有普通电话、光纤接入、电缆、无线接入等等。在接入网里同样可以部署SDN,即A-SDN。支持SDN的接入设备接受接入网SDN控制器的控制以及EMS的管理,协同编排层引入接入网SDN编排器。实际部署时,接入网SDN编排器可独立存在,也可与其它网络控制器集成。当接入网为PON网络时,接入设备包括OLT、ONU两种,此时的宽带接入网SDN的控制方式包括两种:一是由接入网控制器直接控制OLT和ONU(包括SFU、HGU、MDU等类型);二是由接入网控制器控制OLT,OLT作为ONU的控制代理,而控制代理的实现包括透传Netconf协议以及协议转换,将Netconf协议转换为OAM/OMCI协议的方式。接入网的规模,以及接入网产业链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迫切需要SDN所带来的标准化接口来增强互连互通性。SDN的一大优势在于业务敏捷度,而接入网正是一切业务的起始点,在业务的起始点采用SDN将最大程度彰显SDN的优势。不过,接入设备繁多,而且很多设备都比较低端,无法支持SDN协议,这是SDN在传送网上推进部署的最大难度。若部署一套全部支持SDN的设备,对于网络运营商来说投入无疑是天文数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这些在网设备慢慢淘汰掉,逐步地过渡到SDN网络。所以在接入网上部署SDN还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在现网中暂时不具备部署的可能,也许未来会实现。
T-SDN
T-SDN是Transport-SDN的缩写,即传送网领域的SDN,传输网SDN与其它网络的SDN不同。由于物理层的特性,传送网本身就具有控制转发分离的控制架构,而且传送网在集中控制方面,已拥有成熟网管、路径计算单元等集中管控系统。传送网具有面向连接的特性,所有业务采用预先配置方式,无须控制器就可根据业务报文即时下发流进行报文转发,降低了对控制器性能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网络扩展能力。所以,传送网已具备了部分SDN的特征,这为其向SDN演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传送网引入SDN可以实现真正的全网视野、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提升网络和业务的灵活性与弹性。SDN通过转发与控制分离和网络虚拟化技术,屏蔽不同厂家的转发平面细节,提供标准接口实现控制器互联,为解决多厂商光网络设备集中管理和互联互通、简化网络运维提供了新的途径。不过传送网设备物理层可编程能力较弱,资源虚拟化和切片实现较困难,使得传送网引入SDN技术存在一定的难度。还有传送网引入SDN,虽然可实现全网的集中管控,可这将导致网络生存性、安全性、可扩展性较差以及管理成本较高,需维护一个庞大的中央数据库,涉及成千上万台不同厂家、不同版本设备的统一集中管控,其难度和风险难以预测。传送网SDN化过程依然漫长,而且传输思维与数据中心思维的差异化也进一步增加了演进难度,令人欣慰的是已经有一些T-SDN应用的例子。去年华为和百度联合完成了中国首个T-SDN。今年2月,中国电信又携手OIF/ONF在北京举办了基于T-API的传送网SDN互通演示,证实了T-SDN在现网的试用具有可能性,这对于T-SDN无疑是绝好消息。
SDN与不同的网络组合,实现了数据中心的SDN,接入网A-SDN,传送网T-SDN,这些SDN根据不同网络特点,形成了各自实现的特点。将来肯定还有其它的SDN出现,让SDN大家族成员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