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深圳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手机之都,是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常委、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执行副会长谢麟振教授在2006年2月27-28日举办的“深圳第二届中国国际手机展览会”上提出的。当时参加开幕式的19位手机企业负责人积极响应。无独有偶,今年高交会期间,信产部娄副部长一行领导在深圳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刘应力等的陪同下,20多位领导和专家一起考察了金立手机,期间提出在深圳举办手机展览采购与定制会,成立手机全球采购交易中心、打造深圳成为手机之都,与会领导一致赞同!
一个产业之都,是需要强大的产业优势作为支撑的。无论在技术实力、人才机构、品牌知名度、产业配套供应链等,都需要有龙头企业和产业群。深圳为什么会被专家和企业界认为是当之无愧的“手机之都”?
让我们分析一下深圳的手机产业状态:目前中国有手机牌照的企业80余家,深圳有近30家,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产量上,全球2006年出产约8亿部手机,中国占一半,其中深圳接近1.5亿部!全国的大型实力渠道商80%汇集在深圳福田区,以华强北为中心.越来越多的实力型国包商也在向部委申请牌照。
深圳有世界知名企业,华为、中兴和全球50多家运营商有手机定制合作,富士康一年产值人民币近3000亿。诺基亚、MOTO、三星、索爱、LG、菲利浦等均在富士康、伟创力代工生产。
“深圳成为手机之都,是完全具备产业优势的,深圳是中国乃至全球手机制造的中心,我们将积极争取到部委领导更大的支持,也期待地方政府和企业界能行动起来。使深圳成为行业产品标准规范化的窗口和手机知识产权维护的重要中心,服务于企业的研发、技术标准统一以及产品的出口,使深圳真正成为一个手机产业魅力之都!”,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副秘书长楼培德说。
那么成为手机之都,意义究竟在哪里?难道是起一栋产业之都大厦,弄一块地皮,请一些企业进驻,就可以了?产业之都到底如何作?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日前在深圳组织了一次小范围的企业座谈会。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肯定需要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全国和全球的企业都可以到深圳来投资发展,但是,政府可以解决的问题毕竟是有限的。比如黑手机,还有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知识产权维护问题、研发自主创新问题、环保问题等等。
“政府很重视手机产业的发展,我们希望听到更多企业的呼声,政府将尽力提供更好的服务!行业协会和会展公司举办的展览,应邀请更多的国际企业参与,协会在知识产权方面也要重视和企业间、国际间的沟通,协助政府处理好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这样手机之都才会具备生机”深圳市科技局副局长贾兴东在座谈会上说。
产业的发展,以及行业的竞争,最高层面是合作。缺乏行业自律,没有行业协会领导,没有发挥民间组织协调的作用,使正规企业受到非正规军的大力冲击。那么有牌照的企业一方面受洋品牌的技术威逼,另一方面受水货的冲击。难以重振雄风,难以出现世界知名品牌。
“打造手机之都,对于未来中国手机走向全球意义重大。建立一个研发交流、人才优化、新产品展示、渠道整合、出口采购、运营商定制、信息互通等良好的平台是很有必要的。”金立手机副总经理杨立坦言。
确实,华为、中兴等有技术优势和资金实力,海外定单比较多,尚且不说。以天时达为代表的本土企业,工厂多,大多配件都自给自足,勤练内功,无论市场环境如何,这些企业都可以存活下来,但其它企业未必。没有统一发展步调,无序竞争、价格战严重。制造商在采购和内销及出口方面,成本高。各自为阵。缺乏基本的对外联合作战的策略和大思路。
“打造手机之都,企业家应该有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部分手机企业负责人在自由竞争的大环境下,缺乏创新意识和品牌发展,缺乏真正企业家应有的毅力和胆识以及远见卓识,短期行为严重;南方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向以真抓实干而闻名全国,企业负责人勤奋踏实是普遍的,但部分老板相应的品牌理念及社会责任感、个人价值观念等直接影响到是否能成就更大的事业,以民族和社会责任为己任,诞生更多类似华为、中兴的大企业,深圳尚需文化理念的沉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手机企业负责人说。
效率最关键。全国手机制造商多数负责人对于在信产部排队2个月检测手机,“等的黄花菜都凉了”。曾有位企业董事长就报怨到。市场是瞬息万变的,一款新机出台,往往热销也就那么段时间,等检测还没下来,同行就开始模仿了,这也给黑手机创造了很大的空间。在深圳,半小时内可以要到所有手机配套的产品。COPY一部手机是很容易的。“我们的新机如果有人能在一周内把检测手续办好,每台机可以提供一定的酬劳费给他”。一位有牌照的老板说。
可见,对于制造商来说,打造手机之都的关键是手机检测中心能不能在深圳设立,或复制一个在深圳。“送到北京去检测,腿都跑断了,我想很多老总都在头疼这件事”, 桑菲通信商务总经理郭兰生说。
地方政府人士,对于企业的苦衷可能不一定了解。但对于打造手机之都,态度是非常积极的。“福田区是深圳的核心区域,政府高度重视手机产业市场。福田区华强北是世界文明的电子交易市场,市场非常活跃。在福田建立手机产业园区和建立手机之都大厦,我们将全力给予支持!”深圳福田区贸工局局长朱世平说。
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规范和帮助行业发展,还是地方税收,乃至城市的形象都至关重要。每次部委联手打击黑手机时,深圳当然成为全国的焦点。政府的整顿,实际上有时类似扫黄打非,一阵风就过了。但“春风吹又生”。黑手机因为在全国有巨大市场,且形成了完整的渠道。打击是一个方式,重要的还是引导,如何服务于正规军,从源头上遏制黑手机呢?这是个综合治理的问题,也是长期的。
“政府应该建立一个手机产业工业园,吸引全球手机制造商及配套商入住,形成集中协调管理。从源头上限制黑手机产生的土壤。因为很多有志于到深圳发展的企业,找工厂都要找几个月乃至一年,有时开工不到二年,又要搬,是到深圳发展的手机产业链企业很头疼的事情。”曾经陪同手机狂人万明坚考察过工厂选址的深圳知名渠道商蒙宝实业董事长黄连道。
树立行业正气,有牌照的企业联合起来,抵制水货,从渠道上限制黑手机的流通。发改委、信产部等主管部门,应在深圳成立服务机构,为企业发牌照及产品检测等提供一条龙便捷服务。目前想申请牌照的企业越来越多,让企业生产正规化,让市场来淘汰,政府适当引导,或许比打击更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政府可以拨地,为将来建立交易中心和手机之都大厦备用。”深圳市福田区区长李平高交会期间曾向信产部和市政府领导坦言。
实际上,中国移动通信联合正会同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着手筹备事宜,包括选址、运作模式等等。
也曾有消息称,天津也要打造手机之都。天津手机展就是为了开发区招商引资才筹备。曾经规模很大的天津手机展,也给企业合作带来了作用,但因为天津只有MOTO和三星,产业优势不明显。我们南方大企业2006年很少去了。对于深圳以会展推动“手机之都”的建立,“采购与定制”是一个很好的主题和卖点,一位全球知名的手机配套商老总说。
会展带动产业链交易与合作,推动“手机之都”的建立
获得部委及地方政府领导的肯定,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手机经销商联盟、中瑞国际展览公司正积极开展筹备“第三届中国国际手机科技展和全球手机采购与定制展览交易会”,在和全球10 大运营商及部分手机制造商、大型国包商多方沟通后,业内均认为,在深圳举办手机产业采购与定制交易会,既有产业优势,又是顺应3G时代的需要,为产业链技术合作及扩大出口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只有全球手机采购商汇聚深圳,才能吸引产业链大聚会,‘手机之都’才有了人脉及市场活跃的基础,我们将组织整机厂商和国包商集体展出,参加开幕典礼的手机企业负责人将达到50位以上,为了采纳业界更多的建议,我们在上海4月份也设了预展”,中国手机经销商联盟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中瑞国际展览公司总裁孙文平说。
日前,主办方在多方的支持下,已向20多个国家在中国大使馆、商会、全球140多家运营机商和1000多家重点进口商发出了邀请,并计划设计施工,为采购方搭建采购交易区。已经有50多家有了参会意向。
“南方尤其是深圳,手机产业优势巨大,天津只有MOTO和三星,珠三角又是配套供应商和研发基地,深圳的手机制造商和研发商多,深圳手机展规模肯定将超越天津,成为全国之最”上海大唐移动营销总经理冯磊信心十足地对媒体说。
手机的采购定制大会,实际上带动了元器件和配套产品的交易和进出口,截止12月上旬,从报名参展的100多家配套商可以看出,全球有采购需求的运营商和渠道商前来深圳,与品牌厂商及大型国包商高层会晤。对配套商也是很大的吸引。手机展后,有关部门对于建立专业的国际交流与采购场所的工作将继续推进。
“从战略上看,在一个恰当的地方建设具有地域性标志产业具有重大意义。”信息产业部通信科技委常委谢麟振教授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发言。
会后语:
尽管一些老总因故未到,但是企业的呼声是高的,有几点是大家普遍关注的:
1、在深圳也设立检测中心,是手机之都建立的核心。也是解决黑手机问题的一个有效方式。
因为等待检测的时间拖的太长!
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大家关注的
产业之都,几乎成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象征。这就是具有标志性特征的产业之都的魅力所在。期待各方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