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视频监控领域,联网监控作为一种基本应用被满足后,渴望看清人脸、车牌等细节特征的需求使得用户的注意力转移到了视频清晰度的提升上,高清视频监控开始崭露头角。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清视频监控,采集、传输、存储、解码、显示、控制各个环节都有严格要求,缺一不可。我国的视频监控行业尚处于高清视频监控的起步阶段,高清这个趋势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1、全IP接入方式的高清视频监控
全IP接入方式的高清监控是目前最为典型的应用模式之一。该架构下,视音频数据以IP包的形式在IP网络上进行传输。
前端:采用网络高清摄像机进行视频图像采集后编码压缩通过网络回传,并可将报警和声音等信号接入摄像机一并回传。
传输:数据传输通过以太网层层连接。
存储:因为视频流全部为编码后的数字信号,可以通过NVR、NAS或IPSAN做存储。
显示:可通过解码器对前端视频源进行解码上墙显示,完成图像显示的轮巡、切换等操作。
控制:可通过键盘控制解码器或者前端球机、云台等设备完成相应操作。
管理:可通过客户端对所有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与报警、声音等信号进行联动。
2、全数字接入方式的高清视频监控
一般来看,全数字接入方式的高清监控模式相对应用较少。
前端:摄像机传输的信号是从图像传感器上采集到未经压缩的裸数据,在图像细节、色彩还原、控制延迟等方面比网络摄像机有优势,但成本较高。
传输:数据传输一般通过HD-SDI或者光线传输,因HD-SDI传输最大距离100米,若要进行远距离传输则需采用光端机。
存储:因为传输回中心的视频流是未经压缩的数据,容量很大,需要经过高清编码器压缩后才可以通过NVR、NAS或IPSAN做存储。
显示:传输回中心的视频流可通过视频分配器分离出一路视频上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对HD-SDI信号和光线信号等直接进行切换上墙显示,也可以完成图像显示的轮巡、切换等操作,但是数字矩阵成本较高。
控制:可通过键盘控制数字矩阵或者前端球机、云台等设备完成相应操作。
管理:可通过客户端对所有的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并与报警、声音等信号进行联动。
D1Net评论:
随着高清视频监控的快速发展,不管是全IP接入方式的高清视频监控,还是全数字接入方式的高清视频监控,不仅是视频监控的表现形式,更是视频监控的技术支持,在未来发展中,高清视频监控的技术特征和实现方式将会更加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