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18北京安博会落下了帷幕。作为中国安防领域一年一度的最高规格盛会,同时也是全球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安防展之一,本届安博会云集国内外上千家安防企业参展,参观人数再度突破15万人次。
AI无疑是本届安博会安防科技展示的关键词。2018年是人工智能发展速度非常快的一年。全场上千家囊括安防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无论传统安防巨头亦或是新兴CV(计算机视觉)企业,没有跟AI挂钩的屈指可数。所以通过安博会这个大平台也再次印证,安防的未来必将走向与AI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但未来不是眨眼即来,实现智能安防的彻底转型也不是一蹴而就。安防行业自2015年开始大规模引入AI技术,过去几年,投身于智能安防建设的企业不遗余力的对外展示自家算法的顶尖能力,但伴随AI深入更加复杂、严苛的安防应用场景,仅停留在算法层的升级已远远无法满足安防实战技术应用诉求,要想实现AI在安防的大规模落地,必须发力“算法、算力、数据、产品、工程、方案”六个环节的协同发展。而纵观本届安博会安防领域的AI算法之争基本熄火,行业玩家不再为人脸识别的准确率等争论不休,而将关注焦点转为算力之战,特别是对AI芯片的布局。安防企业所推出的AI产品和发展理念,“AI+安防”已开始由概念和算法,向“云端平台打造、终端硬件研发、解决方案输出”进化,一方面纷纷开始打造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AI技术应用平台,另一方面开始发力AI在边缘计算和终端硬件上的创新研发。
“依图的人脸识别已经进入3.0数据智能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数据不再是10亿级,而是达到了千亿级的水平,八千万的动态布控,一万路摄像头实时归档,日均一亿张人脸自动更新,一年数据一秒处理返回,都成为现实。”依图科技业务发展副总裁罗忆表示。
在本届安博会,各安防巨头和AI初创企业纷纷展示了自研的功能各异的智能安防应用平台,以秀出自身技术、解决方案的先进性和在安防行业的垂直深度。而从业务角度来看,随着安防业务场景加深带来的对AI技术应用多样化的诉求,打造能切实结合安防技战法的智能技术应用平台,也成为安防企业建立核心技术优势的关键所在。
多家企业直接展出了与公安部门进行合作的警务设备及安全解决方案,而在这些企业的展厅,参观者多为来自地方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无论是科达KEDACOM推出的“纽扣式”“耳挂式”摄像机,还是来自云从科技的“火眼人脸大数据系统”,都吸引了来自公安系统的参观者的浓厚兴趣。
当前,公共安防领域中的物联设备数量仍在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安防用户对于AI技术应用的效率和精准性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此情形下,赋能边缘智能成为大势所趋。将AI算力注入边缘,对海量非结构化视频数据在感知前端完成少量、精准、无损的结构化视频数据拣选,不仅能有效减缓网络带宽压力,更将节约系统存储和计算资源,提升系统的实时响应速度和分析精度。瑞为CEO詹东晖表示,相比之前的从标清向高清、从模拟向数字的转换,这次的变革更具革命性,真正将安防带入“看得懂”的新境界,安防,也从此真正具备“防患于未然”的应有的价值使命。
小到元器件,大到分析平台,从大热的AI算法到智能应用,端到端繁荣蓬勃的产业链,都在预示着未来的发展前景。如果可以拧成一股绳,发挥所长,共同构建面向各行业、各领域的最佳解决方案,那必然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