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自我净化体系:“七龙珠”

责任编辑:editor005

2014-11-05 17:47:47

摘自:百度百家

颗龙珠:全网认证,通过实名认证、实地认证和官网认证,让网站背后的经营者真实信息呈现在网民面前,方便网民作出科学判断;颗龙珠: 信誉阿拉丁,在搜索结果中直接呈现公司加V信息,展现商家信誉等级、口碑评价、经营信息等在内的多项数据;

因为信誉问题,三季度70887个账户被百度拒绝商业合作, 4839个账户受到百度不同程度的处罚。用户从百度网民保障计划得到保障金高达977.68万。这三个数字的背后,百度正在通过“信誉V”建立“全网认证”,用“7颗龙珠”完善诚信体系,实现整个生态的自我净化。

信誉V,诚信体系的“7龙珠”

在过去数年间,百度对网站一直是“胡萝卜+大棒”的策略。好网站更受亲睐获得更高权重进而获得更多流量,坏网站则被降权甚至“打入冷宫”进行屏蔽,百度也拥有了业界领先的反作弊技术,“绿萝算法”是其核心。

不过,保障用户搜索体验,任重道远。

商家们竞相到百度这个入口进行展示以获取顾客,但他们入驻“百度商场”后有可能会侵犯网民权益:产品欺诈、数据注水等,商人均是逐利的,百度深谙此理,“信誉V”就是为此设计的顶层架构来规避和清理“坏商家”。

作为百度生态系统中的诚信标签,信誉V以七颗“龙珠”为依托:

第一颗龙珠:百度诚信体系的保障根基—— 网民权益保障计划。升级后的保障计划,已涵盖全部加V搜索结果(包括自然搜索结果),符合保障计划条款的网民,在生活消费领域蒙受损失,可获得全额保障。仅在今年第三季度,百度网民保障计划保障总额达977.68万,保障范围覆盖全行业;

第二颗龙珠:全网认证,通过实名认证、实地认证和官网认证,让网站背后的经营者真实信息呈现在网民面前,方便网民作出科学判断;

第三颗龙珠: 巡查、监察机制。撤V处理的背后,是不间断的巡查监察机制在发挥效力。这一根悬着的“大棒”让已获得认证的商家时刻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四颗龙珠: 信誉阿拉丁,在搜索结果中直接呈现公司加V信息,展现商家信誉等级、口碑评价、经营信息等在内的多项数据;

第五颗龙珠:信誉名片,为网民展现商家的公司全称、信誉等级及其对应的含义、商家的认证内容、工商注册时填写的电话、以及防伪查询功能,网民能够通过信誉名片了解商家的概况;

第六颗龙珠:@V“直通车”。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网站完整地址之后,附带“@v”,即可直达该网站信誉档案页,例如输入www.baidu.com@v,即可立即跳转查看该网址诚信档案。

第七颗龙珠:信誉成长值扣分撤V,百度信誉V成长值为动态分布,0-40分为V1,40-90分为V2,90分以上为V3,成长值越高,V标等级越高。若账户有违规行为,将被处以扣分处罚,直至降级、甚至撤V——当成长值被扣至0分时,账户将被撤除V标识,无法进行搜索引擎营销。

七颗龙珠环环相扣,相互支撑,构成了百度信誉V体系的有机整体。

撤V处理,对坏商家零容忍

互联网环境十分复杂,在这锅“汤”里面难免有坏了的“螺丝”。为了及时将这些破坏生态的因素清理掉,百度建立了一支数百人的巡查队伍和一百人的技术支持团队。整个巡查机制7×24小时运转,发现任何“不诚信”商家,立即清理出门。为了提升效率、确保没有漏网之鱼,百度还与第三方认证公司、行政部门权威数据紧密配合对加V网站进行审批、管理、升级和撤销。

平台自律,互联网健康发展之道

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交割在一起时,用户权益问题正在得到逐步解决。

百度、腾讯微信和苹果等巨头则以负责任的态度加入到规则制定和执行中来。

百度的信誉V体系就是一整套的制度设计和系统支撑。Google在几年前承诺可在24小时内关停被举报的虚假广告,百度对虚假广告的治理也是不遗余力,与这种“事后处理”相比,“全网认证”可以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

App Store通过严格的审核标准确保App Store上架应用的质量、体验和安全。如果遇到上线之后表现欠佳的应用,App Store还可进行直接下架处理。微信公众账号不断提升认证门槛,鼓励用户对违规公众账号进行投诉。线下诚信联盟、ISO质量认证、名牌认证,米其林餐厅认证体系等都已十分成熟。而百度诚信体系以“四颗龙珠”为依托,无异于为网民买了一份“意外险”。

诚信是商业的根基,是值得去投入的长期事业,“得人心者得天下”在互联网界同样有效。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