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优势并不是决定性的互联网垂直细分行业,比如O2O领域和移动叫车义务,强大的市场能力、雷厉风行的执行力,甚至是傍大腿,合纵连横建立统一战线的手腕。
因为Uber、Lyft的高估值,以及移动互联网改变出行庞大的市场想象力,中国创业公司蜂拥而上挤进手机叫车行业,专门做出租车业务的有快的和滴滴,专门做租车业务的有易到、AA等。
在出租车市场酣战难分难解的快的和滴滴由于背后入股“干爹”阿里巴巴和腾讯,在出租车市场近饱和的时候,杀入了租车市场。
快的的叫做“一号专车”,滴滴的租车业务叫做“滴滴专车”。
跟打车软件大战时候一样,两家的专车业务也进入了短兵相接的阵地战。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哦,干爹的帮助也很重要。
11月24日,快的发布了一则声明:称11月21日开始,大量用户反馈,称此前可以分享给微信好友的快的打车红包被微信屏蔽,导致用户无法正常参与活动。经证实,快的打车红包分享功能确实已被腾讯封杀。
经过超先声实测,快的红包的确不能发送微信好友、群和朋友圈;滴滴的各项微信分享仍然正常。
腾讯方面的回复是:快的打车的分享红包功能扰乱了微信用户。
滴滴和快的的红包分享功能类似,滴滴的红包在微信朋友圈到处可见,但快的打车却被封了。就超先声来说,快的的红包在3块左右,滴滴红包几毛到一块的都有,同样骚扰我,但是我更喜欢补贴更多的一个。
超先声有以下几个判断
一、平台型公司越来越变成互联网基础服务,就像生活中的水电煤气一样,就像我们平时离不开的国家电网、自来水公司。
BAT不但提供平台,还提供公众号、支付等接口,创业公司越来越需要这些基本服务,巨头BAT成为互联网“母机”,除了靠自己业务赚钱之外,为创业公司提供基础接口服务也成为BAT盈利源泉。
二、创业公司不可避免要进行站队。
虽然BAT都提供基础服务,但是谁给的优惠条件多,谁入股当干爹,这些是有区别的;BAT也会看哪些项目更能为自己平台服务,为自己用户增值,为自己的生态体系添砖加瓦。
经过一段自然演化,BAT后面各自站了一队创业公司。
三、垄断不是问题,但平台要遵守自己的承诺。
有人指责腾讯和阿里利用自己的用户优势搞垄断,我觉得这完全不是问题。互联网巨头的竞争优势都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又不是行政垄断;互联网使用的免费商业模式,也没有对用户实行价格歧视和强买强卖;互联网垄断都是一时的,很快会有新模式新技术公司颠覆掉其地位。
有优势不利用才是傻,互联网公司才不像那些纸上谈兵的时评家。
不过既然作为开放平台,开放接口是自己的承诺,繁荣平台最终自己是受益者,所以既然开放了接口,就要遵守自己的承诺,不能随意断掉。
这道理就像是,只要人家在交水电费,电力公司和自来水公司不能以你家用电音响大扰民为由,随便停人家电一样。供电是你的职责,是不是扰民,那归警察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