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广告来了,貌似不难接受啊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科学的fan

2015-01-29 21:02:02

摘自:百度百家

微信朋友圈广告这两天迎来了第二弹,但这一次显然朋友圈里已经没什么人截图转发或者讨论了,大家似乎习惯了。朋友圈广告,不管是后知后觉还是厚积薄发,其根本目的还是为“广告”在朋友圈的地位进行加冕,说到底,还是走了社交软件发展的老路子。

摘要 : 既然不能反抗,那就不如享受,麻烦下次微信插入广告的时候注意一下体位!

微信朋友圈广告这两天迎来了第二弹,但这一次显然朋友圈里已经没什么人截图转发或者讨论了,大家似乎习惯了。

不难看出,冷静下来的普通用户对朋友圈广告并没有那么大的反感,毕竟它对大多数人的生活并没有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普通用户并不在意甚至尝试着去接受。

最近几天我借着朋友圈广告这事儿和许多互联网圈外的朋友聊了一下,大家的反应确实出奇的一致——不怎么关心,不喜欢,却也不讨厌。这似乎和因朋友圈广告炸开了锅的互联网圈形成了天壤之别,难道所谓的两亿用户的投放曝光度只是在一个小圈子里面起了影响。

(以下为部分观点)

大四学生:卧槽!!!我跟腾讯又不是朋友,凭什么进我朋友圈!虽然我很喜欢可口可乐了啦。

大学教师:很正常啊,在如今商品化社会,广告无孔不入。不广告才不正常呢,当然这不代表我支持这种行为。

电视台编导:没啥看法,迟早的事,有用户不做广告挣钱不是傻吗?谁还跟钱有仇吗……

培训机构员工:我觉得还好吧,毕竟发展到一定阶段走商业路线是必然的。要不人家怎么赚钱。

应届毕业生:没什么感觉,这对我来说是垃圾信息啊,如果可以我会屏蔽的。本身朋友圈我屏蔽掉的人就很多。

记者:微信朋友圈是一个适合推送广告的平台。在大众已经适应了微博广告的情况下,微信朋友圈的广告并不会带来多大反感。

朋友圈“代购”:朋友圈的广告,也是可以的。

一只90后:它不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了。

退休老干部:你说啥?没用过。

好吧,我爷爷的回复亮了。

微信目正在成为交流的重要手段,甚至是成为一种习惯渗透到日常生活。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种社交软件能完全取代微信的地位,正如我们相信打败微信的可能并不会是一款社交应用。

试问一句,那些喊着朋友圈发广告,自己就要卸载微信,退出朋友圈的用户们又有几个真正付诸实施了呢?我们正在对微信产生依赖,正如我们当初是如何依赖QQ,未来也会一样因为新的某种产品而移除这种依赖。

微信帮助用户建立固定的人际圈和以自我为核心的交流群体,退出微信很大程度意味着与社会脱节和被群体孤立。对孤立的恐惧诉求会让用户们选择继续留在微信,进而接受朋友圈广告。那些吐槽,其实也是从侧面反映出用户对微信的强烈依赖和眼看广告冠冕堂皇入驻的无能为力。

有许多人认为“微信这最后一片净土也被广告侵占”,其实在微信广告推送之前,以私密性著称的微信已经是广告的天下了。朋友吃到一家不错的店面,拍照发到朋友圈推荐别人去吃,这难道不是隐性的广告?朋友圈漫天纷飞的代购是更为直接的广告行为,微信公共账号微店和微信的游戏推荐可以说是腾讯官方的探路之举。

拜托,你若心中有广告,那一切都是广告。你若心中无码,那自然是“骑兵”变“步兵”。

朋友圈广告,不管是后知后觉还是厚积薄发,其根本目的还是为“广告”在朋友圈的地位进行加冕,说到底,还是走了社交软件发展的老路子。有了流量,有了人,那总是要变现吧。O2O前途未卜,完全靠游戏变现又容易引发用户的反感,广告自然也就会被提上日程了。看点有情节、有逼格的广告总比那些天天YY的分析师、专栏作者、XXOO专业户写的软文强吧。

有了微博和QQ空间的前车之鉴,用户们已经有了“免疫机制“,当官方广告真正推送出来后,也就见怪不怪了。再者,微信并没有走微博那种粗暴强制性的推送形式,放弃撒网捕鱼的做法,选择定点垂钓,建立在大数据基础上,准确分析不同用户的习惯而推送不同内容,不管“大数据”是不是腾讯放出的噱头,不可否认的是。朋友圈广告上线不久,vivo手机的一份数据总结就流了出来,从vivo方面给出的数据上看效果可见一斑。

往更深层上说,微信广告摒弃了传统广告单向强制性的特点,凭借个性化和互联互动的互联网思维特征,开辟用户作为主体参与广告进程的新时代——用户可以点赞评论,甚至可以“不感兴趣”拒绝再次接受——总之不再是单纯接受广告洗脑,而是已经完全参与到广告传播过程中。

凭借诗意人性的文案,选择打情感牌走高端路线,每条广告就如同一位朋友的问候,这样互动独特充满人文情怀的广告还是颇受用户青睐的。这是微信广告的能吸引住用户的独特魅力,也是其跳出微博等“终于广告”怪圈的重要资本。

用户现在除却自己选择的付费业务,其实享受的是腾讯提供的免费服务,腾讯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用户其实已经意识到这一点,稍微换位思考就会明白:朋友圈是在强关系基础上搭建的平台,活跃度高,影响力大,这样强大的资源终究是要转换为利润,腾讯用免费将用户喂大,然后开始牟利,这种行为的确是无可厚非的。

现实生活中广告是“无处不在”的,用户们不是讨厌广告,而是厌恶广告被强制性插入到生活中和广告低级不入流的宣传手段,优秀的广告还是很能吸引用户,微信“正在做些改变”,很显然,这种改变是必须要基于用户选择和需求的基准,而这种“优秀的广告”也符合了互联网时代下未来广告业的发展方向,用户还是很愿意在有新鲜感的广告中进行尝试。

用户对微信的依赖性,朋友圈广告的高质量和人性化以及社交软件发展的必经趋势是用户选择理性接受的三个方面原因,如果想将用户转化成长期固定的资本,腾讯必须把契合需求性做到实处,同时也要控制好推送频率,莫让“朋友圈变成广告圈“,而广告客户的门槛更是必须保持住。

只是麻烦下次微信插入广告的时候注意一下体位!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