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硅谷之火到硅谷之心

责任编辑:editor007

作者:超先声

2015-01-31 22:40:39

摘自:百度百家

摘要 : 硅谷从地理意义上的硅谷变成全世界创业者心理上的归宿,硅谷是科技和互联网自由、共享和开放的象征,不管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无远弗届。

摘要 : 硅谷从地理意义上的硅谷变成全世界创业者心理上的归宿,硅谷是科技和互联网自由、共享和开放的象征,不管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无远弗届。

百度百家第七期的The Big Talk移师IT互联网的发源圣地——硅谷,超先声跟随Big Talk的脚步,第一次来到美国湾区硅谷,看看激励无数中国互联网人士的硅谷之火。

跟随The Big Talk硅谷之行的参观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一个真实的飞速变化的硅谷。

在斯坦福大学的虚拟现实课堂和实验室中,超先声看到一流的世界名校是怎样将工程学等学科和商业和公司怎么连接起来的(事实上美国高校长期重视基础学科,轻视实用科学,斯坦福在硅谷的成功改变了这一偏见),学生们可以自己接触公司捐赠的价值五百万美金的智能机器人。

如果不是学生介绍,真是看不出这样在学生实验室角落里的AI如此值钱。跟中国很多大学学生摸不到高端实验设备大相径庭,而给我们介绍的两个斯坦福研究生都是从大陆过来留学的学生,李彦宏张朝阳等第一批归国的IT精英,正是三十年前来到美利坚感受美国硅谷热潮,回国后创办各自的事业。

跟中国互联网公司扎堆在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不同,硅谷的几万家高科技企业散落在硅谷湾区的各个角落,比如Facebook在Palo Alto,Google在Mountain View ,每个公司位于一个小镇,但距离非常之近。硅谷公司很少有大厦,也没有鲜明的logo,往往是一篇两层小楼,只在不显眼的位置标注logo,要是没有导航,基本上很难找到。

美国互联网公司崇尚自由、去中心化,强调个人和创新;而中国互联网公司讲究全国大市场,强调接地气和重视屌丝用户。美国互联网公司发源于大农村一样的硅谷,却能够在大城市获得成功,一直蔓延到全世界。中国互联网公司发源于北京深圳等特大城市,最多的用户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中国十几亿人的人口红利一直吃到现在才略有疲态,除了几大互联网公司,极少有互联网公司以全球市场为己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C2C(Copy to China)的模式越来越走不通了。之前美国互联网有什么,中国互联网就抄什么,美国有Facebook,中国有人人网,美国有Twitter,中国有微博,美国有Yahoo,中国有新浪。

但移动互联网时代,虽然团购发源于美国Groupoun,但中国的美团等公司已经发展处O2O,借助中国大城市人口集中的优势,很多线下和线上融合项目开展得很好,比如叫车服务和家政服务等,这些是地广人稀服务人员成本高的美国所不具有的。

再比如小米这种互联网销售模式的手机,在美国也找不到对应的公司。师傅的发展跟徒弟的发展已然不同步,今天,我们来到硅谷学习什么?

跟乔布斯一起创办苹果的斯蒂夫·沃兹尼亚克说,硅谷正在从硬变软,跟他的时代相比,硅谷房价飞涨,交通拥挤。硅谷的学生们从小耳濡目染极客氛围,创业和创新是自然而言。

中国的创业者有真正有梦想的人,有些为赚大钱的人,还有单纯是被就业指挥棒所误导的。中国的创业者和科技观察者来到硅谷,从学习外型上的硅谷,感受硅谷之火,到如今来硅谷是学习自由的创业精神,技术上的学习已经是次要地位,硅谷的精神是指引下一代创业者的脚步。

硅谷越来越不神秘,更多的中国人来到硅谷,不光参观,也反过来打入硅谷。百度和猎豹等公司,都已经建立美国分公司或研究院,硅谷正在成为世界公司竞技的舞台,中国将是一个重要的玩家。

硅谷从地理意义上的硅谷变成全世界创业者心理上的归宿,硅谷是科技和互联网自由、共享和开放的象征,不管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都是无远弗届。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