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互联网+”玩转应急管理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5-06-26 17:01:58

摘自:中兴通讯政企圈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剑: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一项基础设施,只有将应急管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才可能出现创新和突破。

互联网正在改变应用管理,并衍生多多种新模式。

回顾应急管理在国内的发展历程,2003年非典之后迎来第一个建设高峰,2008年汶川地震和北京奥运会前后进入第二个高峰,现在是否已经出现第三个建设高峰,尚不能过早下此结论,但在“互联网+”时代下,应急管理确实已经到了该尝试改变的时候了。

互联网+应急管理

对于,应急管理究竟应用如何改变?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剑认为,在当前的形式下,应急管理必须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一项基础设施,只有将应急管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才可能出现创新和突破。”

注意,胡剑这里使用的“融合”一词,而没有使用“颠覆”,当我们已经习惯听到互联网+时,习惯看到互联网又颠覆了某一传统产业模式时,互联网颠覆应急管理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剑:互联网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能力,一项基础设施,只有将应急管理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才可能出现创新和突破。”

但对此,胡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互联网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正在颠覆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但互联网不可能完全颠覆第二产业,其必然要与企业的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销售体系、服务体系深入融合。具体到应急管理而言,通过深入融合,互联网将改变应急管理的某些环节,例如数据传输、数据协同与共享,以及应急预案的使用模式。”

互联网改变应急管理

目前,中兴通讯应急管理解决方案主要面向应急管理部门,如应急指挥中心、防灾中心、消防和医疗等救援部门、环保部门等。主要提供应急事件处理中的应急指挥、现场调度通信、信息处理、数据分析和事前预防预警等功能。方案包括的主要产品有视频监控、数字集群、应急指挥平台、应急指挥车、融合调度、智能视频分析、社会关系分析、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等。

而通过与互联网的结合,中兴通讯已经对多项解决方案进行了改造。

首先,在数据传输层面,中兴通讯推出了“2+4”宽窄带融合集群技术。该技术使应急管理具备了高清视频的业务能力。在应急响应状态下,一定是不惜一切代价将前方信息传送回指挥中心或决策者面前。“2+4”宽窄带融合集群技术能兼容传统的窄带模拟和数字信息,以及现在宽带信息。这使得传统的窄带集群信号,可以直接接入网络中软件定义的基站,决策者因此可以接收语音、数据,以及多媒体信息,决策更为快速、准确。

其次,在数据收集层,中兴通讯则大量应用了物联网技术。“通过物联网,中兴通讯希望将更广泛的感知联动起来,实现物与物间的通信,物与人之间的通信。”胡剑说:“例如在桥梁寒洞,可以通过传感器监控下雨积水是否已经超越警戒水位,数据可以直接通过微信传输到管理部门,以便及时处理;也可以将数据信息直接显示在交通指示牌中,对道路司机进行提醒。”

此外,互联网也在改变着应急管理预案的使用模式,使流程可视化。管理预案是应急管理“一案三制”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但现有的预案往往被束之高阁。中兴通讯通过将应急管理预案IT化、可视化,直接传输给每位应急处理参与人的终端上,方便直接调用。

同时,在每次应急事件之后,中兴通讯还会将视频信息、互联网信息、医疗信息、警力信息进行汇总,一方面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是多方资源的及时响应程度进行评估,进行绩效考核。“应急管理普遍存在‘重事后,轻事先’的现象中兴通讯希望通过ICT技术发展出应急治理的新模式。”胡剑说。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