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通信展进行到了第四天,本届通信展在争议中有声有色地进行着,展商和有关电信专家如何评价这个展会,《通信产业报》联合通信产业网对五位人士做了现场采访。
ANADIGICS无线宽带网路工程技术高级顾问邬康:WiMAX 全球发展“折中”状态
2008通信展上,WiMAX产品与TD-SCDMA、HSPA、LTE等相比,显得低调很多。但记者注意到,尽管展出寥寥,每个展出WiMAX产品的展台前却观者甚多。为宽带和无线通信市场设计和生产射频集成电路(RFIC)解决方案的ANADIGICS,在此次通信展也带来其WiMAX功率放大器(PA)产品组合,同时支持802.16d的固定WiMAX和802.16e的移动WiMAX。在接受记者专访时,ANADIGICS无线宽带网路工程技术高级顾问邬康指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目前WiMAX的发展比悲观主义预期的要乐观,比乐观主义预料的稍迟缓,处于折中的速度。”
WiMAX的支持者认为WiMAX比LTE的发展状况快两年时间。记者了解到,目前ANADIGICS的产品仅需微调即可转型到LTE平台上,但邬康表示,由于目前LTE标准尚未冻结,市场不够明朗,作为跟进市场并希望马上得到投资回报的厂商,ANADIGICS对LTE仍持观望态度。“不过WiMAX和LTE的竞争属于产业良性竞争。”邬康告诉记者,ANADIGICS的WiMAXPA主要关注小型便携终端,相比业内同类产品的最大优势在于可达到20%的功放效率,同时电池耗电量降低50%。目前WiMAX产品逐年平稳增长,公司已投入20%的研发人员从事WiMAX产品线。来自台湾的邬康对台湾WiMAX市场表示乐观:“台湾的M-Taiwan计划进展顺利,前景明朗。”(孟祥初)
TD-SCDMA论坛秘书长王静:通信展突出“应用”和“内容”
“3G概念已经扩大到HSDPA,原来的384Kbps定义是‘伪3G’。”TD论坛秘书长王静在接受《通信产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王静认为此次展会更关注应用和内容,充分反映了“移动”、“宽带”、“无线”三者的融合,“TD产业链已经走过关注具体产品的阶段,技术问题已经解决,目前处于完善阶段,这是TD全产业链充分准备好正式商用前的全新阶段。”
在此阶段,王静指出:“现在TD用户数规模严重不足,只有在市场规模达到千万以上,海外风投才可能参与进来。”用户规模不足导致产业链不够强大,从而使TD与其他3G技术的差距可能加大。谈到TD-LTE,王静认为,LTE正式商用至少还需五年,这五年正是中国充分培育TD市场、用户和应用的过渡期。从技术角度,LTE标准尚未定稿,TD技术是TD-LTE的基础,TD-LTE是TD的未来;在市场方面,中国市场大部分为2G用户,不可能一步跳到高端3G应用上;从产业链角度,目前TD厂商只有做到规模化发展才可盈利,由此深度参与TD-LTE的研发,才能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此外,王静谈到,虽然通信业还未复苏,但目前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对中国通信业的影响有限,因为中国正处于3G发展的机遇点。(孟祥初)
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冯映夺:终端不是TD瓶颈
TD第三轮终端集采开始在即。22日,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爱立信(中国)通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冯映夺表示,TD终端并不是TD发展的瓶颈。
冯映夺认为,TD在我国的发展应集中到数据卡应用,而不是手机。
据冯映夺介绍,根据爱立信消费者消费者实验室2007年的统计,我国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渗透率已由上一年的3%提高到5%-7%,而超过45%的用户对移动宽带具有强烈的使用意愿。根据该机构2008年的统计,用户使用移动宽带的方式上网的意愿超过手机上网。而这意味着一个数千万人的大市场。而且,无论从技术还是从设计的角度,数据卡的要求都要低很多。市场对数据卡种类的需求也没有手机那么多。
事实上,在海外HSPA启动后,数据卡业务已经变成了移动宽带业务的主流业务。截至今年9月,已有129家企业发布了805款HSPA数据卡。据预计,到2011年,将有50%发售的笔记本电脑内置HSPA模块。沃达丰、西班牙电信、ORANGE、和黄3公司以及爱立信等公司正在推动CIMB这一统一标识向市场和消费者推广移动宽带。(李传涛)
福建升腾资讯售前经理钱彬:固网支付即将普及
星网锐捷集团旗下的福建升腾公司是个新面孔,第一次亮相通信展,其业务瞄准正在进入推广高潮的固网支付领域。售前经理钱彬告诉《通信产业报》记者:“我们推出的‘易支付’固网支付系统在国内市场已经占了40%的市场份额,并且通过了中国电信、银联和建行龙卡的三方认证,在上海电信、厦门电信都有应用。”记者在展台上看到,固网支付设备就好像一个小型的ATM机,可以在上面进行刷卡消费,据了解,中国电信在“我的E家”、“商务领航”等客户品牌推广过程中,都把这一功能当成重要“卖点”。(张九陆)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斌:新业务的成色
“重组后的应用发展趋势将是全业务和视频。”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吴斌向《通信产业报》记者表示。他认为应用业务的发展趋势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以语音类的业务和早期的数据业务为主;二、属于数据类业务发展阶段;三、移动互联网、多媒体和视频类应用。“在业界的目光聚焦3G建设、运营商紧锣密鼓地加快实施电信重组的时候,我们关注已久的机遇开始快速呈现。”吴斌说。
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在未来竞争中保持领先?吴斌认为应该从四个方向进行定位。
一、“平台+应用类的业务”,比如上海贝尔阿尔卡特的ViSS视频监控系统、Multimedia流媒体平台以及端到端应用;二、“数据管理类业务”,包括用户数据管理和挖掘方案(SDM)、综合业务和接入管理(SDE),具体的产品包括NgHLR、电信级数据整合平台Datagrid以及ISMP等等;三、创新型“差异化特色业务”,如ASB在国外的成功案例Qchat业务,即专门为CDMA20001xEV-DO版本而优化的高级无线对讲服务;四、“IMS新业务”,如综合VPMN、多媒体会议业务、P2X类业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