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着伦敦不去 苹果谷歌为何把欧洲总部放这里?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philo40

2015-12-12 20:30:34

摘自:腾讯科技

爸爸妈妈根据过去培养苹果儿子的经验,决定对现在这个儿子的成本分摊比例也是爱尔兰爸爸分60%,美国妈妈分40%。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美国和爱尔兰对税收居民的不同定义,利用两个定义结合的漏洞完美形成了避税机制。

去年阴差阳错被分到去爱尔兰交流学习的项目,去之前笔者是这样的:什么?!爱尔兰和北爱尔兰不是一个地方?!什么?!爱尔兰早就从英国独立出去了?!我读书少,你别骗我。其实早年号称凯尔特之虎的爱尔兰经济一朝雄起,一跃成为欧盟GDP仅次于卢森堡的富裕国家,大概因为小国寡民,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得在国际政治里几乎毫无存在感,可能傻傻分不清爱尔兰、北爱尔兰的朋友不在少数。

但翘首期待回归中国的谷歌、墙外开花墙内香的Facebook以及果粉不惜卖肾养活的苹果,都选择爱尔兰作为自己的欧洲总部。连著名药品伟哥的生产商辉瑞也豪掷1600亿美元并购爱尔兰药企意图“迁都”爱尔兰。没错,爱尔兰素有翡翠之岛的美称,爱尔兰人淳朴热情,还源源不断向世界文坛输送了诸如王尔德、贝克特等特立独行又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所以,这些美国的硅谷科技巨头选择爱尔兰作为欧洲总部是因为……

▲位于都柏林的谷歌欧洲总部

当然不是因为爱尔兰风景如画、底蕴深厚、环境优美、放心奶粉买买买……谷歌们的欧洲总部设在爱尔兰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钱!钱!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简而言之,爱尔兰对美企们来说,就是一个大写的避税天堂。

下面用苹果举个栗子为大家说明。

苹果公司在爱尔兰设立了3 个全资子公司:苹果公司国际运营公司(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AOI”)、苹果欧洲运营公司(Apple Operations Europe,“AOE”),以及苹果国际销售公司(Apple Sales International,“ASI”)

先顺着理一遍一个苹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盈利,如图所示:

把苹果的生产商(Manufacturer)比作隔壁老王

把苹果美国部分(APPLE_US)比作妈妈

把苹果爱尔兰部分(AOI_IR/ AOE_IR/ ASI_IR)比作爸爸

把苹果的产品们比作儿子们

愉快的故事开始了。

首先,美国妈妈和爱尔兰爸爸分别和隔壁老王签订了生产协议,老王由于不是家里人,并不掌握苹果集团的核心知识产权,所以做的都是体力活,这个生产过程中,爸爸妈妈用很低的成本拿到了成型的苹果产品(ps隔壁老王在现实中基本上就是我国廉价劳动力组成的代工厂)。

▲“隔壁家老王”

与此同时,美国妈妈和爱尔兰爸爸之间有一个成本分摊协议(Cost Contribution Arrangement,简称CCA),这种协议常出现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对无形资产的研发,也即生产产品的具体原理和方法,这过程有可能产生极具含金量的知识产权和天价无形资产,但其成本和风险之高也不言而喻。因此,各个有兴趣参与研发过程、分享研发结果的公司往往签订成本分摊协议,根据事后各公司基于该无形资产获益的比例,确定对研发成本的成比例分担。

换句话说,就是爸爸妈妈为了培养一个苹果儿子,会协议分摊培养儿子的所有花费,花费的具体分摊比例根据儿子日后的表现确定。在本文的案例中,苹果儿子在欧亚市场赚的钱都会交给爱尔兰妈妈,苹果儿子在美洲市场赚的钱都会交给美国妈妈,而根据之前的儿子们在不同市场的表现发现,欧亚市场赚到全球市场总额的60%,美洲市场则是40%。因此爸爸妈妈根据过去培养苹果儿子的经验,决定对现在这个儿子的成本分摊比例也是爱尔兰爸爸分60%,美国妈妈分40%。

另外,本案中的成本分摊协议还商量让美国妈妈获得生产出儿子的这份知识产权的法律所有权,也就是,关于该知识产权的所有法律纠纷、法律保护都以美国为基准,因为美国妈妈法律健全,能为生产苹果儿子的无形资产,也就是知识产权,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

但是,该知识产权的经济权利就分属于美国妈妈和爱尔兰爸爸,也因此,当美国妈妈将产品销往美洲市场的时候,以及爱尔兰爸爸通过distributor(遍布欧亚的各分销公司)将产品销往欧亚市场的时候,爸爸妈妈各自所拥有的知识产权的经济权利显著提升了苹果儿子的价值,这就是知识的力量!也因此,明明是隔壁老王生产的产品,高额利润却被爸爸妈妈赚走,至此,苹果儿子的高额利润就被永远地截留在美国和爱尔兰。

▲爱尔兰苹果总部

总而言之,整个故事中,爱尔兰爸爸纯属于喜当爹。隔壁老王用着美国妈妈的方法生产了苹果儿子,美国妈妈却自愿与爱尔兰爸爸分享儿子带来的一切收益。为什么?

还有成本分摊协议,明明知识产权的研发是在美国硅谷倒腾出来的,开发的成功性极高,没有太大风险,美国妈妈也完全有财力独自承担成本和风险,美国妈妈真的是因为在意这一点成本吗?

要知道,美国妈妈的成本收益比是7:1,而爱尔兰爸爸的成本收益比高达15:1,本质上美国妈妈是在做一笔赔钱的买卖,明明15:1的这个成本收益比也是从美国妈妈手里分出去的,毕竟苹果儿子的孕育(无形资产的研发)实质上是美国妈妈完成的。那么,为什么还要通过成本分摊协议来和爱尔兰爸爸分享收益?

简而言之,就是美国妈妈和爱尔兰爸爸签订的成本分摊协议是一个违背正常交易原则的协议,美国妈妈只是想方设法想把自己在全球市场的钱转移一部分给爱尔兰爸爸,否则她完全可以自己完成研发和销售,把所有收益留在自己的腰包。爱尔兰对美国妈妈来说到底有什么样的吸引力呢?

由此就进入正题避税环节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苹果集团赚的钱都跑到了美国和爱尔兰手里,而且是大部分的钱跑到了爱尔兰。所以美国的40%收益要按照美国的税率纳税,爱尔兰的60%收益要按照爱尔兰的税率纳税。

上图来自普华永道,图中所列十余个国家,税率最低的是爱尔兰(12.5%),税率最高的是美国(40%)。所以你还要问为什么苹果集团想方设法通过成本分摊协议把60%利润从美国转移到了爱尔兰吗?

好,你现在已经觉得苹果集团很过分了,借着爱尔兰的低税率少交了好多果粉的卖肾钱,毕竟果粉们是为了援助美帝建设才竞相抢购苹果的呢!但是,苹果集团没有这么简单,下面为大家分享整个避税计划中最丧心病狂的安排,也是美国公司们坚定选择爱尔兰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美国人里有相当一部分都是爱尔兰后裔)。

在国际税收体系里,不太精确地说,一个国家对于属于自己国家的公司可以征税,学名税收居民(tax residence),这是理所当然的,就如同作为中国公民,你就受到中国法律的管辖。但不同国家对于一个公司怎么才算属于本国,是有不同定义的。比如美国认为在美国注册成立的公司才是美国的税收居民,美国就能对这样的公司征税,而爱尔兰认为实际的经营管理发生在爱尔兰的公司才算是爱尔兰的税收居民,对于仅仅在爱尔兰注册,但实际经营管理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公司,爱尔兰对其不能征税。这么看来,如果一个公司在爱尔兰注册,但在美国经营管理,就能完美地同时规避美国和爱尔兰对其的征税。机(ji)智(zei)的苹果集团就是这么做的(微笑)。

上述爱尔兰爸爸,一方面在爱尔兰成立注册,赚的钱不可能交税给美国妈妈,另一方面,苹果在爱尔兰的公司们要么没有办公室,要么董事会全都在美国召开,不是爱尔兰的税收居民,赚的钱也就不可能给爱尔兰爸爸纳税。这么一来,首先通过成本分摊协议把苹果全球利润的60%截留在爱尔兰,接着爱尔兰爸爸利用美国和爱尔兰税法的不同规定,同时否定了自己的美国税收居民身份和爱尔兰居民身份,如此,就完全避税,不仅不向高税率的美国纳税,也不向低税率的爱尔兰纳税。

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美国和爱尔兰对税收居民的不同定义,利用两个定义结合的漏洞完美形成了避税机制。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佬们一定要选择爱尔兰的根本原因。

当然,上述案例只是非常简化的大苹果集团的避税机制,也只是美国大佬们五花八门复杂精细的避税机制中的一种。但是爱尔兰的低税率,以及爱尔兰和美国不同税收居民定义的完美漏洞,都是美国公司们热衷于将欧洲总部设在爱尔兰的主要原因。

笔者曾短暂借住过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二区的房间,刚巧谷歌公司就在隔壁,机缘巧合还偶遇从美国飞来都柏林的谷歌顾问,早知今日要写这么一篇文章,就该多向他挖挖谷歌利用爱尔兰避税的八卦啦。爱尔兰,都柏林就是这么一个奇妙的地方,什么人都可能遇到,可能遇到穷酸的作家,可能遇到精明的企业家,可能遇到温暖的爱尔兰大妈,也可能遇到害羞的韩国妹子,当然还有因为少见而一见就更暖心的中国同胞们。虽然偏居欧洲一隅,但正因为这些趋利避害的国际企业,爱尔兰兼具了历史的悠久和现代的活力,在这里有翡翠的绿野和狂野的大西洋,也有资本的涌动和生生不息的人类智慧。我想那些贪图低税率的企业可能跑来爱尔兰就爱得再也离不开了。反正在爱尔兰待了四个月的我是这样的。爱尔兰可是一个去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呐。

如果你还需要什么信息来帮助理解美国企业在爱尔兰的投资,详见参考文献第三篇,我都快被说服要拿钱在爱尔兰投资了呢(说得好像我有钱似的呵呵呵)。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