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已经过去了一半,“资本寒冬”仍然霸据上半年主要关键词的位置,创投圈明显表现出“估值跳水”和“融资放缓”两大特点。
最近,IDG资本和RippleWorks合作的全球性调研《 Human Capital Research Report 》也从数据上再次印证这一观点:超过77 %的参与调研企业表示,今年融资难度很大;还有将近70 %的企业认为“人才获取/保留”也是不小的挑战。遭遇资本与人才“双难”,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为什么创业公司遭遇“人才难”?调研报告中揭示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 64%的参与企业认为“预算限制”是人才招聘最大的挑战。
外部融资市场不景气、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再加上人力预算相对有限,今年,越来越多创业公司会把更多时间、精力花在优化企业内部人才管理体系以及薪酬激励管理体系上,以提高人力成本的使用效率。
在此背景下,IDG资本联合韦莱韬悦(Willis Towers Watson)、拉勾网共同发起《 2016中国准独角兽公司薪酬调研》,将从以下四大维度为创业公司提供帮助:
1.准独角兽公司的职位层级与职位代码匹配
2.准独角兽公司的典型职位现金薪酬水平数据参考
3.准独角兽公司的股权激励典型市场实践参考
4.准独角兽公司的薪酬调研报告解读与分析
自2016年6月5日正式启动调研以来,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已有1036家创业公司报名参加,地域范围辐射全国重点创业城市(含港澳台),其中“创业之都”北京占47 %,上海、杭州紧随其后;融资轮次以A、B、C轮为主;行业集中在垂直领域、娱乐/内容、互联网金融、企业服务及电商等。目前,调研已进入问卷收集阶段,356家公司完成《薪酬调研职位匹配与问卷填写培训》,线上线下的调研培训也将在重点城市逐个展开。整体调研报告预计将于2016年下半年出炉。
图1:1036家企业的地域分布统计
图2:1036家企业的融资轮次统计
图3:1036家企业的行业分布统计
把“准独角兽企业”单独作为市场的调研样本库,此前并没有其他任何机构给予足够重视。2015年,IDG资本发起针对这一高成长性公司群体的薪酬调研活动。调研过程中,IDG资本也摸索出了一套适合于早期企业的薪酬调研方法。据悉,与2015年相比,2016年的调研更加强调“全面的调研视角”——在调研“现金薪酬”的同时,还将重点关注“股权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