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产业:2010年将迎来新气象

责任编辑:Solaris Lee

2010-08-06 17:17:59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如果以传统手机的销售量为指标判断无线行业的销售增长,那么2009年无线行业全球的销售量下降了20.3%。

全球IP通信联盟12月29日电 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无线行业也不乐观。分析人士警告无线股票投资者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握好自己。据市场调研公司IDC分析,2009年,诸如诺基亚、摩托罗拉和三星电子等手机制造厂商的生意暗淡。IDC曾预测,如果以传统手机的销售量为指标判断无线行业的销售增长,那么2009年无线行业全球的销售量将下降20.3%。

庆幸的是,IDC的这一预测没有成真。无线产业只是在经济危机中放缓了发展脚步。据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调查显示,2009年手机销量为12亿部,与上一年基本持平,仅下降了0.7%。

2009年,无线产业的参与者们,花了大量精力巩固其业务,以迎接未来更大的挑战。苹果市场开拓取得了重大进展,iPhone的销售持续增长,并成功打入中国市场。到第三季度,苹果占有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17%左右,仅次于诺基亚和黑莓。

分析人士预测,2010年无线产业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10年,苹果还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尽管AT&T现有的无线网络会因用户对iPhone的狂热而导致网络流量拥挤,但苹果还会继续设法增加用户的使用。

在更大带宽需求驱使下,AT&T将不会是唯一的运营商。Verizon(VZ)已经宣布其第四代无线通信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计划。作为美国最大的运营商,Verizon计划在2010年商用其LTE网络。这将成为美国第一个基于LTE标准的移动宽带网络。

AT&T和T-Mobile也宣布,计划在2010年推出其商用LTE网络。而Sprint称他们已经建设了一个高速的移动WiMAX网络。更有趣的是,Sprint表示,随着其下一代网络部署的完成,计费方式也将改变——从以时间计费转向以数据计费。

经过多年期待,2010年很可能成为移动视频广泛应用的一年。这也将成为4G技术的最大动力之一。最近思科的一项研究显示,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的发展,移动数据通信中高达64%的流量来自视频,而数据服务仅占19%。思科预测,在未来的3年时间里,视频流量将增长400%以上。[nextpage]

思科并不是唯一一个积极部署的厂商,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高通公司也活动频繁。作为无线芯片制造商,高通开发了一个移动电视平台MediaFLO。最近,高通开始提供结合3G和4G技术的无线芯片。这些芯片可以帮助运营商过渡到下一代无线技术。

已经推出的这些芯片得到了广泛关注,消息人士透露,这些芯片有望在2010年下半年得到应用。LG电子、Novatel Wireless(NVTL)、Sierra Wireless(SWIR)、华为、中兴等设备制造厂商都参与了这些芯片的测试。高通公司还开发其它支持高清视频录制和播放的智能手机多媒体芯片组。但有分析表示,直到2011年使用这些芯片的智能手机才有望与大家见面。

据国外媒体分析,在2010年无线产业中最大的新闻可能是Google的手机操作系统。今年,Android系统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在摩托罗拉手机中得到了应用。据手机广告公司AdMob公司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其网络上27%的手机广告来自Android手机。

Google表示,它们将在2010年推出自己的电话。其自有品牌叫做Nexus。Nexus one是Nexus第一个版本。它有可能动摇手机制造商的商业模式。原因:手机将和任何无线服务商一起为客户服务。这一转变将把电信公司的一些权力给消费者。

Nexus成功的背后是数以千计的应用支撑。Google表示,现在可以在Android手机系统中运行的应用程序达16000余种。但IDC预测,到2010年底这一数字将猛增至75000。

所有无线运营商都要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网络数据的平等性(即:Net Neutrality,Net Neutrality是一种数据可以在网络上平等地、不受内容、源头和目的地限制地传输的原则。Net Neutrality有时被认为是“互联网的第一宗旨”)。像Verizon和AT&T这样的运营商认为,如果FCC强制网络数据平等(Net Neutrality),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企业。因为无线频谱是有限的!如果允许任何装置或任何应用程序(如Skype)接入网络,这不仅仅会带来网络的拥塞,而且还有可能破坏运营商现有的语音业务。

尽管在2010年无线产业会有很多挑战,但总的前景还是积极的。Gartner预测,在经过一年平稳的增长后,2010年手机的销售总量将增长9%。(李海刚 Solaris Lee编译)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