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以130亿欧元向欧盟低头,那谷歌和微软们又花了多少?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7-12-06 17:31:53

摘自:腾讯科技

欧盟(European Union)对于科技巨头来说可能是个噩梦般的存在,尤其是美国公司。欧盟经常对美国科技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开出天价罚单

欧盟(European Union)对于科技巨头来说可能是个噩梦般的存在,尤其是美国公司。众多周知,欧洲因国家较多且分散、民族和语言不同等关系,在科技发展方面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同时,由于欧洲每个国家和地区的税率不同,往往成为美国科技巨头们的避税圣地,而这显然损害了其他加盟国的利益。所以,欧盟经常对美国科技公司进行反垄断调查、开出天价罚单,即便是苹果也不能幸免。

近日,苹果与欧盟达成协议,最早于2018年第一季度开始向爱尔兰支付130亿欧元的税款。爱尔兰作为欧洲的低税国家之一,是深受国外公司亲睐的避税天堂,爱尔兰也以此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国外科技公司前来投资。在去年8月首次欧盟裁定后,爱尔兰却拒不收钱,搞得欧盟很是尴尬。但显然,欧盟的存在是为了保证各个成员国共同的利益,所以即便爱尔兰不愿意,也得收下苹果这笔巨额税款。

今年6月末,欧盟对谷歌处以24.2亿欧元的反垄断罚金,打破此前英特尔保持的10.6亿欧元罚单纪录。事实上欧盟为了开出这张天价罚单,调查谷歌长达7年之久,指责谷歌利用其搜索市场的主导地位推广自家服务Google Shopping,造成不正当竞争。即便谷歌母公司市值千亿美元,但在被欧盟罚款之后也无法避免股价大跌。

扎克伯格的Facebook同样无法逃过欧盟的法眼,在今年5月被罚款1.1亿欧元,以示警告。Facebook被罚的理由是在收购即时通讯公司WhatsApp的过程中误导有关部门,例如Facebook本来在收购通知中表示无法自动匹配两家公司的用户帐号,但却在之后调整隐私策略、允许WhatsApp与Facebook用户共享手机号码。不过相比谷歌,欧盟对Facebook的罚款已经是非常客气了。

2009年5月,欧盟对英特尔开出了10.6亿欧元的单笔罚单,直到2017年被谷歌打破。显然,英特尔与微软的“Wintel”联盟在移动互联网兴起之前、是科技领域最坚实也最赚钱的组合,占据了70%的市场并且排挤AMD,欧盟对其痛下杀手也是非常自然的。不过英特尔虽然上交了罚款但却不服,上诉被驳回之后交了罚款、但在去年又提出第二次上诉。

欧盟的第二大“金主”非微软莫属,因为它被罚了不止一次。2004年,欧盟对微软开启反垄断调查,最终裁定罚款4.97亿欧元;而由于微软迟迟不缴纳罚款,欧盟又在2006年追加2.805亿欧元。这还没完,微软不服上诉、败诉,继续激怒了欧盟,后者又于2007年以“微软依旧在向开发商收取兼容方面的不合理费用”为由罚款8.99亿欧元,此时罚单累计金额已达16.765亿欧元。2013年,欧盟又针对Windows强制捆绑IE浏览器发难,开出5.61亿欧元罚单。

2014年9月,三星、飞利浦和英飞凌三家公司因串谋操控SIM卡价格,被欧盟开出1.38亿欧元罚单。当然,这个数字相比上面的天价罚单少了许多、并且是三家公司合计,对三家公司的影响不算太大,尤其是对三星这样的巨头来说。但换个角度来说,欧盟的“法眼”真是无处不在,科技公司们别想钻空子。

之所以把高通放在最后,是因为它与欧盟的“对决”还没尘埃落定。2015年末,欧盟开启对高通的反垄断调查,指责其利用手机芯片主导地位打击竞争对手,可能会面临每天58万欧元罚金,但并未最终敲定。而由此带来的影响是高通在对恩智浦半导体(NXP)的收购上做出妥协,最快也要年底才能说服欧盟。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