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业务运营带来新挑战随着传统语音业务的增速放缓,基于语音、数据、视频的全业务运营已经成为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必然发展方向。不过,在进入全业务运营后,各运营商都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
支撑系统融合成为难题
例如,在支撑系统方面,如何融合就成为一个难题。一直以来,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支撑系统建设都是以移动业务为背景进行设计开发的,而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的支撑系统建设是以固网业务为背景进行设计开发的。但是在电信运营商重组后,各运营商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为了更好地发展,各运营商必须利用全业务的优势来提高用户的忠诚度。而要实现全业务运营,支撑系统必须进行相对应的业务适应改造。
对中国移动来讲,和铁通融合后,也具备了固网的业务,但铁通的固网业务相对于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是十分弱小的,且其行业局限性十分明显。中国移动如果要各业务平衡发展,则需要在固网业务上大力投入,中国移动肯定不能通过常规手段按部就班地来发展固网业务。从支撑系统的改造来看,肯定是在目前移动支撑系统基础上加以改造。
就中国电信而言,其支撑系统是以固网业务为背景的,虽然前期开展了“大灵通”业务,为移动业务做了一些技术准备,但毕竟“大灵通”业务和移动业务还是有很 大 差 别 的 ,特 别 是 即 将 到 来的 3 G 时 代 ,现有支撑系统是不能满足需要的。并且中国电信还要在限期内完成CDMA 网业务的支撑,最有可能的方案是复制一套移动支撑系统,移动支撑系统和固网支撑系统在一定时期内并存,逐步改造,直至完成一套全业务支撑系统。
就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而言,中国联通是支撑移动业务的,中国网通是支撑固网业务的。两家融合后除了业务的融合,支撑系统的融合也是很大的一个难题。“融合是方向,但非一蹴而就。在实现全业务运营的过程中,支撑系统需要解决一系列的差异问题,包括系统模型的差异、业务支撑的局限性、系统功能的侧重点不同、系统能力的关注点不同,等等。
因此,无论哪种类型的运营商,要去融合支撑新的业务,都需要对现有系统从模型、功能、系统能力等方面做比较复杂的调整。”业内资深人士刘先生说道。融合计费成为重 中之重除了支撑系统的融合外,计费的融合对于运营商而言也是重中之重。“计费系统的融合对于运营商而言就意味着直接的经济收入,因此融合的效果如何对于运营商十分重要。”国内知名电信行业I T 服 务 商 相 关 负 责 人 林 经理 说 ,“ 特 别 是在三家运营商获得3G牌照后,随着3G业务的开展,数据业务和内容业务在运营商收入的比重将大大增加,但随之而来的高欠费风险如得不到有效控制,将极大打击各运营商开展3G业务的热情。”
目前,电信行业的计费方式主要有两种:预付费和后付费。而如果不能实现融合计费,在后付费(含准预付费用户)和预付费用户间将存在一个鸿沟,两种用户的支撑分别由不同的计费系统实现,这两种用户将无法实现捆绑优惠,不能实现充分的余额共享,这种情况将给业务开展带来极大的限制,导致管理成本的增加。“所以,实现融合计费是大势所趋。”林经理说道。
“融合计费是,而且必须是今年以来的工作重点。”某电信运营商相关专家如是说道。在该专家看来,当前的计费系统涵盖面已超出传统计费系统单纯的计费功能,包括了离线、在线等不同的状态下不同系统的计费和账务功能,还扩展到专网业务、固话计费,以及实现了对内容的计费功能。“对运营商而言,如何最大化地挖掘现有用户价值以及降低用户流失是融合计费的目标。”
由此可见,融合已经成为电信行业IT建设的主题,这对于IT服务商而言,显然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不过,这也对IT服务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务商不仅要有支撑全业务运营的解决方案,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系统建设经验。另外,由于全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是长期的发展过程,系统提供商要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和人才储备,要有强大的资金保证和长久的发展保证,既从业务经验、技术储备、人员储备、系统建设经验等综合实力方面,具备建设综合业务支撑系统的能力。”林经理分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