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通州区与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两岸智慧城市交流联盟签订友好合作框架协议,在信息化产业、云计算与物联网应用、智慧城市应用产业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智慧城市是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新型信息化的城市形态。近两年来,通州作为南通的东部新城,把握智慧城市建设契机,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深度融合。
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有4000多家企业会员,业务范围涵盖软件、硬件、半导体及电子零组件成品、制造、销售、网络通讯服务等。该会有30个专业团体,其中两岸智慧城市交流联盟整合了台湾具有智慧城市应用与服务功能的软硬件、网路厂商。去年年底,通州区招商局、台办就与台北市电脑公会联系,洽谈双方合作事宜。
“智慧城市说到底需要智慧产业的带动和支撑。”台北市电脑公会两岸智慧城市交流联盟会长、嘉惠集团总裁乔培伟分析说,“智慧产业是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伴随智慧城市的建设逐步推进。”
在智慧产业发展方面,通州的家纺产业已先行一步。作为通州家纺行业的翘楚——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每年研发2000多款新品,通过卖创意实现年销售超10亿元。去年,该公司的家纺研究院被国家工信部评为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加大创意研发也成为通州家纺企业的共识,每年推出面料新款花型3万多款,版权交易额超过1亿元,撬动百亿级产业大发展。今年年初,国家工信部发布了第五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通州家纺产业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南通获得的第二张国家级产业名片。
通州还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发展战略,鼓励企业以信息化为重点,加大信息技术应用步伐。截至8月5日,通州四方冷链、江苏东源等14家企业列入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韩通重工、大富豪啤酒等6家企业入选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智慧城市”还走进通州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中。今年5月,我区在主城区启动无线城市建设,由区经信委牵头,利用四五个月的时间,在公园、广场、公交站台等77个公共区域提供免费公共WIFI接入服务。目前,设备采购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布点线路安装。区经信委主任李均华评价说:“无线城市的建设可为市民提供便捷、安全、迅速接入信息世界的通道,是所有数字化、智慧化信息应用的基础。”
今后,通州将按照南通市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不断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对此,台北市电脑公会副总干事张永美非常看好通州智慧城市建设,他们将偕同台湾各领域的资通讯业者全力打造“通州智慧科技产业园”,推动智慧家纺、智慧医疗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组织行业专家对全国193个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进行了阶段性的分析和总结,先后两批智慧城市试点工作具有五大重点,各地创建智慧城市具有六大特色。
五大重点即为;一、一城一策、智慧发展:“一城一策”地智慧推进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行和服务平;二、人为核心、质量关键;三、产城相融、互促共进; 四、多元资金、优配资源; 五、体制创新、机制融合。
另外,来自中央政策层面的消息是,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要求,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工作的统筹协调,建立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该会议由国家15个部委组成,可见国家层面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资深智慧城市建设专家、文思海辉中国业务群咨询服务和智慧产业事业部总经理臧权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实践和国家层面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的都表明,做好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先导。
智慧城市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信息化专家指出,现阶段,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大干快上,尤其要注意避免建设过程中的产业链要素缺失和扩容度不高等问题,以北京、上海为代表的大型城市和特大型城市,纷纷开展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并以3-5年为一个行动计划周期,结合城市需求、技术发展和应用规划等,突出阶段性重点。
以上海为例,近期,《上海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4-2016年行动计划》发布,经过前几年的规划和调整,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加突出智慧应用,以需求为导向,提升应用能级,拓展应用覆盖面;更加突出市场机制,坚持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形成全社会的推进合力;更加突出数据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推进政府数据资源有序规范地向社会开放,促进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臧权指出,顶层规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智慧城市是各类内容、应用和资源的综合体和整合体,随着新型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大中型城市的人口、公共设施等都在快速增长,而这些应用又辐射到政务、产业、民生的方方面面。同时,智慧城市的建设集中了设备商、集成商、规划商、运营商、运营商、城市管理者等多个角色,兼顾企业的过去资源、现实问题和未来规划,统筹规划显得更为重要。未来,在单个城市顶层设计规划之后,各个城市体之间的合作与共享将成为重点。在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显示,就特别对目前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的机制。
可以预见,在全球范围内,智慧城市正在快速发展,智慧城市规划数量不断增多。根据美国IHS技术公司的报告,12年间,全球智慧城市的数量将是现有数量的4倍,到2025年至少达88个。工信部《ICT深度观察(2014年)》显示,我国100%副省级以上城市、89%的地级及以上城市(241个)、47%的县级及以上城市(51个)正在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或者开展智慧城市规划。
文思海辉作为智慧城市咨询、规划、建设专家,有着成熟的经验、方法路和解决方案。文思海辉在与各地政府合作的过程中,非常注重智慧城市平台、体系的规划和建设,构建开放式应用服务平台架构,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和整合应用,科学确定项目计划,统筹考虑各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等多方面因素,将规划设计转化为工作路线图。近期由文思海辉参与顶层规划和数据中心建设的四川绵阳市,顺利获得国家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在成功申报的80个城市中排名第25名,位于全省第一,并顺利通过了国家智慧城市上半年省级督查,获得了全省两个地市“创建工作整体推进较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好评,其中,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贯彻“一城一策”方针,顶层设计功不可没。
关于文思海辉:
文思海辉技术有限公司 Pactera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Ltd.是值得信赖的咨询与科技服务提供商,公司拥有超强的全球运营能力、严格的质量标准和高效的交付流程。文思海辉一直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世界领先的商业/IT咨询、解决方案以及外包服务,在金融服务、高科技、电信、旅游交通、能源、生命科学、制造、零售与分销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主要客户涵盖众多财富500强企业及大中型中国企业。
通过将战略总部设在中国,并在北美、亚太地区、欧洲设立地区总部,文思海辉为客户提供零障碍沟通的个性化定制与最佳经济收益完美结合的优质服务。通过位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的交付中心,为客户提供商业智能、企业应用服务、移动解决方案、云计算、基础设施管理、软件开发与全球化、业务流程外包的一站式服务,满足客户对全球范围无缝交付和技术支持的需求,同时支持客户的业务发展战略,帮助客户赢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