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书生公司CEO 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大家对互联网公司“去IOE”的热议。@书生意气发了一条微博称:“阿里为什么会好意思公开宣称“去IOE呢”?专业互联网公司根本就不该用IOE的,阿里自己技术水平差,居然差到去求助于IOE,自己悄悄不说也就算了,怎么还会大张旗鼓到处宣传呢?是不是马云还真以为不用IOE也算件本事?估计是阿里云的人把马云骗了,老板不懂技术真悲哀”。这条微博直指阿里去IOE是因为其技术实力不强,好的互联网公司根本就不该用IOE,阿里现在宣传去IOE有点不知所谓的意思。一时间,这条微博发布当天有近3000多次转发、900多次评论,自然也得到了阿里人的关注。
8月10日,@李响_阿里大数据 在微博中也回应了这条微博:“要么,拿着结果过来抽嘴巴;要么,您这就是自取其辱。沾上云字儿边儿的东西,真不是弄个存储软件就算云了;标准组织真不是几十个公司加入就算会玩标准了。跟中移动TD似的?有人叼它么?兑您100个PB的数据,接得住嘛?知道怎么算嘛?现在所谓抱着IOE的集成商终将会颤抖,不主动拥抱变化就是等死的节奏。”
阿里的回应非常犀利,直接对书生公司现有的业务、背景进行了质疑,但并未对@书生意气 提及到的“阿里当初该不该用IOE,现在去IOE值不值得宣传”的问题做出直接回应。从这个角度来看,阿里大数据李响显然不适合做市场相关的工作。这里我们暂不去深挖书生是否能接住100个PB的数据,也不探讨书生公司的标准是否被行业所接受。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互联网公司“去IOE”上面。
第一,互联网公司是不是不该用IOE?无论是阿里李响并未说出所以然。事实上,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多如牛毛。用和不用IOE的都不在少数。更多的互联网公司是没有用IOE的,一方面是成本问题,一方面是技术问题。简单讲,小的互联网公司想用IOE估计也用不起,他们完全可以用开源的产品去解决简单的需求。而大的公司若实力足够强大,还是建议搭建自己能掌控的基础IT架构,这样便于更灵活的扩展自己的业务。
第二,互联网公司是不是该去IOE?去IOE的前提是已经用了IOE。按照之前的逻辑,用IOE的公司的IT需求相对比较复杂,各方面的要求较高。那么如果用得好好的,现在是否该去IOE呢?去IOE的口号是在信息安全的隐患下产生的,也是推动国产化的一个策略。那么,如果你的企业不存在泄露国家机密,什么才是去IOE的动机?笔者认为,ROI是一个因素,若你的投资回报太低,当然要去IOE。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的战略考虑,包括IOE是否能够灵活的支撑原有的业务等等。
从这个角度看,书生意气针对阿里用IOE,然后去IOE,再大肆宣传去IOE提出的几个质疑点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尤其是在去IOE之后的宣传,确实没有什么可以值得说的。阿里作为已经去了IOE的公司,本来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研发也就罢了,宣传去IOE也确实有贴近政府号召,炫耀技术实力的嫌疑。但李响提出“现在所谓抱着IOE的集成商终将会颤抖,不主动拥抱变化就是等死的节奏”的观点笔者并不赞同。难道不去IOE的厂商都是死路一条么?
李响虽然如是说,但8月19日@阿里云-唐洪则在微博中发出了与其观点略有出入的声音,用使用“IOE”的大企业回应了书生的质疑:“@书生意气,我要是告诉你Facebook和linkedin他们都还在使用Oracle,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