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不仅是一个体育比赛盛世,而且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技术舞台。“北京奥运会就要开幕了,奥运通信保障和服务工作已进入临战状态。”工信部部长李毅中7月24日在北京奥运会通信保障与服务誓师大会表示,电信全行业将全力以赴打好奥运通信保障和服务这一场硬仗。在奥运通信保障的同时,本届奥运通信服务也创造了奥运史上多项第一,史无前例的北京“数字奥运”将呈现在世界人民的面前。
奥运会要基本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奥运相关场所都能够安全、方便、快捷、高效地享受到信息服务,这是实现“数字奥运”、“数字北京”的通信目标。奥运会推动信息产业升级,信息产业也反过来力助北京数字奥运建设。
据了解,北京奥运会通信保障呈现点多、面广、时间长、影响大等四大特点。工信部副部长奚国华说:“北京奥运的通信保障和服务工作涉及面之广、任务之繁重、延续时间之长、要求之高、难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是一次相当重大的挑战。”
面对巨大挑战,通信运营企业、IT企业、互联网企业、业务提供商等组成一个奥运通信服务企业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上,每个环节都各司其职,为“数字奥运”发挥最大价值。
首先,电信运营商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李毅中介绍,中国网通在奥运方面的投资累计达14.7亿元,中国移动制订奥运网络保障总体预案354个,组织应急演练2500多次。电信、联通、铁通、卫通等运营企业都把奥运保障摆在重要位置,积极做好服务准备工作。
各运营企业发挥了“全国一盘棋”的协作精神,在奥运通信资源配置、互联互通协调、通信保障准备、提供丰富业务产品等方面积极配合,为“数字奥运”添砖加瓦。
其次,设备提供商提供全面通信支持。华为、中兴、烽火、爱立信、北电等国内外厂商都力助奥运通信保障。比如,中兴通讯独家承建北京TD网络,在青岛建立GoTa数字集群调度系统;烽火通信自主品牌的系列光纤光缆进驻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用于“鸟巢”、“水立方”等核心区域的通信建设。
再次,业务提供商协助运营商提供丰富的应用和业务。中国移动、中国网通能够提供十余类近百项业务,确保为奥运会提供高质量、个性化通信服务。仅中国移动就规划了手机电视、快讯、无线音乐、飞信、手机报等32项新的增值业务。
通过信息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作战,北京“数字奥运”涌现众多亮点。
中国自主3G技术TD服务本届奥运会最是引人关注。奚国华对TD服务奥运充满信心。目前“TD的网络覆盖已达到了2G网的95%以上”,TD用户已经突破5万,中移动将在奥运期间推出租机服务,并开发可视电话、多媒体彩铃、视频留言、视频会议、视频点播、无线宽带上网等6项TD业务,以满足奥运服务的需要。
同时,北京“数字奥运”创造了奥运史上多个“第一”:第一次采用基于ASON技术的智能光传送网络;第一次研发使用基于IPv6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第一次提供基于VLAN的多媒体实时传送服务;第一次建设多语言呼叫中心;第一次通过无线音乐平台转播奥运歌曲;第一次推出奥运官网手机版;等等。
比如,“多语言呼叫中心”,用户可以通过定制终端或其他终端拨打相应的呼叫中心号码实现紧急求助;系统自动判别用户的身份、语言,并即时进行用户定位;用户可以第一时间得到自己母语或英语的支持;
这些延续了奥运上的通信技术进步史:巴塞罗那奥运会首次引入了卫星和互联网服务;亚特兰大奥运会引入了互联网技术;悉尼奥运会2G技术开始引进;2004年雅典奥运会,3G和ADSL宽带接入,无线宽带和固定宽带开始引入;都灵冬奥会使用了WiFi无线技术。
移动通信技术、无线宽带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等信息技术纷纷亮相北京奥运,为遍布世界各地的体育爱好者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使奥运会真正成为全球人民的体育盛会,也将让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奥运史和信息通信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