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大背景之下,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两会期间提出的“关于制定国家人工智能战略,加快人工智能布局的建议”尤为引人关注。
人工智能为什么这么火?
在上世纪末“深蓝”赢得和卡斯帕罗夫比赛,之后泯然众人的这20年时间里面,人工智能止步不前,遭遇了“人工智能”概念诞生以来最长的一次寒冬。但也就是在这20年中,由互联网技术做火车头的人类科技取得了极为巨大的飞跃。这种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知到的巨大飞跃,给人工智能的再次跃迁准备好了三个重要的要素:大数据、计算能力和人机交互革命,这便是人工智能为何在2014年突然爆发的内在逻辑。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进入全球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下半程后,在商业领域依靠粗暴复制、资本操盘搞定一切的狂欢也几近走到了尽头。于是,在商业的游戏规则上也客观要求崭新一代的科技产业来代替或者超越互联网产业。
而这新的一代科技,正是我们已经在上百部影视作品中见识过的人工智能。可以说,接下来的全球科技界与商业界,谁占领了人工智能的制高点,谁就将主导全球核心竞争力。谷歌、微软、IBM等国际巨头不惜成本投入重金原因亦在此。
非常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一次已经具备雏形的新的产业革命中,中国科技力量基本与欧美同步。
中国人工智能的领头羊是谁?
一般来说,人工智能大致可分为计算智能(IBM深蓝计算机利用超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感知智能(通过计算机对人类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进行模拟研究,使各种机器设备具备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能力。如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认知智能(通过计算机对人类的推理、联想、知识组织能力进行模拟研究,使各种机器设备具备能理解、会思考,能推理、会学习的能力。如教育评测、知识服务、智能客服等)等三个阶段。目前,全球主攻方向均瞄准了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大脑计划。
美国的智慧大脑,据称将集合IBM大数据、谷歌新技术等一体。中国方面也在积极部署,并且从概念到落地部署非常迅速。2014年8月20日,科大讯飞刘庆峰任董事长正式公布的“讯飞超脑计划”,是中国人工智能势力的主要代表之一,对科大讯飞进行样本观察,可以大概了解到中国势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实力和进化路线。
据公开资料显示,“讯飞超脑”中的核心研究,除了集成世界最好的语音交互技术之外,主要还有三个发力点:一是应对知识的表现方式,二是知识的逻辑推理,第三个是赋予机器在执行命令过程中的自我学习能力。也就是说,人工智能不仅能够让机器“能听会说”,还要“能理解会预测”,实现授机以“渔”。
这些专业术语,我们可以通过讯飞给出的超脑计划阶段性成果来辅助理解。科大讯飞官方资料显示:“由科大讯飞牵头的国家科技部863重大专项类人答题机器项目,计划3-5年后让机器人参加高考,并且可以考上一本,甚至是清华、北大、中科大等著名学府。让机器考及格很简单,因为机器有着极强的运算和记忆能力,而让它考高分则很难,涉及到让机器具备推理和学习能力,这就是人工智能要做的巨大突破。”
这些不可思议的描述若真能实现,那么在人工智能上,中国力量基本可以实现与欧美同步。其实,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中国力量已经拿下了人工智能前期(智能语音属于人工智能研究中的感知智能)的很多战役。
比如,科大讯飞收复1999年之前几乎被国外巨头垄断的中文语音应用市场,目前占据70%以上,领先优势还在持续扩大;其自主研发的语音合成、语音识别、语音评测、声纹识别等智能语音技术,代表世界最高水平,夺得国际语音合成大赛九连冠,2014年首次参加国际口语机器翻译评测比赛(简称IWSLT),科大讯飞就在“中译英”和“英译中”两个翻译方向上获得冠军,首次参赛即打破日本人记录;最新的人脸识别技术准确率达98.52%,超越美国FBI,名列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