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RTB市场的高速增长以及大型品牌广告主对PDB私有程序化购买交易的认可,中国程序化广告市场正处于快速成长期。据相关数据调查,在2014年中国程序化广告市场规模为52.3亿人民币,增长为141.0%。专家预计到2016年,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规模将达到187.6亿元人民币。
面对潜力巨大的程序化广告市场,璧合科技近期披露的2015年的业绩报告显示:"璧合科技2015年营业总额近2.18亿,较2014年上升124%;净利润收入超1250万,较同期上涨2168.72%",并在"投资者接待日暨2015年业绩说明会"做详细阐述。会后璧合科技CEO赵征在接受创投时报张子扬采访时表示,"在2015年度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主要在于璧合科技去年从产品、业务、组织机构、技术实力、行业影响、资本、对外投资等多方面进行了升级。"其中最为核心的系统升级在于开放自助式广告投放平台"AGAIN"。
2015年10月,璧合科技发布了核心产品开放自助式广告投放平台"AGAIN",赵征告诉创投时报子扬,AGAIN的核心优势在于"开放",传统的程序化广告购买平台难以做到开放,其原因在于:
1、从2012年程序化购买来到国内市场,就一直处于一种封闭式的形式。用户无法看到后台也更谈不上自己去操作,多数情况下客户就只能收到结案报告,作为广告主很难把控整个投放过程的透明性,更无法判断广告投放的真实效果;
2、越来越多的广告主开始在企业内部设置专门的优化团队。希望透过真实的投放数据及优化策略,把握整个投放过程的真实作用。
璧合科技考虑到广告投放的实用性、数据的实时性,将原有的系统重新进行了整理设计、功能丰富,包括界面风格、平台结构、广告投放逻辑也都加以改善,帮助广告主及代理商高效便捷的使用这套系统。
璧合科技CEO赵征告诉创投时报记者,在PC时代AGAIN主要服务于WEB端广告主,在移动互联时代到来之际,璧合科技也在2015年年底将业务布局到移动端,并于科大讯飞在移动端数据标签应用上展开深度战略合作,致力以优质数据,助力移动效果营销,这使得璧合科技在同业竞争中领先了一步。
同时,今年璧合科技更将从产品及业务等方面发力移动端,即将推出以移动端为主的数据管理平台,更与市场中大多数以PC端数据为主体的DMP不同。相对于传统DMP产品以PC端cookie为基础、标签及行为主要靠推测的数据体系,移动端数据具有有效期更长、数据更精准的特性。使用移动数据做为DMP数据的主体,结合独有跨屏识别技术,将有效提高数据活性与准确性。例如:独家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使璧合可以通过声纹识别人口属性,精准度高达90%。为了加快移动端的布局,璧合科技2016年将全面进军移动端的程序化购买市场。
据创投时报了解,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在2015年已达到8121.9亿元。而移动端的程序化购买市场规模在2015年也攀升至9.4亿,预计在2016年将达到21亿元规模。
面对潜力巨大的移动端程序购买市场,赵征告诉创投时报子扬,"借助于璧合科技大数据管理平台DMP在数据活性、跨设备打通、移动端用户行为数据、语音数据、真实人群画像的优势,重点发力移动端,并且除了原有广告形式之外,2016年还将全力布局三大广告形式。"
据赵征在投资者见面会上透露,璧合科技未来将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广告形式扩展:
1、移动广告:对于移动广告而言,璧合科技有强大的数据、出价算法和优质媒体资源等优势作支撑,并且会将重点放在原生广告上;
2、视频广告:因为视频广告对于广告主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在移动端有天然的优势,璧合科技的视频广告将涵盖PC端、移动端、电视端三个方面;
3、创意广告:国内的数据广告厂商过于重视程序化广告购买企业的数据和技术,却忽视了创意广告,而创意广告在实际投放时所带的效果却是不容忽视的。
在被问及未来在移动端程序化购买市场的规划时,璧合科技CEO赵征告诉创投时报子扬,移动端程序化购买市场情况制约现在仍处于混战的局面,但当市场稳定后,移动端程序化购买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璧合科技未来发展也将重点放在移动端程序化购买,借助璧合科技在PC端积累的技术、变现逻辑以及数据试验的方法,同时结合大数据管理平台DMP,运用更加先进的移动端程序化购买技术,深耕移动端程序化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