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科技创新,聚焦变革。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结构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改变的必然趋势。随着社会各领域数字化发展加快,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积极推动着各行各业的变革与创新,CIO 们正在努力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共铸辉煌与荣耀的征途中,乘风破浪,步履不停!
访谈嘉宾 |中信戴卡信息部部长 段志强
主持人 | CIO时代联合创始人兼COO
新基建创新研究院秘书长 刘晶
CIO 时代与新基建创新研究院联合打造"CIO 时代会客厅",邀请业内专家大咖,一起分享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共论数字化发展新态势!
本期邀请到的是第24届CIO班学员、中信戴卡信息管理部段志强部长,与我们一起聊一聊智能制造行业数字化转型新方向。
对话访谈实录
刘晶:中信戴卡的数智化从何时开始?
段志强:1999年开始实施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系统,国家863计划项目;2010年开始第二次大规模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PLM、ERP、OA等核心业务信息系统,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信息化工具和手段,实现企业上下游信息系统横向集成,为公司财务业务一体化和经营管控全球化提供基础保障。
刘晶:中信戴卡当前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概况和策略(如智能制造)是什么样的呢?
段志强:当前中信戴卡的智能制造策略的目标是消化吸收,形成数智化能力,最终转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比如我们在与国际高端自动化装备公司合作过程中,基于我们的生产经验和数据的积累,逐步形成了轮毂行业装备制造能力,成立了信越智能装备子公司,能够提供轮毂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几乎是全部的核心装备,并具备相关的自主知识产权,为中信戴卡集团内部以及同行业提供智能装备服务。另外在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过程中,我们IT团队也提升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能力并形成了部分软件产品,2017年,成立了信智信息技术公司。
刘晶:中信戴卡作为集团的先进智造板块,是通过什么形式与中信集团实现网络连接的呢?又是如何全球各国分支的数字化连接是如何实现的?
段志强:中信戴卡是中信集团先进制造板块的重要一员,作为中信集团的一级子公司,我们与中信集团总部的专线互联主要是通过中企通信搭建的中信集团企业网来实现。中信戴卡通过中企通信及其母公司中信国际电讯CPC覆盖全球的MPLS骨干网络,实现了全球各个生产基地及分支机构的互联互通。目前,国内实现互联互通的工厂有:长春工厂、成都工厂、宁波工厂等;国外的有:美国工厂、德国工厂、摩洛哥工厂),中企通信联合其母公司中信国际电讯CPC为我们建立一个安全、高效、快速的数据高速公路。
刘晶:在建设“灯塔工厂”的过程中数智化建设遇到了哪些困难,有哪些新的突破?
段志强:中信戴卡作为行业领先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方面也走在行业前面,基本上没有标杆可参考,所能做的就是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自身业务规模优势,踏踏实实解决传统制造所面临的难点和痛点。
刘晶:您所在的部门在推动数智化建设中起到哪些作用?
段志强:我们IT部门的作用,一是收集和梳理业务需求,制定整体实施规划。业务需求难免会有重复的需求,孤立的需求,我们通过梳理,做好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整体规划,为业务需求的高效实现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刘晶:中信戴卡在选择 ICT 服务商的考量标准是什么?为何会选择中企通信?也请您分享一下相关使用体会?
段志强:我们在选择 ICT 服务商的考量标准包括:供应商的背景、资源覆盖、客户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售后能力等。
刘晶:最后,请您谈一谈在智能化(如叠加 AR 和大数据分析等)ICT 服务方面有哪些期盼?
段志强:如果说制造业数字化建设,实现我们制造过程的透明,那么智能化建设,目标就是要让我们的制造变得简单。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实现设备和生产工艺的自我调整与优化,减少制造过程的人工干预。好比相机一样,20多年前,用的是机械相机,照相师傅需要培训,要会调整光圈、快门、景深,才能拍好一张照片。后来出现了傻瓜相机,再后来出现数码相机,现在谁都可以拿起手机就拍出一张好照片。我们做轮毂也一样,现在我们海外工厂建设和运营,需要国内大量的技术支持,如果将来我们现场智能化应用场景越来越多,会有那么一天,任何一个工厂都能制造出合格率100%的轮毂。
创新ICT技术,构建企业数智化新蓝图
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大数据与5G、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融合,重塑技术架构、产品形态和服务模式,推动产业全面创新,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基于大数据的管理和决策模式日益成熟,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深度赋能。全面数智化,是需要更强大的后台支持;实现安全可靠的互联,是发展的重要基础;数据安全和保护,是发展的必要保障。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戴卡)是中国中信集团公司于1988年投资组建的中国大陆第一家铝车轮制造企业,前身是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中信戴卡经历了产品差异化、开拓OEM市场、集团化商业模式创新、产业规模跨越发展及多元化、国际化五个发展阶段,是全球最大的铝车轮和铝制底盘零部件供应商;国内铝车轮出口量第一;全球汽车零部件一百强第5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