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然:智慧城市——整合产业链,打造智慧城典范

责任编辑:王李通

2013-10-24 09:53:45

IBM和智慧城市的渊源是众所周知的,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IBM赋予智慧城市概念内涵新内容,今日,IBM大中国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夏然和大家分享“智慧城市:整合产业链,打造智慧城典范”

2013年10月24日,由企业网D1Net举办的“智慧城市论坛”在上海紫金山大酒店隆重举行。这是EAS政企应用系列高峰论坛之一,面向企业级落地应用,涵盖目前政企市场关注度最高的热点领域,旨在为政企用户提供一个高端精准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也为厂商提供一个精确把握需求客户的机会。

作为强调实战,重视落地的政企行业的IT盛会,企业网D1Net举办的各种活动长期荟萃了包括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IBM、HP、Dell 、Cisco、微软、华为、Oracle、中兴等在内的许多运营商和主流厂商。

今日,知名厂商IBM亮相“智慧城市论坛”,IBM大中国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夏然发表主题为“智慧城市:整合产业链,打造智慧城典范”的演讲,以下是现场速递。(声明:本稿件来源为现场速记,可能有笔误和别字,仅供参考)


 

IBM大中国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夏然发表主题为“智慧城市:整合产业链,打造智慧城典范”的演讲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用户代表、厂商代表,媒体朋友们上午好。本届智慧城市高峰论坛现在开始。我是本次大会主持人企业网的主持人,我谨代表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企业网对各位来宾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们这个时代从来不缺乏热词云计算、物联网、无一不是体量巨大。而智慧城市则更加霸气的将上述领域全部覆盖,更多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加上本届政府倾向信息消费的的特色,我们智慧城市的有着广大的前景。在初期出现了许多困惑,困难,也可能走一些弯路。本届论坛主要目的就是让智慧城市的先行者们与在座乐观各位,以及通过远程直播观众论坛的观众们直接进行对话。今天的论坛我们将结合主流厂商的方案介绍和运营商、用户的案例分享。希望大家渡过收获满满,愉快充实的一天。接下来我们开始,上海市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张爱平副主任今天下午会给我们致辞。IBM和智慧城市的渊源不用介绍了,不仅仅智慧城市概念内涵赋予新内容,今天我们请IBM大中国区方案软件集团总经理夏然给大家进行介绍。大家有请。

夏然:大家早上好,非常感谢企业网朋友的邀请,我代表IBM在这里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IBM在智慧城市这边的一些想法和一些一些策略抛砖引玉跟大家分享一下。IBM是在纽约为总部的一家公司,在2011年的时候正好度过了一百年的生日,6月20几号,今年正好102年IBM在这个市场上。当然IBM大家都会想到电脑、主机、服务这些东西,其实当年IBM起家由1911年时候没有电脑存在的,当时我们起家时候是卖的计算机这些东西,只有五几年、六几年时候开始变得,无论个人电脑,还是企业电脑慢慢出现在市场上。我们用了102年的时候IBM一直致力于高科技的发展,整个IBM在全球领域我们都有涉及。也就是大家看到其他公司,我们要投资,我们做就把一件事情做好,把高科技的潮流带起来。

IBM大家有的时候会想到每次隔几年都有新的口号出来,如果大家在IBM总部见过的话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战略团队,每五年到六年会有新的IBM下一年怎么走的,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分析推广。大家不知道IBM,咱们中国政府是“十二五”,IBM现在根据自己的一五计划,在2015年的时候结束第一个五年计划,在这个五年计划中智慧城市、智慧运作,当时这是占了非常大的比例,当时整个发展方向有四个方向。一个是大数据优化,分析,另外一块是智慧城市,还有一块是云计算大家可能都知道。另外一块叫做新兴市场,新兴市场跟其他企业不太一样,IBM分为新兴市场和成熟市场,新兴市场差不多140多个国家。如果大家看到每隔五年或者六年时候IBM就提出一个新的战略方向,在大概2006年的时候IBM当时提出智慧地球,当时我们总部想智慧地球怎么落地呢?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如果你看到现在有非常大的发展方向,一块叫做智慧城市,另外一块叫做智慧商铺,这两块变成智慧地球主要的发展方向。结果我们也没有想到,结果2008年的时候智慧城市发生提出来,到现在为止整个中国,智慧城市发展说句老实话很多时候比欧美还要有倾向。

那么我到时候讲一下欧美现在我们看到的项目和大中华区的这些项目有所一样的地方和有所不一样的地方。当然了这个发展方向大家也看的出来,当年的电器商务,现在有些人做电子商务平台的时候,其实98年的时候我们已经做了。

核心价值,IBM一年差不多要投入将近60亿美金的研发经费,60亿美金的研发经费其实不需要回报。在这种情况下大批的IBM吸收进来的博士,这些人每天会想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申请经费,有点像哈佛大学做的研究院一样。所以这些跟研发中心是不一样的,这些经费我们是不需要回报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下才会有很多的这种研发人员,或者非常聪明的博士,也许还有一些天生的天才,大学没有毕业,但是却没有厉害的天才加入IBM公司。现在因为诺贝尔奖得主太多,新的诺贝尔奖面孔也很多。在这边总共IBM的院士和评奖的获得者每年都有增加。

大概43万名员工左右,当然机构很大。在全世界差不多有43万员工,我们去年差不多是1045亿左右的收入。品牌的价值有两种选择。IBM最大的特点,我们跟苹果不太一样的地方,IBM可能它的解决方案,或者他服务的对象不是针对消费者,那这个在我们当年把个人电脑卖给联想的时候就已经在最高的的目标,IBM我们向企业发展,我们怎么样帮助政府企业更好的管理,更好的服务于他们。所以到今天为止大家可以看到没有这么多消费者的产品上面IBM的LGOG这些东西。但是IBM后面企业、政府的交易是很多的。

以及在中国,如果大家不知道的话,1937年的时候IBM已经进入了,当时我在IBM总部上班的时候,当时看到一个合同,合同还是民国时期的合同,当时叫做万国,不是现在国际上的公司,而且第一个从中国打出去的越洋电脑,上海打到纽约的就是IBM的总部办公室,当然了这是跟中国渊源流长了。而且在外国受教育的高官都回到了中国。但是有一点我们回到之后在大概是1994年,95年的时候就已经决定IBM全球一些大的实验室的资源调到,当时有一些美籍华人作为IBM副总裁调回来之后建立起了中国这边的实验室,当时就一两百人,到现在已经是一万人左右,无论在上海张江这边,还是在北京那边,还有西安、宁波、香港、台北很多地方都建立了几个实验室。当然更有意思有的时候我们销售了新的东西之后,把它的中国实验室也就慢慢的收起来。

我们为什么讲说在中国实验室超过一万人?从九几年到现在的变化,我曾经在IBM的实验室待过两年,当时作为开发方案的经理。就是九几年刚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很多的产品都是在美国研发,或者在欧洲研发服务全世界,譬如我们拿到了产品大部分是美国研发,中国也许支持,中国也许实验室负责测试,但是真正研发的核心技术在美国。从2005年以后在七八年的时间非常大的转变,大批的这种全球的战略方向改到了中国,为什么改到中国?中国的市场够大,第二中国用户有时候比欧美用户需求还要细致。你可以想象有多少人上网站,多少人网购,所有的东西,或者是多少人网上买保险,所有的东西都要比欧美大一些,当然也包括大型的交易量。所以从2004年开始把我们产品全球发展的核心技术公司挪到中国,所以现在很多很多产品都是在中国研发,中国生产,中国制造,服务于全世界。

这里为什么强调一点呢?因为在整个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中其中水的方案、交通的方案,八大方案中的80%左右都是在中国研发,就是在北京和上海研发的,而服务于全球。尤其是水的管理,在这个分析现在譬如说鹿特丹、譬如在纽约,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在中国生产,这点也是我们非常骄傲的。

当时智慧城市我们大家都提出号召,这个东西在十年前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当时中国提出数字城市,智能城市,慢慢演化成智慧城市。所以在15年前、16年前大家也不太清楚当时叫什么,只知道是城市原来的项目我们会去做。譬如说当时发洪水的治理,当时就是想我们做运行中心吧,后来发现每一公里之内将来发生的这些水怎么治理,怎么管理,下供洪水地面有没有承受能力的时候呢,就发展我们在一平方公里之内的天气预报会不会发生,慢慢大数据的分析也就有了。 经过这样的项目这些才慢慢促成经验和技术的积累,大家发现有一些产品慢慢的汇聚。这是每个项目、每个项目积累起来的经验,这个在很多地方大家也都差不多。

不一样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在欧美当时应该是开始做的时候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现在大概全世界,除了中国之外有将近两千多个项目做。大部分是以项目为基础的,譬如纽约我要反恐,那么我反恐,或者维稳中国的叫法,或者刑侦他有很大的方案。美国纽约一年投资是220亿美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它在这边投入的反恐是非常强的。当然我们智慧城市就是在纽约那些地方实施的。中国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大城市,我们看到到今天为止,我们看到副省级的城市,譬如说深圳本身就是副省级的单位,而且财政非常富裕,青岛其他的地方,大型的政府和经信委牵头,我们在这边是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到目前为止IBM在三年前已经在地方扩张了,大概28个二线城市建立了分公司。我们发现二三线城市到今天为止每个地方都在讲智慧城市,每个城市都要想做,大部分都是一把手说的,市长、市委书记讲的。在这种情况下他看了这个东西,想要做这个东西,基本上他没有太多的概念,问他要不要做?肯定要做。怎么做?他说你告诉我。而且大概三个礼拜,两个礼拜之前在工信部一个智慧城市论坛上有一个事情,当时我们设计非常重要,每个城市的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还有一个在中国不一样,因为地理位置不一样,因为经济发展不一样,因为你定位不一样,在顶层设计之下其实你城市发展也不一样。所以当你叫口号做智慧城市的时候,先做哪个、后做哪个很重要。也许华中的城市,譬如湖南、湖北,因为它的水管理,这些方面先走。有些沿海城市防火管理又是另外一种做法。北方城市相对说重工业,环境的管理,南方城市是小商贩,尤其江浙一代,我们现在在浙江某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有200万个小商户,买袜子的等等任何东西,但是每个人也不知道怎么干,也不知道有没有平台。那么他很快的想要跟他的用户挂上钩。 所以每个城市定位都不是特别一样,每个城市一把手将来管理每个城市的发展也不一样。所以我们同意做一个基本的架构,所以城市的共同性,共同性是什么?每个老百姓都想要好的环境,当然可能在上海不一样。但是我相信在这边我们想要东西都差不多,安全的生活,将来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当然还有小孩上好学校这些东西。然后在根据每个城市的地位,所以几块东西是必不可少的,等下我稍稍讲一下。为什么几块东西不可少呢?我们认为有三块东西是做智慧城市比较重要的。

而且关于这个智慧城市能不能做成是一个关键。第一个当然是整体的规划设计,整体规划设计不是说每个城市都一样,是需要一段时间把他整理一下,而且是需要分先后,这个长需要有一个定位存在。当然在IBM这边我们差不多有大概300到400名这种顾问,智慧城市发展的战略书这些东西,我们这批团队做的事情就要根据总体架构然后怎么样落地,一二三四五。整体规划设计的时候可能很多合作伙伴想说你IBM前后都做了,那么我干吗?有一点非常重要,我等一下会讲。就是说在我们看来跟地方的合作伙伴在一起是必不可少。也就是在今后我们可以帮助设计,最后的运营我们还是希望本地的投资伙伴运营。当然因为长时间的,我们希望中国本地的公司运营。所以我们推出了很多智慧城市合作伙伴的战略研讨会计划。意思就是说在我们帮助做完城市设计做完了以后,帮他做完了以后后来的运营很多很多时候希望我们本地的合作伙伴去做。

关键技术和平台,大家也许不知道,我前面讲的投入。三年之内在智慧商务、智慧城市之间我们大概花了200亿美金收购,我们收购了13家公司。这些公司带来了行业这些关键技术,乃至于IBM投入的技术结合在一起。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电视,IBM大的机器叫做挖森(音),挖森当年跟人家比赛,挖森不跟外界连接的话,现在挖森体系差不多这个房间这么大,花了17个人,17个院士,差不多三到六个月时间搞出来。当时比赛,美国有一个比赛连接外网情况下,挖森是作为一个大机器作为学东西,其实就是自学,他吸收资讯以后自己做出判断,自己更新,越来越像人的大脑,当然比普通人还聪明一些,当时就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而挖森现在刚刚从医学院毕业,也就是我们把它送去医学院,他学习医生的东西,你可以想象智慧治疗,现在有多少人挤破人民医院。挖森学完了医学院之后他也许不能变成一个合格的医生,但是它可以变成一个极强的辅助。而且你可以想象医生把这个病例给它之后,它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辅助的伙伴。那么你想想你去了之后在两分钟之内就能够知道你到底得的是什么病,他也许比不上全世界很厉害的肿瘤专家,但是肯定比90%的普通医生要更有逻辑感,你也会更相信他,因为他不会收红包。这是他学习的东西,他帮助你做判断。关键技术这种东西需要二三十年的变化。为什么说设计一架飞机从头到尾15到20年,有些东西能够迈过去,有些东西迈不过去,我们希望挖森这样可以到中国为智慧城市做一些贡献。前两天一起发布了挖森在全世界的应用,以及对中国市场的期望。

全面实施保障,为什么这样讲?一有合作伙伴在,这个合作伙伴肯定有一支强大的技术团队,如果需要我们支持我们就会支持。另一方面我们研发中心将近一万人,在智慧城市解决方案差不多大概有400人左右是解决方案,譬如水的管理,交通管理这种研发。大概在上海和北京都有,为什么这样做?我们可以把真正的开发人员直接跟客户连接在一起,真正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直接打个电话,可以直接跟我们联系。在这个方面当核心生产解决方案的开发团队在你身边的时候,那么对于整个实施保障是一个大的帮助。

总体的架构,每个方面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就像刚刚讲的一样,你不能照顾全部,而且到今天为止我跟大家讲说,我今年做200个城市,我在中国做200个城市,我把所有的资源全部放进去,那么我是忽悠大家,我说我所有的方案在一个城市可以一年之内全部做下去,或者6个月之内做好这个也是忽悠大家,当然忽悠政府。在这边其实懂智慧城市专家不多,也许在各个项目,两千多个项目中积累了经验,而且大部分专家都在项目里面做,专家从哪里出来,也不是大学毕业,专家从项目里面出来。我相信每个城市一旦抓到这种专家,他会拼命的,他在这儿待一辈子。所以在拿到这些真正的高手,从项目抽出来,做这些东西,我有几个字,当然我们智慧城市负责一部分,做精,做细。并不想要今天我说我做一百个城市,两百个城市。我就是打出一些案例。现在是项目为主,将来也可能多层项目这种整个城市实施,但是就算这种实施也是三年到五年,也不可能一年之内就开花结果。

在这种各个服务项目,各个总体架构的时候我们会选择性的,当然跟地方政府他的想法跟我们相辅相成,这样才能够保证项目实施得成功。从2006年开始到现在收购了大概79家公司。所以我们一年的研发投入和并购凑在一起我们才能形成新的方案。以前如果大家知道IBM的中间件,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技术背景,中间件、数据库这些东西,以行业为主。

全球2000多个智慧城市的创新实践,奠定了IBM的独特价值。每个城市都是以项目为主,带来了另外一个品牌价值,是一个好的事情。所以在宁波、在纽约、纽约大数据分析中间,如果今天你看刑侦的话,一个哥们在重庆抢劫十几万,到浙江没有抓到,结果每个人看视频在那儿抓他,但是这个人早跑了。但是在纽约的今天,因为我们的解决方案是I2,你在整个纽约大概一万多个探头直接打入分析,我要穿红色衬衫的中年男子在哪儿?所有的探头能够抓到这个,全部在监控里面。你感觉他下一步从哪个街头走,他自动会照到所有的探头。这种非结构化的数据,大数据辅助的话其实对于整个平安城市非常重要。我们曾经有47分钟在美国破案,然后把小偷抓住了。这些以项目为主的全世界的项目我们做了很多。在中国有的城市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所以要想清楚。

所以我们研究的时候有慧典先锋计划,把全球的资源,把专家,把开发中心的资源投入到某个城市来,这样来做才能够打造出真正的智慧城市。当然了每个人都有业务的压力,包括我,包括在座很多人,但是做精、做出案例来对于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

在这个时候我在讲一个,那就是战略联盟跟合作伙伴,为什么要这样做?我认为地方政府跟地方合作伙伴才是我们整个系统关键的对象。我们将来,或者现在开始,我们地方的合作伙伴做成战略联盟,当然年初时候已经有两三家了,前几天我们在成都,跟陈凯院(音)做成了整个智慧水的管理,污水的管理。尤其在北京做成了智慧城市打造,整个西部水资源的管理。那么这样我们希望将来找一些合作伙伴一起为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做一些贡献。当然了虽然都是外企,但是我们的任务就是把全世界核心技术,经验、好的东西拿过来,不要让他水土不服,跟本地的合作伙伴合作,扎实的落实做中国,真正建立出来真正牛的智慧城市的案例。

今天谢谢大家。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