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网目前已成为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系统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交直流混合电网。进入21世纪,在国外大停电事故轮番上演的大背景下,这张网却风景独好,保持了超乎寻常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称之为“世界上最好的电网”。
正是有了这样一张安全的网,电才形同空气,人们须臾离不开它,又似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这也是国民的福祉所在。但近来却有媒体质疑称,“中国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实际上建立在留出了很高的安全裕度的基础上,可以说是为了安全过度投资。”
实上,电网的经济性和安全性究竟孰轻孰重,对电力系统知识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电网的经济性是建立在电网安全的基础上,离开了电网安全,电网的经济性就无从谈起。对此,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曾鸣一语中的:“电力系统的安全,就是对全社会最大的经济!”
大停电是现代社会难以承受之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电力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大面积停电,已成为现代社会难以承受之殇。
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国东北部部分地区以及加拿大东部地区出现北美历史上最大范围的停电,停电持续29小时,波及范围达2.4万平方千米,影响人口约5000万。时任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郭永基在美国亲身经历了这次大停电,他后来撰文说,“耳闻目睹这一切,留下深刻的印象。”
给郭永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美加7座机场关闭,大约1200趟航班停飞;城市供水中断,污水处理系统失灵,水源受到污染;大量食品腐烂,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电话量突增导致大规模堵塞,移动电话无法拨通;成千上万的人被困在黑暗的地铁里、高楼的电梯中,紧急求医电话创历史之最,街上消防警报声彻夜不绝……
专家估计,大停电给美国社会造成的损失达300亿美元。纽约市官员称,29小时的大停电使全市损失10.5亿美元,即每小时0.36亿美元,迫使纽约市削减支出30亿美元,裁员4700人。
据不完全统计,自美加大停电以来,不到十年时间,国际社会共发生较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十余起,西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肯尼亚、巴西等地区和国家无一幸免。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大停电向瘟疫一样蔓延,给所到之处造成混乱和创伤。危机专家甚至认为,“一次大停电,即使是数秒钟,也不亚于一场大地震带来的破坏”。
最近一次大停电发生在2012年7月30日和31日的印度,造成印度全国近一半地区供电中断,逾6.7亿人口受到影响,成为有史以来影响人口最多、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事故。印度产业联合会理事长钱德拉吉特·班纳吉不无遗憾地表示:“印度经济近来增长放缓,外界本就对印度前景不太看好,如今电网两天内连续崩溃,无疑使印度的形象进一步受损,令有意投资印度的外国企业望而却步。”
大停电事故往往是由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事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2012年一份研究指出,上述国家近年发生大停电事故的内部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即投资不足导致电网设施薄弱,调度组织形式不适应电网发展要求,高度市场化导致片面追求经济利益。
在郭永基针对美加大停电发表的论文中,以上三点一条不落出现在其中。关于电网严重老化问题,美国能源部前部长理查森自嘲说:“美国是一个超级大国,却有着第三世界的电网。”数据显示,1993年至2003年,美国电力需求量增长了30%,而高压输电线的容量只增长了15%。由于没有统一的电网规划,输电线路投资回报过低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老化的输电网架成为制约输电能力的瓶颈。而实施调度与电网分离,又导致事故处理过程中协调环节过多,产权各方囿于自身利益,使局部事故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最终酿成大的灾难。
我国电网抵御风险能力还有待提高
反观我国,过去十余年来,未发生一次大停电事故,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表现足以令国人感到欣慰和自豪。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既有赖于我国电力工业多年来坚持的电网调度一体化、输配一体化的体制机制,也有赖于电网企业先进的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和安全管理经验。与电网规模逐年扩大成反比的是,国家电网公司人身、电网和设备事故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电网和设备事故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下降,重大及以上人身事故从未发生。我国驾驭大电网的能力无疑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按照技术规范,电网运行时必须保留适当的安全裕度。我国医院、高校、公用事业单位、政府与军事机构等重点客户一般都采用双回路供电,特别重要的客户还采用三回路供电。每回线路的最大利用率只能达到50%,考虑到峰谷差,总体利用率能达到35%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这就像白天车流密集的北京二环,晚上照样会空空荡荡,利用率不可能达到100%一样。看似不高的利用率,实则由电网作为基础网络的运行特点和规律所决定。
而即使留够了安全裕度,在特殊时期,现有的输电通道仍不得不重载运行,以满足高涨的用电需求。2012年迎峰度夏期间,国家电网主要交直流输电通道持续重载运行,39个主要直流送电系统、水火电基地送出系统、跨区跨省联络线、省内重要断面压稳定极限运行,其中重载断面30个,同比增加6个;满载断面24个,同比增加8个。
线路负载过重,一旦有异常情况发生,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导致大面积停电。2003年以来的近十年间,国家电网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国家相关技术规程标准、国家相关部委的审批要求建设各电压等级电网,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和变电设备容量分别增长了1.3倍和2.7倍,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电力行业多年来“重发轻供不管用”的困境。但目前的电网网架结构依然薄弱,抵御安全风险能力还有待提高。
事实上,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雨雪冰冻灾害造成局部地区停电时,已经引起了电力专家的反思。中国科学院院士、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薛禹胜提出,“冰灾暴露了目前电力规划在投资原则、设计标准、风险意识等方面的缺陷……例如,输电线路的设计标准应该提高到什么水平?电源规划与电网规划之间应该如何协调?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与电网可靠性应该如何协调?”“不要总是等到某种灾害成为事实后,才如梦初醒。”
“尽管近年来对电网的绿色、节能、经济特性要求越来越高,但保安全始终是电力工业的首要任务”,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曾勇刚表示,要从能源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高度审视大电网安全稳定问题,统筹兼顾电网的经济环保等其他特性要求。
原中国电力规划设计院院长吕伟业也指出,中国电网将进入安全敏感的发展阶段,过去没有发生过国际认定规模的大停电事故,不等于今后不发生,不可掉以轻心。
因此,对于电网安全和经济问题,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电网的安全性是经济性的前提,建立在电网安全基础上的经济性才是真正的经济性。因为,大停电带来的灾难,是现代社会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