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企业营收差强人意 消除平抑降价负面影响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6-11-02 17:22:47

摘自:搜狐财经

今年上半年光伏着实火了一把,如今企业却要坐冷板凳。如何平抑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没有靓丽的成绩单事出有因:整个三季度光伏行业都陷入了恐慌性降价的漩涡之中,人们不得不把预期一再调低。

今年上半年光伏着实火了一把,如今企业却要坐冷板凳。因此,想要提高盈利已不能“看天吃饭”,祈求组件价格的大幅回调并不现实。

营收差强人意

擅长单晶硅制造的隆基股份,今年第三季营收21.01亿元,相比一、二季度都有所下降,尤其与第二季度的42.15亿元更是大幅拉开了差距。但去年同期营收基数的低开,使得隆基股份本季营收同比仍有87.19%的增幅。走势十分相似的还有净利润表现:2.25亿元的数据也低于今年一、二季度的净利润(2.71亿元、5.97亿元)。中泰证券分析师沈成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内“6.30”抢装之后,三季度的需求在下滑,预计公司三季度的硅片销量在1.2GW~1.3GW,组件销售约200MW,但三季度单季的毛利率约27.16%,在上市之后保持高位。

另一大光伏巨头---太阳能与隆基股份的表现几乎一致。该公司第三季度营收7.03亿元,低于第一季、第二季的7.13亿元和14.19亿元。其他光伏企业虽然在第三季度的表现不是今年以来最差的,但依然出现了环比下滑。爱康科技第三季度营收6.7亿元,同比下跌了20.85%,与第二季度的收入(11.5亿元)有近5亿元的降幅。

值得庆幸的是,太阳能在当季录得了1.91亿元的净利润,反而是高于第一季(0.39亿元),并已实现了同比正增长态势,这与企业新增光伏电站运营项目的良好运作有直接关系。今年上半年,太阳能的总装机规模为2.5GW,全年预计新增装机2GW,明年在手约4GW的电站。爱康科技的净利润也是今年以来最好的,达到了4500万元。单个季度的净利润已是去年全年1.19亿元的38%,而去年净利润低于预期则与新疆、甘肃等地区光伏电站限电、补贴拖欠等有关,财务费用在去年也有所增加(3.06亿元)。不过,各家企业的净利润是否可维持更长一段时间,还无法做出明确判断。

如何平抑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没有靓丽的成绩单事出有因:整个三季度光伏行业都陷入了恐慌性降价的漩涡之中,人们不得不把预期一再调低。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光伏发电产业市场分析报告》指出,7月份开始,国内光伏价格出现了大幅下调,制造业龙头保利协鑫率先调整了硅片售价,而其他公司也立刻跟进。但该公司的调价并非要击败其他对手,而是对市场行情的综合判断所致。

在今年“6.30”电价下调之前,保利协鑫总裁朱战军就判断过,“恐慌期的硅片抢购热潮已过去了。接下来,市场还会有很大的变化,我们预计多晶的报价将很快走弱。”据协鑫集团内部数据显示,今年7月~10月的时间段内,组件和电池售价平均下降了20%左右。

而EnergyTrend曾表示,单晶硅片的供过于求已非常明显,2015年单晶产能达15GW,实际需求量不过是9.5GW。当企业面对着高企产能且价格大多在下跌时,可能就需要减少出货,营收和利润也自然不会有明显提高。

航禹太阳能执行董事丁文磊感觉,一些公司很有可能在第三季度有大量存货,“等到第四季度市场行情反弹时,公司可以拿出存货多卖点,也多挣点钱。所以,部分大型光伏公司可能每天都累积着数十万甚至上百万元的库存。”

而产品功率的上升,也对价格的下降起到抑制作用。未来三年左右,单晶技术应可做到340瓦。功率的上升不仅仅是在为光伏电站节省土地与成本,在组件制造环节上也能省钱。另外,光伏产品如果能有更高的可靠性,它们用上25年甚至35年、40年都是可能的,光伏电站的回报率也自然上升。

国际合作也需要进一步加强。贸易保护政策使两国企业的交流变少了,低成本的电池无法进入美国市场,而美国的低价硅材料同样被挡在了门外,这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对行业同样不利。更多相关行业资讯请关注“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