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政的推出,意味着行业洗牌进程的加快和产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补贴退坡及平价上网的“窗口期”,比预期更快实现。
6月2日,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副主任王斯成致函光伏专委会,称“新政将使光伏制造业崩溃,损失超万亿,250万人就业受影响”。光伏专委会随后表示将联通协会、汇总各方意见,向三部委反映并提出建议。
6月4日,新政出台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光伏上市企业股价集体受挫。A股市场上的隆基股份(601012.SH)、通威股份(600438.SH)、阳光电源(300274.SZ)、中环股份(002129.SZ)、正泰电器(601877.SH)、林洋能源(601222.SH)等十股跌停。
据报道,当日A股市场中未停牌的16支光伏个股,市值蒸发合计约为285亿元,其中隆基股份损失约118亿元、通威股份损失约77亿元、阳光电源损失约39亿元。
这三家公司曾占据2017年光伏上市企业净利润前三甲,净利润总额达到66.2亿元。6月5日,上述三家公司继续跌停。
港股市场上,龙头企业保利协鑫能源(03800.HK)连续两日累计跌幅13%、信义光能(00968.HK)两日累跌16.2%、协鑫新能源(000451.HK)两日累跌15.84%、北控清洁能源(01250.HK)累跌14.95%。
美股市场上,全球最大光伏组件供应商晶科能源(NYSE:JKS)两日累跌14.83%,6月5日报收于12.96美元/股,刷新自2013年6月以来的最低价。美国投资公司RothCapital将其评级从“中性”下调为“卖出”,目标价从19美元降至12美元。英利绿色能源(NYSE:YGE)也两日累跌9.19%。
“531”新政虽没有完全取消补贴,但“降电价+限规模”的双重措施降低了行业对补贴的预期,对长年依赖补贴“野蛮增长”的光伏行业来说,是时候“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