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复材年度业绩未及预期 公司股价遭遇大起大落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8-01-22 19:14:28

摘自:电缆网

2017年9月1日,光威复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头顶“碳纤维第一股”光环,上市后便备受资本关注

2017年9月1日,光威复材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敲钟上市,正式登陆A股资本市场。头顶“碳纤维第一股”光环,上市后便备受资本关注,连续十几个交易日封死涨停,不过,最近却遭遇了不顺。公司股价在“大起”后随即“大落”,一度跌至50元一线,与最高点相比接近“腰斩”。

公开资料显示,威海光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碳纤维、碳纤维织物、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及碳纤维核心生产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碳纤维行业全产业链布局,是目前国内生产品种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整的碳纤维行业龙头企业之一。

光威复材生产的复合材料及制品广泛应用于风电行业、船舶产业、体育产业、运输行业、医疗器械、纺织机械、工业机械、音乐器材、摄影器材、建筑行业等领域。据介绍,早在2005年,光威复材GQ3522碳纤维各项指标就已达到T300级水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掌握小丝束高性能碳纤维工程化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此外,公司还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2017年“十一”,光威复材出现在中央一台十九大献礼片《强军》节目中。节目介绍,光威复材的相关产品已经应用于多个重点武器装备型号,近年来我国新型国产战机研制不断加速,与光威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上的持续突破密不可分。

据悉,公司披露的2017年业绩预告显著低于投资者的期望。按照这一预期,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单季净利润仅为118万元-3132万元,环比出现明显的下降。此前公司披露的2017年三季报显示,2017年1-9月实现净利润2.08亿元,同比增长88.88%;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净利润5507.57万元,同比增长237.23%。年度业绩预告与此前的三季报高增长的趋势形成鲜明反差。

对此,光威复材解释称,2017年公司军品收入较上年平稳增长,民品收入较上年有较大增长;公司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新型号的研发投入继续保持高位和增长。同时,由于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未收到2016年度军品销售形成的增值税应退税额,营业外收入较上年有较大下降。经初步测算,公司2017年度非经常损益为2364万元左右。

事实上,光威复材过往业绩中,一系列补贴等非经常性损益占据了不小的比重。招股说明书中显示,2014年-2016年度,公司所获政府补助占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45.51%、61.17%和36.77%,公司也特别提示了政府补贴依赖风险的存在。

据此解释,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纤维未收到增值税应退税额可能是光威复材年度业绩未及投资者预期的主要原因。公司亦对此公告解释称,威海拓展纤维已按时提交2016年度军品销售增值税退税申请,该批复最早可能会于2018年第一季度内下发到威海当地有关部门,相应的退税款项也将延期至最早2018年一季度收到。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