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以移动应用安全为主题展开了研讨,从移动互联的密码技术、移动应用数据安全治理、移动通信安全技术演进与5G安全等方面,如移动虚拟化技术、移动应用与隐私保护移动应用安全治理及动态防御体系、移动应用合法性检测技术等进行了交流。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与网络安全部主任杨绍亮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与网络安全部主任杨绍亮称,当前移动应用面临着安全漏洞问题形势严峻,各种盗版、仿冒、恶意应用层出不穷以及移动办公安全风险正在上升等诸多问题。国家信息中心高度关注移动应用安全问题,中心信息与网络安全部专门成立了移动应用安全实验室,建立移动应用库,研究和制定移动应用安全标准及规范,推动移动应用检测、鉴定、监测等能力建设。在下一步工作中,国家信息中心愿意和各方一起共同打造安全的移动应用生态环境,着力推动移动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促进移动应用健康有序发展。
新华社堪培拉10月3日电(记者白旭)据《卫报》澳大利亚版3日报道,调查显示,澳大利亚有五分之一的受访青少年遭遇过网络欺凌,澳网络安全专员朱莉·因曼·格兰特呼吁父母和学校加强对孩子的保护。
格兰特说,网络欺凌正在变得“更加复杂、紧迫和严重”。根据她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一项调查,网络欺凌的受害者平均年龄为14岁。“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受到网络欺凌,”格兰特说,“几乎所有的网络欺凌都发生在同伴之间,并与校内冲突有关。”
调查显示,在受访的3500名澳大利亚家长中,有94%的家长表示“网络安全是这个时代教育子女的最大挑战”,有96%的家长表示需要更多的网络安全知识来帮助他们应对孩子可能面对的网络风险,其中包括如何保护孩子的隐私以及从哪些方面可以发现孩子正在经历网络欺凌。
格兰特说,解决网络欺凌没有立竿见影的办法,但是学校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将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原则纳入课程。
今年年初,澳大利亚14岁童星埃米·多莉·埃弗里特因不堪网络欺凌自杀。这一悲剧让网络欺凌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澳时任总理特恩布尔曾就此呼吁人们警惕网络欺凌的危害,采取措施尽力防止欺凌事件发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建华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建华在移动应用安全主题论坛上介绍,要创新SOTP新型密码体制,将密码算法与密匙融合,利用终端密码个性化、动态更新的“一人一密”加“一次一密”保证移动互联的安全性。
保障移动应用安全,实现应用数据安全是关键之一,为此,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原总工程师李京春表示,要摸清家底资产,进行深度安全监测,采用威胁情报大数据等技术,智能防范并发现网络威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同时要加强制度体系研究布局以及数据保护政策研究。
对于移动应用存在的恶意应用泛滥、监管困难、隐私泄漏、滥用等问题,移动安全行业专家学者、企业高管提出了各自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