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韩国有关当局以侦查为名调阅免费应用软件(APP)通信记录的情况急剧增加。有意见认为这是由于韩国总统朴槿惠不满网上批评政府的言论,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担忧当局会监视、压制国民及限制言论自由。
共同社10月12日报道称,因未解散要求追查“岁月”号客轮沉没真相的示威活动而一度被拘留的大学生龙慧仁(24岁)一直使用在韩国拥有2600多万用户的通信APP“Kakao Talk”,其与朋友间的聊天记录遭到了韩国当局的调阅。对此,龙慧仁愤怒地表示:“有必要掌握与集会无关人员的情况吗?”
Kakao Talk的运营商“Daum Kakao”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韩国有关当局试图根据《通信秘密保护法》等调阅以往聊天记录的情况共有2676次,其中上半年983次,下半年1693次。但今年仅上半年就有2131次。
此外,韩国当局去年根据《国家保安法》等要求提供特定人物聊天内容的情况共有86次,其中上半年36次,下半年50次。而今年仅上半年就有61次。
由于沉船事故发生后批评政府的浪潮久未平息,朴槿惠9月在内阁会议上表示,“对总统的冒渎已经超过了限度”,“网络言论正在分裂国内舆论”。2天后,韩国检方宣布将对网络言论实施“全天候监视”。
Kakao Talk及连我(LINE)等的用户认为此举是当局宣布开始网络审查,因而纷纷转为使用德国APP“Telegram”。这是由于据传Telegram严正拒绝了当局提供相关信息的要求。据韩国在野党“新政治民主联合”的议员田炳宪介绍,6家韩国APP的日均用户在1周内减少了约170万人,而Telegram的用户则增加了20倍至61万多。
针对这一情况,Daum Kakao方面表示,“将把聊天记录保存时间缩短至2、3天。因为2天左右才能拿到搜查令,所以当局实际上将无法调阅”,强调会重视用户隐私。但是,人们纷纷怀疑该公司“已经在配合政府的监视”,弃用风潮并未得到遏制。
朴槿惠提出了振兴科技及IT产业的“创造经济”政策,却在幕后开展网络管制而使国内IT企业陷入窘境。对此,韩国在野党资深议员批评称,“难道想扼杀IT大国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0月2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一次抗议活动上,一位带太阳镜的女子抗议美国情报机构的监听行动。
【延伸阅读】美报:美情报机构对外国企业进行广泛网络监控
新华网华盛顿5月21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21日披露,美国家安全局等情报机构对外国企业和经济官员进行了广泛的网络监控和窃听、窃密,以保持本国经济竞争力优势,已曝光的监控对象包括巴西、中国等多国的企业和欧盟经济官员。
报道称,尽管美国情报官员坚称美国“从未代表本国的特定企业采取监控行动”,但不否认为了提升美国经济优势而进行“常规情报活动”。美国情报官员还声称,在全球范围内只遵守美国的法律,其他地方的法律对其行动“不构成障碍”。
这篇报道称,美国随心所欲地监控欧洲和亚洲的贸易谈判代表,以帮助美国贸易官员,并列举了美国家安全局监控巴西石油公司、中国电信和欧盟委员会负责竞争事务的委员华金·阿尔穆尼亚等多个案例。
报道说,美国家安全局从未透露过其侵入巴西石油公司的电脑是在寻找什么。巴西政府猜测,公司内部关于巴西海洋石油储备的大量数据或向外国公司发放勘探许可证的方案被窃密。
美国家安全局也没有透露深度侵入中国电信的计算机系统意欲何为。不过,爱德华·斯诺登披露的文件几乎毫无疑义地显示,其主要目的是想借此刺探中国军队的情况。
至于阿尔穆尼亚,虽然他没有经营公司,但他代表欧盟处罚过微软和英特尔等美国企业,而且刚刚迫使谷歌在欧洲的运营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美国家安全局还侵入中国的华为公司和总部位于中国香港的海底光缆运营商太平洋卫星电视网,其意图则更为明显:一旦掌握了这些公司的专有技术,美国家安全局就能获取美国之外往来的无数通话和电子邮件数据。
报道说,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墨西哥等国的国有石油公司也成为美情报机构的监控目标。
报道说,美国政府没有否认会为了提升美国经济优势而进行“常规情报活动”,而这些活动“符合美国就如何保护国家安全所作的广泛定义”,“总之,尽管美国家安全局不能把监控空客的结果交给波音,但却可以随心所欲地监控欧洲或亚洲的贸易谈判代表,并利用监控结果帮助美国贸易官员”。
《纽约时报》认为,美情报机构没有将所窃取的商业机密交给某家具体的美国企业,一个原因是“他们不知道该帮哪家公司”。
(2014-05-22 14:57:00)
【延伸阅读】谷歌苹果强化用户数据加密 政府或将无法监控
参考消息网9月20日报道外媒称,谷歌公司和苹果公司18日称,他们正在着手强化使用其移动操作系统的设备的加密技术,弃用传统的密匙。
法新社9月19日报道称,这一举措意味着,政府部门即便有法院批准,也无法得到存储在未来安卓或苹果智能手机上的照片、信息和其他私人数据。
在美国安全部门对大众实施网络监控被曝光,以及近来好莱坞名流iCloud账户被黑导致大量裸照流出带来信任危机之后,谷歌和苹果等众多互联网巨头正试图加强安保措施,挽回大众信任。
谷歌一位发言人在接受本社采访时说,现有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安卓系统已具备加密技术,而未来版本的软件将自动启动加密。
该发言人称:“安卓提供加密技术已经有三年多时间,密匙在设备之外没有存储,因此执法部门无从得知加密内容。作为即将发布的新一代安卓系统的一部分,加密将成为自动默认功能,你甚至不用再费心去想着开启它了。”
苹果则表示,19日开始售卖的iPhone6自带的iOS8操作系统已经嵌入了最新的加密技术。该项技术也可用于之前几代iPhone手机和iPad平板电脑上。苹果已经开始允许用户通过加密口令锁定iPhone、iPad和iPod播放器,而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密匙。
苹果称:“苹果无法绕过你设定的加密口令,因而无法获得你的私人数据。对于我们来说,应政府批准而从装载iOS8系统的设备上提取信息,在技术上是不具有可行性的。”
(2014-09-20 14:13:13)
【延伸阅读】斯诺登因曝光美大规模监控项目获“另类诺贝尔奖”
中新社华盛顿9月24日电(记者 张蔚然)据美国媒体24日报道,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泄密者”斯诺登被瑞典有关方面授予“另类诺贝尔奖”,表彰其揭露美国政府大规模监控项目的勇气和智慧。
瑞典正确生活基金会当地时间24日对外透露,由于斯诺登揭露侵犯公民宪法权利、破坏民主进程的美国政府大规模监控项目,并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基金会决定将今年的“正确生活方式奖”颁给斯诺登。帮助披露美国监控项目的英国卫报编辑拉斯布里杰(Alan Rusbridger)一同获奖。
瑞典“正确生活方式奖”创立于1980年,创始人致力于表彰和鼓励那些做出巨大贡献、但却被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忽略”的人们,该奖有“另类诺贝尔奖”之称。
去年6月以来,斯诺登向外界披露了国安局旗下“棱镜”等网络和通话监控项目,包括监听德国、巴西等多国领导人,在国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他今年5月再曝猛料,称自己曾是中央情报局和国家安全局的海外高级间谍,不是普通黑客。美国官方一直劝斯诺登主动回国接受司法审判。有德国媒体称,斯诺登正与美国政府私下协商回国的可能性,但这一说法未经美方证实,目前斯诺登仍居住在俄罗斯。
近日有媒体披露,由于斯诺登曝光大量美国监控活动,美国中情局已暂停对欧洲友好国家的部分监控,包括暂停与为友好国家政府部门工作的“线人”会面,停止招募本地“线人”,但中情局对这一报道不予置评。(完)
(2014-09-25 03:16:14)
【延伸阅读】日《外交学者》:中美对他国网络监控路数相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的黑客公开赛上,参赛选手聚精会神地操作电脑。新华社发(佩特雷斯库摄)
参考消息网12月12日报道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12月11日刊登题为《美国和中国的共同利益:网络间谍活动》的署名文章,作者香农·蒂耶齐在文中称,美国和中国受到的实施黑客活动的指控越来越多,但两国似乎都不愿控制本国的情报机构。
文章说,美国网络安全企业火之眼公司最近一份报告透露,中国黑客入侵了五个欧洲国家外交部的电脑。《纽约时报》说,这五个国家是捷克、葡萄牙、保加利亚、拉脱维亚和匈牙利。火之眼公司的研究员纳尔·维勒讷沃还告诉该报记者,中国黑客以往的攻击目标是日本和印度企业乃至20国集团的财政部长。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詹姆斯·刘易斯说,中国黑客还入侵了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印度和加拿大的外交部网站。
火之眼公司说,这些毫无联系的黑客活动都使用了类似编码,而这些编码都是中文的,而且在安装了中文系统的电脑上测试过。该报告得出结论认为,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网络攻击”其实可能是“共同的研发和后勤基础设施发动的广泛攻势的一部分”。
文章指出,一连串黑客行动的攻击目标让人想起美国国家安全局最近受到的猛烈抨击。斯诺登的文件显示,国家安全局监控美国公民的手机通话记录和互联网数据,窃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通话,利用美国及其盟国的使馆在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开展秘密监听行动。
文章认为,美国和中国的黑客活动记录有些令人困惑,因为报道出来的攻击目标比较缺乏价值。例如,中国为何会对东欧国家的外交部那么感兴趣?美国为何那么迫切想要窃听默克尔的手机通话?中国和美国在安全领域都有远比这些更加重要的关注对象。
这表明,迄今为止曝光的攻击目标只是一场范围极其广泛的网络间谍活动的一部分。如果美国确实在监控德国、巴西和意大利领导人的活动,那为何不会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展开类似的监控呢?比如伊朗、俄罗斯或是中国等国家。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中国。如果中国黑客(应该指出的是,他们未必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瞄准了东欧小国,那完全有理由相信,他们也在监控对中国具有更重大战略意义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和美国。
文章称,按照惯例,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也是受害者,从而回避了相关指责。这十有八九是真的。然而,这显然不能排除中国也实施了此类攻击行为的可能性。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记者会上说:“美网络安全公司一直热衷于炒作所谓‘中国网络威胁论’,但拿不出什么确凿的证据。”他还说:“中方并就打击网络犯罪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尽管中国予以否认,但美国政策圈几乎一致认为,中国参与了广泛的网络间谍活动。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试图区分“可接受”和“不可接受”的网络间谍活动,从而为自身的黑客活动辩解。按照美国的表述,如果对政府或军方机构开展网络间谍活动,就是可接受的。此类网络间谍行为属于“国家安全”的范畴,在美国看来是可以接受的。
然而,美国政府想要把针对私营企业或机构的网络入侵行为界定为另一类黑客行为,也就是副总统拜登所说的“出格”行为。美国顺势指责中国实施了后面这种黑客行动。在斯诺登宣称美国对包括大学、电话公司和电信公司在内的私营组织实施黑客行为之后,就连这种理由都显得站不住脚了。
文章指出,当我们进一步跨入21世纪之时,美国和中国将是全球新秩序的主要规则制定者。以这样的身份而言,美国和中国将共同界定网络空间中的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已经有人在要求美国和中国讨论黑客活动的限度并制定网络空间的明确规则。遗憾的是,尽管美国和中国都不愿承认,但两国在网络空间的问题上有着非常相似的想法——怎么样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