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平台微信成为谣言温床,许多企业深受微信谣言的困扰。近日,“利用互联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违法犯罪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上就社交媒体谣言泛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着社交媒体的爆发,网络谣言大量涌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在商业领域,由于竞争对手的恶意竞争,一些公司一直是某些企业甚至非法传销人员攻击的对象。据安利公司透露,截至2014年12月底,安利公司共申请微信平台删除微信公众号谣言5000多条,并且每天还有相同内容的谣言不断产生。
如何解决微信平台谣言的产生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奋飞副教授认为,对于其平台上屡次造谣、传谣公众号的监管应该更快更有效,以防止谣言负面影响蔓延,为受到侵害的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解决措施。
参会企业代表、安利(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翟明翯介绍,面对谣言,企业可以通过向微信投诉、起诉传谣微信公众号、与自媒体直接沟通等渠道和手段来打击谣言传播。
作为知名企业,安利的谣言被一些运营公众号大肆转发,并冠以耸人听闻的标题。2014年10月,安利(中国)将一刊登两篇安利谣言文章的微信公众账号告上法庭,象征性索赔一元并要求其道歉。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目前谣言文章已删除,账号运营者在其微信公众账号发布道歉信,并向安利公司支付1元人民币的赔偿金。此案,也成为了中国首起微信传谣诉讼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