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讯、智能数据处理……当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技术走入我们的生活,信息产业也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
日前,《山西省信息技术产业三年推进计划》和《山西省信息技术产业2015行动计划》正式出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三研究所集团高级专家胡志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3年,我省将大力鼓励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重点发展LED、光伏、信息安全、电子设备制造、云计算、信息服务、物联网七大信息产业领域,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打造信息安全基地等措施,提升我省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
高标准基础设施先行
2014年,我省信息产业实现收入905.7亿元。其中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9.3亿元,电信及软件业务收入达到了286.4亿元……
经历过上世纪90年代的低谷期,自“十二五”以来,我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稳健复苏。其中,在LED领域、太阳能光伏、电子设备制造、信息安全、煤焦冶电行业信息化等领域,我省具备一定优势。
然而,从总体来看,我省信息产业凸显出诸多不足之处。胡志勇表示,受制于行业初级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龙头企业缺失、产业配套不足、政府扶持不够、专业人才缺乏,我省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遭遇瓶颈。
按照“推进计划”,今后,我省将大力鼓励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重点发展LED、光伏、信息安全、电子设备制造、云计算、信息服务、物联网七大领域,打造LED、光伏两大产业集群,以太原为中心,形成覆盖我省中部地区的太原、晋中、阳泉、吕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
通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让老百姓真正从中获益。“举例来说,目前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都积极投入到无线网和接入网扩容过程中。联通2015年目标城市20M以上比例达90%,农村8M以上比例达95%,这比国家下一代信息网络产业发展路线图中提出的城市20M和4M以上宽带接入能力还高。”胡志勇说。
抓重点 信息安全突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入侵、非法获取等网络安全问题正日益突出。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智能终端最多的国家,用户量近2.5亿。在信息互联的大背景下,网络安全事故也频繁发生。“此次我省将信息安全列入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意义非常深远。”胡志勇表示,中电科33所长期从事电磁防御和工业控制安全研究,特别是最近加入的“中国网安”元素,都会促进山西信息安全领域的全面发展。
有政策护航,网络安全产业信息技术业需求势必会激增,信息安全产业正面临爆发式机遇。拥有自主可控技术产品、提供信息安全解决方案的相关企业,将获得实质性订单支撑。
具体到我省,未来3年将重点突破电磁信息安全防护、虹膜识别等核心技术。发展党政电子政务系统,加密类信息安全产品、信息安全终端及服务器等核心产品。以中电科三十三所、中天信、百信科技、中网信息等为依托,打造以武力防护、可信计算、数据加密、生物识别、安防信息为特色的太原国家级信息安全产业基地。重点推进山西省信息安全产业基地、可信安全产品研发与生产项目等6个重大项目,预计总投资将达到3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