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公交车往哪儿开,市民最有发言权。依托成都公交集团官方移动应用“巴适公交APP”,我市近日推出全国首创公交开行市民决策平台,创新将公交线路的开行模式由政府“配菜”转变为市民“点菜”,市民可根据自身出行需求,以投票方式决定最终线路开行方案,确保拟开线路符合市民出行需求的“最大公约数”。
不仅如此,我市还依托“巴适公交APP”,在成都天府新区推出全国首创的“五星公交”动态测评平台,创新由市民根据车辆拥挤度、发车间隔等对公交线路进行数字化评价,平台根据市民评分自动生成线路得分,并对外公布。从而搭建起市民、政府、企业三方良性互动平台,为政府的科学决策、企业的精细管理、市民的有效投诉提供有力支撑。
创新推出APP巴适公交,只是成都促进信息资源开放利用的一个生动案例。我市积极开放政务服务市场,面向各类市场主体购买服务,激励和引导企业创新发展模式,以推动形成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合力。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在资金、技术、产业方面共同参与智慧城市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和社会化开发利用机制逐步建立:
在安全生产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上,引入PPP模式,发挥政府部门和私营企业各自优势,把政府部门的社会责任、远景规划、协调能力与私营企业的创业精神、资金和管理效率结合到一起,有效推进了平台建设应用;在智能交通综合信息服务、“天网”公共视频信息服务、家庭综合信息服务方面,引入电信营运商负责投资和建设、运营,在市民融合服务、养老综合信息服务等方面积极引导企业负责投资和建设、营运,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信息消费……
为进一步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我市还成立了成都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根据信息安全管理服务相关标准,落实政府部门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积极推进成都市信息安全监测管理及应急响应平台项目建设;开展信息安全的日常监控和安全检查,加强信息安全通报;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发放了近4万张数字身份证书,有效确保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信息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