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欺诈最影响手机安全

责任编辑:editor005

2014-09-17 21:04:54

摘自:城市快报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的“2013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用户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较上一年上升17.9%,感染病毒、木马仍是用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发布的“2013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结果显示,计算机用户发生过信息网络安全事件的比例较上一年上升17.9%,感染病毒、木马仍是用户面临的最主要威胁。其中,网络购物和网络游戏是病毒、木马感染的高发区域。垃圾短信和钓鱼(欺诈)信息是造成移动终端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5.8%和64.7%,尤其是钓鱼(欺诈)信息,比上一年上涨26.3%,成为2013年最突出的移动终端安全问题。记者 李文博

2013年全国信息网络安全状况与计算机和移动终端病毒疫情调查

移动终端安全问题排名

No.1

No.2

65.8%

64.7%

No.3

53.1%

No.4

43.5%

垃圾短信

钓鱼(欺诈)信息

网站浏览

骚扰电话

17.9%

去年网络安全事件上升

76.4%

感染病毒、木马

47%

网络钓鱼、网络欺诈

58.9%

垃圾邮件

21.5%

遭受网络攻击

浏览器成病毒攻击主要入口

59.7%

感染“恶意软件、流氓软件”

67.8%

浏览器设置被篡改

27.5%

隐私泄露、数据丢失

42.7%

网络钓鱼、网络欺诈

提醒 病毒木马爱“傍”热门事件

据了解,一些病毒、木马往往会以近期的热门事件为诱饵,吸引用户点击。

1.腾讯反病毒实验室发现,有木马利用“12306火车票义务抢票专用软件”大肆传播流氓软件,一旦用户下载运行,电脑便会乱弹广告。

2.有外国黑客疑利用苹果iCloud云端系统的漏洞,非法盗取了全球众多当红女星的裸照,继而在社交网络上散布,裸照风波轰动全球。360安全浏览器拦截数据显示,部分所谓的“艳照门”链接中,压缩包内的文件捆绑了木马和恶意软件。

3.根据360安全卫士监测,有一个伪装为“120名艺人涉毒名单.exe”的木马文件正在网盘、群共享上疯传,提醒网友切勿轻易点击。

4.《舌尖上的中国2》在热播时,360手机安全中心拦截到一款伪装成“舌尖上的中国”APP的手机病毒—“舌尖病毒”(Adware.Android.Tgpush.A)。该病毒捆绑了恶意广告插件,并进行强制联网,造成流量资费的大量损耗。

专家表示,用户应打开系统中防病毒软件的“系统监控”功能,从注册表、系统进程、内存、网络等方面对各种操作进行主动防御,这样可以第一时间监控未知病毒的入侵,达到全方位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目的。

案例1

淘宝购物被木马窃取4300元

9月初,市民刘女士在一家淘宝网店看上了一双高跟鞋,在和店主沟通时,对方发来一个名为“商品图片”的压缩包,可刘女士解压缩后却根本无法打开该压缩包。而当她再联系店主时,对方显示已经下线。于是,刘女士决定在另一家网店购买同款高跟鞋,并通过网银向支付宝充值200元。支付宝充值显示成功,但弹出的对话框信息显示“充值金额不符”,刘女士查询后发现账户内余款并没有增加。她立即给发卡银行和支付宝客服打电话查询,结果被告知银行卡内4300多元已充值到支付宝,随后这些钱作为游戏点卡被充值到“上海巨人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账户内。刘女士立即拨打电话报警,警方调查后发现,刘女士接收的“商品图片”压缩包含木马程序,导致其支付宝账户、密码被盗。

案例2

网游玩家上千万游戏币被盗

近日,在本市某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小孙接到朋友打来的电话,朋友向他哭诉,自己辛苦积攒了3年的上千万游戏币被盗。原来,小孙朋友的计算机不幸中了木马,当其登录游戏账户时,其在键盘输入账户名称和密码的痕迹都被记录下来并自动发送给木马施种者,对方通过这些信息将其游戏账户中的游戏币全部盗走。“虽然游戏币是虚拟财产,不过在网游玩家心中,它们的价值一点儿也不亚于真金白银。”小孙说。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