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联合创始Tanium:亚马逊的网络安全秘密武器

责任编辑:editor04

作者:Brian Solomon

2015-04-19 20:12:58

摘自:搜狐

1997年,等到奥瑞恩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为正式学生时,他已经修完120个规定学分中的110个。”  辛达维父子连同来自BigFix的12位工程师创立了Tanium,他们在头五年里一直在开发和测试自己的产品,远离他人窥探的视线。

Tanium联合创始人奥瑞恩?辛达维和大卫?辛达维。

当史蒂夫?辛诺夫斯基(Steven Sinofsky)第一次看到运行当中的Tanium软件时,他跟会议室里其他来自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的合伙人一样,认为它是一个把戏。

“它太快了。”辛诺夫斯基说道,他过去是微软(Microsoft)Windows部门的负责人,“以个人而言,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演示模型,我们询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打造出实际产品。”

Tanium的父子联合创始人——他们此前一直在旧金山湾区的加州埃默里维尔默默无闻地辛勤工作着——就在这个时候揭开了谜底:他们看似跟谷歌(Google)搜索框一样简单、而且几乎一样迅速的软件已经上线,并能够立即访问和显示加州某家医院系统中每一台联网设备(总数达到数千台)的安全状态。

“我从未见过这样的东西。”辛诺夫斯基在过了将近一年后说道,“它是一种疯狂和超现实的体验。我们都非常非常熟悉这个领域——或者是我们以为自己熟悉。”

如今,辛诺夫斯基是Tanium董事会的成员,但在那个时候,他跟企业软件资深人士马克?安德森(Marc Andreessen)以及本?霍洛维茨(Ben Horowitz)只有一个问题: “你们究竟是怎样做到的?”

35岁的奥瑞恩?辛达维(Orion Hindawi)是一个出生并成长于加州伯克利的奇才,而他70岁的父亲大卫?辛达维(David Hindawi)是借道以色列从伊拉克来到美国的移民,他们父子二人从1997年开始就一直在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2010年,辛达维父子创办的第一家公司、设备管理服务BigFix被IBM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归旗下。

他们的新公司Tanium提供了一种强大而且全新的解决方案,可以一下子扫描和控制数千台设备的安全性,该公司的客户包括维萨(Visa)、亚马逊(Amazon)、百思买(Best Buy)、美国国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以及纳斯达克(Nasdaq)。通过Tanium,系统管理员可以在数秒时间内访问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收银机、乃至心率监视器——这些设备每一种都可能成为黑客入侵的潜在切入点。

“在我们到来之前,我们的大多数客户并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台电脑。”奥瑞恩说,“如果他们无法回答这个基本问题,他们该如何回答‘什么在运行着’、‘用户在哪里’以及‘用户的数据到哪儿去了’这些问题呢?”

辛达维父子知道自己正朝着一项伟大事业进发。自2014年春季以来,健康保险公司Anthem、家得宝(Home Depot)、摩根大通(JPMorgan)以及索尼影业(Sony Pictures)都遭遇了严重的数据泄露事件。今年3月,全美规模最大银行之一的首席执行官告诉奥瑞恩,他只担心三件事在一夜之间摧毁自己的银行:“天降陨石、核武器以及网络安全。”虽然Tanium拿前两种威胁没办法,但该公司正努力解决第三个问题。“我希望确保我们在加速前进,因为有一头猛虎正追在我们身后。”奥瑞恩如是说。

Tanium的服务会为每位客户创建一套IT中枢神经系统,它可以快速扫描和反馈可疑的行为或程序。尽管竞争对手——比如赛门铁克(Symantec)和英特尔(Intel)旗下的McAfee部门——提供类似的服务,但他们需要部署大型服务器来一个一个地接入每台电脑,就如同创建一个大型呼叫中心从成千上万人那里收集数据。

Tanium采用了一种新的“端对端”(P2P)系统,跟Napster和BitTorrent那样的文件分享网络非常相似。在使用Tanium的时候,网络上的每台电脑都能跟相邻的电脑进行数据交换,它们可以沿着一条数据链传递信息,然后传输回单一的服务器,而花费的时间只是过去那种笨办法的零头。使用Tanium之前的那些软件生成类似的报告可能需要耗费数小时或者数天,到那个时候信息可能已经变得毫无用处。

在为我演示其产品时,奥瑞恩特别喜欢查询他向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的投资人展示的那些医疗保健网络,他在其中找到了四台运行文件托管程序Dropbox的电脑——奥瑞恩表示,在处理医疗记录数据的时候,这种程序是一大禁忌。 通过Tanium,系统管理员通过几个按键就可以终止这类程序的运行。

2013年,塔吉特百货(Target)因黑客攻击泄露了4,000万张信用卡和****的数据。布拉德?马约里诺(Brad Maiorino)就是在这一事件发生后作为第一任首席信息安全官加入该公司的,在上任以后,Tanium是他联系的首批公司之一。“我们所聚焦的关键领域之一就是,加强我们侦测安全事件和快速响应的能力。”迈奥里诺说,“这要求我们对整个企业每一处终端进行实时监控。”

Tanium拒绝透露年营收数据。但他透露,该公司那些分成多个合同年确认的订单或者营收,已从2012年时的200万美元增长到2013年时的2,400万美元,去年则达到7,400万美元,而今年的预期营收将超过2亿美元。 如今,(按营收计算)美国规模最大的100家公司中有一半是Tanium的客户,其中包括十大银行当中的五家以及十大零售商当中的四家。

公司已经实现盈利并自力更生实现增长,在这种情况下,辛达维父子一开始对引入外部资本并不感兴趣——直到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免费提供的人脉关系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为Tanium带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订单。因此,辛达维父子只跟该基金打交道,在去年8月以9亿美元的估值融资9,000万美元,又在今年3月以17.5亿美元的估值融资5,200万美元。这加起来的1.42亿美元是安德森-霍洛维茨基金对单一公司进行的最大押注。大卫和奥瑞恩仍然持有公司60%以上的股份,并且还没动用他们募集到的任何资金。

辛达维父子的硅谷精英之路要一路延伸回伊拉克。大卫?辛达维在6岁的时候跟随父母从巴格达移民到了以色列,在大学毕业之后,他曾于1967年的六日战争期间服务于色列空军,协助制定轰炸航路。在那之后,大卫来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并在那里获得了运筹学的博士学位,这是一门运用大量数据来解决复杂问题的学科。

1986年,他创办了一家名为Software Ventures的电信公司,业务是开发早期的调制解调器软件。1997年,他通过一家名为BigFix的初创公司进入到数字安全这个行当,这是一家销售补丁软件的公司。在那里,大卫招募了一批他所能找到的最聪明开发者,其中包括自己17岁的儿子奥瑞恩,后者当时念高中二年级,但已经在学习大学课程。

奥瑞恩?辛达维和大卫?辛达维在Tanium位于加州埃默里维尔的新总部。

1997年,等到奥瑞恩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录取为正式学生时,他已经修完120个规定学分中的110个。他很自然地觉得,跟创业所面对的挑战比起来,大学生活沉闷无趣。奥瑞恩最终放弃课堂,选择跟自己父亲以及BigFix的开发团队呆在一起——令他母亲感到懊恼的是,奥瑞恩至今仍未拿到学位,只差修完规定的计量经济学课程和两门体育选修课。

2010年,IBM收购了BigFix,这笔交易让辛达维父子赚得盆满钵满。他们在三年前就已经移交了公司的管理权,因为他们对风险投资者的干涉感到恼火不已——辛达维父子迫切地想要开始一些新东西。2007年,在大卫把儿子招致麾下的十年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提出Tanium创意的人是奥瑞恩。

如今,大卫担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但父子俩保持着相等的所有权,并且相处得非常融洽——他们相互称呼彼此的名字,以免触怒旁人。大卫倒是承认,担任公司首席技术官的奥瑞恩可能是个“没耐心和善变的年轻人”。小辛达维对这样的评价泰然自若,“我从没有说过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耐心的人。”他说道。在周末,辛达维父子会长时间散步,讨论公司的战略问题。“有些人拿棒球当消遣。”奥瑞恩说, “我们的是企业软件。”

辛达维父子连同来自BigFix的12位工程师创立了Tanium,他们在头五年里一直在开发和测试自己的产品,远离他人窥探的视线。到了2012年,他们才跟MaAfee达成一项合作协议,以销售自己的服务。两年后,辛达维父子跟McAfee分道扬镳,并挖走了该公司的美国销售业务主管,进而建立起Tanium自己的销售队伍。此后,Tanium的员工规模每年都会增加一倍还多,2014年年初时达到45人,而今年12月时预计达到370人。

很多新员工将被安排去开发一套更广泛的服务集合,旨在扩大公司的业务覆盖范围。奥瑞恩说,客户大多出于“良好卫生习惯”使用Tanium,即用于发布补丁以及保持软件及时更新。Tanium目前的服务合同在头三年价值为100万美元,但要成为客户网络兵工厂中的必备武器,该公司需要提供更多功能。“政府和企业所处环境的大规模威胁已经达到临界水平。”市场研究公司FBR Markets的高级分析师丹尼尔?埃夫斯(Daniel Ives)说,“这是十年一遇的市场机会。”目前,网络安全方面的支出是200亿美元,并且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增长。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行业整体的年增长率只有3%。

Tanium闲置的1.6亿美元现金将在这里派上用场。辛达维父子需要开发人员打造新的安全订用服务,也需要销售人员把它们销售出去。该公司刚刚发布了一款新工具,它可以整合威胁情报数据并进行自动化处理,帮助公司对攻击迹象即刻做出反应。在网络被攻陷数分钟之后,IT管理员就可以隔离设备、对用户发出提醒、安装补丁或是删除文件,迅速挫败黑客的企图。

Tanium在2015年的另一个焦点是在澳大利亚、英国和日本这些市场签下大客户。举例来说,在进入东京短短三个月后,Tanium已经签下价值2,000万美元的服务合同。这些早期阶段的成功促使辛达维父子加倍押注Tanium的增长努力。

“那些公司的恐惧程度不亚于美国的公司。”奥瑞恩说,“但他们缺少可资利用的优秀技术,称之为‘处女地’再合适不过了。”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