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L SC8000 Live Volume的双活真奇怪,特别是切换条件

责任编辑:editor004

作者:西瓜哥

2015-03-23 12:20:46

摘自:高端存储知识

DELL的Live Volume切换原理太特别了,其他厂商都是判断路径故障,设备故障或者RAID组故障,而DELL主要看主从卷的I O。虽然live volume支持自动角色切换,但是当前并不支持根据第三站点的仲裁来进行故障的自动切换。

  大家周一好。

昨天我们聊了富士通的双活,有网友补充了如下信息:

这些信息不一定对,仅供大家参考。

另外,有网友想了解一下DELL SC8000的双活:

西瓜哥今天就找了一些资料,学习了一下,发现DELL的双活还是很有特色的。手上的资料不是太多,说得不对请大家指正。

首先,DELL的compellent支持双活的特性叫Live Volume,这个特性最开始只支持异步方式,是用来做在线数据迁移用的。直到去年,DELL发布了Storage Center 6.5新的软件版本,才把同步复制功能做了进去。这样才有了支持双活的基础。

Live Volume的应用场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某台阵列需要维护或者停机升级,可以通过这个功能把存储切换到另外一台阵列上。

或者一台阵列的负荷太重,可以把一部分负荷迁移到另外一台阵列上。

迁移可以通过异步或者同步方式进行。如果要实现双活,只能采用同步方式,才能保证数据的一致。

异步复制应付计划内宕机是比较有效的,但如果是非计划内宕机,还是需要采用同步复制来保证数据的实时一致。

DELL还支持增加一个第三站点来同步主站点的数据,构成一个两地三中心的方案。

目前,只有compellent最高端的型号SC8000支持live volume双活功能。复制的链路可以是FC或者是iSCSI。不需要第三站点的仲裁,这个和富士通一样,看来不是针对高大上的场景,但富士通不支持iSCSI。实现的原理也很简单,通过多路径软件,优先写到primary live volume里。但如果没有直接的路径到主卷,那么就写到secondary live volume里,从卷这个时候就是一个proxy代理,把写请求转发给主卷(通过复制链路)。

live volume的配置可以通过GUI来进行。

我们看到,如果选择同步复制类型,有两种同步方式,一个是高可用,一个是高一致性。高可用模式在链路带宽不足的时候会牺牲数据一致性(即放弃双写),而高一致性任何情况下都是双写,保证主从卷上的数据是一致的。

Live Volume支持手动或者自动的主从卷角色切换。自动切换的原理是这样的,管理软件监控主从卷的I/O情况,每隔30秒采样一次,然后根据最后10次采样的结果(5分钟)综合判断是否切换主从角色。判断是否切换还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个是从卷的访问数据量,太少的数据通过从卷访问没有必要切换;第二个是从卷的访问量占比,一般超过60%的比例才考虑切换主从关系;第三个是判断距离上一次切换的时间是否够长,一般30分钟内不做切换,否则系统可能来回切换,对性能的影响更大。

DELL的Live Volume切换原理太特别了,其他厂商都是判断路径故障,设备故障或者RAID组故障,而DELL主要看主从卷的I/O。但好像也是一种聪明的判断,简单有效。只是不知道对于各种故障条件,是否可以实现快速自动的切换?有相关的测试报告就好了。

虽然live volume支持自动角色切换,但是当前并不支持根据第三站点的仲裁来进行故障的自动切换。因此,无法通过VMware vSphere Metro Cluster storage认证。这个解释来自网上一个技术博客:

在DELL的官方文档里面也有明确的说明:

西瓜哥查了一些,HP 3PAR的peer persistence通过了vSphere Metro Storage Cluster (vMSC) 认证,确实采用了第三站点的仲裁机制,和HDS VSP G1000一样。

也就是说,没有第三站点仲裁机制的双活方案虽然简单易用,但主要针对SMB市场。如果是双活数据中心,最好还是应该支持第三站点仲裁机制,否则也就无法通过vSphere Metro Storage Cluster认证,也就不算严格意义的双活数据中心方案了。富士通、DELL和国内的个别厂商的实现,没有严格的第三站点仲裁机制,做阵列的HA还可以,但做数据中心的HA,可能就不太合适。当然,这只是西瓜哥的个人观点,那么你是如何认为的呢?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