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行业掘金信息安全产业

责任编辑:editor006

作者: 李玫 罗洁琳

2015-09-21 16:01:03

摘自:深圳商报

斯诺登“棱镜门”事件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敲响警钟,当前国产自主可控网络信息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产化成为我国未来信息化建设大趋势。深厚的存储研发实力是迪菲特在行业中锻造的鲜明特征。

斯诺登“棱镜门”事件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敲响警钟,当前国产自主可控网络信息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产化成为我国未来信息化建设大趋势。作为支撑IT行业发展的计算、网络交换、存储三大技术硬件平台之一,存储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国产化号角的吹响,会给国内存储行业带来哪些根本性改变,商机蕴藏在哪里,深圳企业是否有能力胜出?

近日,记者采访了深圳市迪菲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刘卫东。该企业沉潜存储行业16年,已成为国内领先的存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集成商。在大数据存储需求旺盛的DT时代,中国存储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未来三年有望发展至200亿元。这将为像迪菲特这样的专业公司带来跨越的机遇。

本地厂商挑战国际厂商

刘卫东向记者表示,国产化趋势推动存储行业进入整合期。本土厂商挑战国际厂商,国内具有自主创新的存储公司,如华为、宏杉、迪菲特等将成为未来信息化建设的主流。刘卫东表示,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在逐年增长。预计未来三年,中高端存储市场也将复制当年服务器和网络产品模式,以行业为依托,以价格和差异化为策略,从国外厂商手中争夺份额。

领先技术是智慧存储的关键。刘卫东介绍,存储设备大致分为存储操作系统、存储控制芯片和存储介质。在存储的操作系统实现自主可控以后,存储控制芯片的安全性就尤为重要。

国外存储技术已有十到二十年的积累和演进,产业链比较完整。刘卫东认为,大数据、云计算为国内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良机。在传统存储架构下,国内超过国外没有可能,只有在新技术出现时,有准备的企业才有机会和可能实现这种超越。此外,软件定义存储和云存储,对行业特性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有很高要求,不是通用产品,在差异化服务上,国内企业拥有先天优势。加之,中国制造的配套能力,特别是在细分行业竞争中,国内企业具很强的后发优势。

深厚的存储研发实力是迪菲特在行业中锻造的鲜明特征。16年专业存储行业的拼搏和沉淀,令迪菲特跻身国内少数几家同时具有存储软硬件一体化研发实力的企业,也是四家掌握核心技术的国产品牌之一。

填补国产芯片中高端存储空白

刘卫东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对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存储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就是技术竞争,在迪菲特,40%是研发人员,公司自创立之初便开始针对研发持续定向投资。刘卫东介绍,公司刚起步时,就与美国存储公司合作,着力锤炼研发团队。这不仅让迪菲特能够做到:拥有完全自主可控的研发支撑、快速的产品实现和交付能力、快速推出国产芯片的存储系统和服务器,而且还填补了国产芯片中高端存储产品空白。此外,公司还具有机动灵活的销售策略、每年拥有5~10项的专利申请,以及成本领先优势。

计算、网络交换、存储将合为一体

大数据时代,存储产品的发展趋势如何?刘卫东认为,未来存储产品将从传统的存储产品向开放式、集群化、纵深融合等方向逐步转变。计算、网络交换、存储三大平台,未来将合为一体,这将大大节省产品能耗,有利于系统维护。据介绍,迪菲特将尽快在产品研发上过渡到存储+计算+数据交换三位一体的大数据一体机,并在视频、语音、文本等领域形成关键竞争力。

“中高端产品价值最大,在目前市场中占50%~60%的份额。”刘卫东表示,这块市场利润最高,但同时挑战也最大。由于中高端产品主要应用于政府、军工、企业等非个人消费领域,他们对产品的可靠性、可扩展性、性能、容量等要求较高,这就需要存储公司拥有强大的软硬件综合研发能力。未来,公司将重点突破国产化的政府、军工等市场。目前,在中高端产品上,公司已启动了使用国产芯片产品的开发,在这一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在云计算平台、软件定义存储,以及定制开发等特殊应用方面发挥优势。刘卫东很自豪的是,公司的中高端产品在与国外客户竞争中,成本优势突出,相当于国外同等技术水平产品的三分之一,有些产品甚至可节省一半成本。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