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存储产业形成产业链条突破合力

责任编辑:editor03

2014-11-05 14:52:05

摘自:科技日报

国内企业要跳出原来的发展模式,进入到芯片、软件、高科技行业里,面对的是非常强大的整个产业链条的垄断,国内任何企业想去打破这个局面。

国内企业要跳出原来的发展模式,进入到芯片、软件、高科技行业里,面对的是非常强大的整个产业链条的垄断,国内任何企业想去打破这个局面,面临的困难都难以想象。产业联盟使这个僵局的打破成为可能。

当全球存储产业市场整体相对疲软,国外主流存储厂商在营收上较之前表现稍有逊色之时,以浪潮、华为等为代表的国内存储厂商在存储这个长期被国外巨头掌控的it和场上,逐渐突破国外厂商的“自留地”,改变了我国在存储产业发展上全面落后的局面。

形成产业链条突破合力

存储系统是数据信息保存的重要场所,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核心设备。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用户对it产品自主、可控的呼声日益高涨。包括浪潮、华为、曙光在内的一些中国本土存储厂商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对高端存储技术的攻关,希望在长期由国外厂商把持的高端存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深,信息总量变得空前巨大,承载信息的数据类型也变得纷繁复杂,如何进行高效的数据管理和组织成为制约信息化发展的难题。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存储技术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手段,存储产业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浪潮。

idc于2013年发布的《数字宇宙的10年》的研究报告就显示,由于电子邮件、博客、视频、数据仓库的快速发展,2009年全球所创造出的数字信息为超级惊人的22位数,约8000亿gb,比两年前增长了62%!并预计到2020年将增加44倍,达到35万亿字节。

一个产业的发展,不是国内某一家企业或科研院所能够凭一己之力就能够推动,2010年1月,26家发起单位在北京举行了成立大会,宣布国内存储产业一线产学研单位正式联合起来,共同致力国内存储产业的发展。

“存储产业的发展更涉及到从基础协议开发,国际、国内的技术标准遵从,产品的架构设计、实验、开发,批量生产,以及最终的到用户市场的接受和认可,所遇到的问题及考验来自众多方面,需要一个组织能够将这些资源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使我们能够有效的进行创新技术的开发,形成创新的产业发展链,进而提升我国自身的存储创新产业的高速和可持续性发展。”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王恩东表示,作为首家国内权威的联盟组织,联盟将在战略层面建立紧密连接的共同体,规范存储国家标准体系,高效推进存储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产品创新,整体推动我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依托联盟成员的创新能力提升,加强产学研合作紧密度和实施成效,共同开发、共享核心技术,解决单个企业解决不了的问题,降低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促进联盟成员的共同进步。

吹响向产业制高点发起冲锋的号角

2010年5月,联盟成立项目组对存储领域的国内外标准进行专题调研,根据调研报告制订了标准框架和标准技术路线图,为后期系统、配套的标准申报提供了支撑。存储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图是联盟标准工作的一项重大成果,为联盟后续系统、配套的开展标准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撑,也吹响了中国存储界向产业制高点发起冲锋的号角。

2010年10月,存储联盟申报的“智能存储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通过科技部专家组评审成功立项,获得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资金支持。

2010年11月,联盟组织完成了产业技术创新路线图草案,明确了联盟的技术发展方向。目的就是要突破高端存储系统的核心关键技术,实现我国存储产业由技术依赖向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

2013年,国家科技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公布2012年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评估结果的通知》,正式评估认定由浪潮集团担任理事长单位的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存储联盟”)等26家试点联盟为国家a级联盟。

评估认为,国家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浪潮继高效能服务器和存储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后,圆满建设完成的又一正式挂牌“国”字头的组织。作为存储联盟的理事长单位,浪潮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华为、中兴、清华、北大、国防科大、中科院计算所、江南计算所等25个成员单位,在存储产业技术创新链条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业发展模式变革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成功打破国外封闭垄断局面,实现了存储产业重大突破。经过历时半年的严格考评,由于运行成效显著,存储联盟通过科技部层层评审被正式评估认定为a级,将被正式认定为“国家存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将得到科技部在项目和政策方面更多的支持。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