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D1Net 12月2日(北京),容灾技术是保证企业信息系统中关键业务可靠运行的重要手段。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2000年以前的10年期间,发生过灾难的美国公司有一半以上的比例当时就倒闭,因为数据丢失,能够生存下来的不到1/4。以防万一,企业应该考虑灾容系统的部署。
目前,远程灾容主要分为主机型远程灾容、存储系统型远程灾容与存储网络型远程灾容。其中,主机型远程灾容的局限性最大,存储系统型远程灾容的成本最高,只有存储网络型远程灾容兼容并包,最具性价比优势。
由于数据复制是通过存储网关来执行,应用服务器只需数据库执行代理程序,相对于主机型远程容灾方案来说,它的性能影响十分低。另外,通过存储网关的虚拟化技术,可以整合前端异构平台的服务器和后端不同品牌的存储设备,本地端和灾备端的设备无需成对配置,用户可以根据RTO和RPO,在远端建立完整的热备份中心,当本地端发生灾难时立即接管业务运行;或是采取仅在灾备端安装存储设备的温站配置,先保护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本地端修复完成后再进行恢复。
除了上述的不占用主机运行资源,以及不具备存储平台局限性特点之外,成本更是存储网络型远程容灾方案的最大优势。
首先,构建时不需更换原有的IT基础架构,只需在原本的存储区域网络中加入存储网关,本地端的主机和存储设备可以是任何品牌,灾备端的主机和存储设备也不需和本地端相同,用户甚至可以在灾备端采用等级较低的存储系统(如SATA磁盘阵列),根据统计,投资成本可节省多达30%至50%!对于那些对构建远程容灾有热切需求而IT预算又十分有限的客户来说,存储网络型远程容灾方案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其次,针对数据库专用代理,存储网络型远程容灾方案确保了数据库具有完整的容灾和启动能力,无需担忧无法启动的现象发生。
最后,存储数据的多点快照功能能够使得各种数据在遭到人为破坏时具备快速恢复的能力。它是最为完整的一套容灾体系,灾难抗击范围也最远。所以,预算有限并且对远程灾容有要求的企业,不妨考虑存储网络型远程灾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