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

责任编辑:editor006

2014-12-01 14:38:04

摘自:戴尔论坛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网络是他的载体,我们无时无刻生活在大数据的包围中。在SSD固态硬盘还没有面世以来,每次电脑换代除了机箱显示器鼠标键盘能保留以外就是硬盘。

====数据存储与读写====评测党自觉跳过前段文字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网络是他的载体,我们无时无刻生活在大数据的包围中。大数据无时无刻都在生活工作娱乐中提供着高效准确的参考及服务。

在电脑发展的短短不到一百年的历史中,他发展的速度有目共睹。记得我初中才接触电脑时,大家还叫他“计算机”,感觉和计算器有点啥关系。计算机室的老师从其量就是个情趣课老师,没有正式的课程安排,大家上计算机课也没啥热情。安排的课就是dos,basic之类的,但是用的是苹果机,就练练打字,抄抄basic程序之类的,很枯燥,对他也没啥兴趣。

不知道什么时候流传了一句话,掌握三门技能就能掌握这个时代,英语、计算机、驾驶。因为其实用价值,目前后两者相信大部分人都具备。回头来看不可想象,电脑已作为必备的办公工具、生活工具、娱乐工具,已成为每家每户必备的家用电器,每个公司的必备办公用具。

电脑分为四部分:输入、处理、储存、输出。当年键盘、鼠标、主机、显示器就是电脑的全部。我的第一台电脑从实验室丢掉的元件中拼装出来的,当时叫386还是486忘了,主板没电池每次开机得进BIOS设置一番才能启动,装载20M硬盘,5寸软盘驱动器,还的用多功能卡连接,14寸球面黑白显示器,没有所谓的显卡……DOS系统,好玩点就是WPS,能打打中文。这就是神奇的开端。记得就是那个时候学会了打字,DOS的简单操作,编写BAT之类的简单应用。有时误操作搞坏了DOS系统,拷贝一个DOS都要十几分钟。那个年代不要说什么游戏了,跳伞兵、空手道、模拟飞行、警察抓小偷,我统统搞不到,资源很匮乏。

上大学后我家买的第一台电脑,我的要求只有两个,我要彩色的屏幕、能装window系统。当时配的显卡是S3的只有1M显存,3.2G硬盘,声卡还没有板载化。那机子除了字牌、扫雷几乎不能玩游戏,记得同学拷来的粘土世界我还去把显存加到2M,游戏还不能全屏。还好有个计算机系的高中同学带着我搞电脑,每周都要往返电脑城。

我住3楼他住5楼,就在我楼上,他常常给我普及电脑基础知识和运作原理,曾经自制过声卡,用答应机接口双机对联,网卡串联,刷过机,改过程序。分区、格式化、装系统、装软件、破解、修改、16进制、低格、反删除、反格式化、战胜CIH……很多东西都是那时候积累的。对电脑也开始有了要求,主板、芯片、显卡、声卡、显示器,有了自己的看法,不断折腾中,家里也支持,花了不少钱,同学的机子坏了,系机房的机器出问题都是我出面解决,所以说我才认识了目前关系较好的卖电脑的商家,他们也很支持我,常常先拿货月底付款。

了解原理比了解事实更加重要,每次遇到新事物我都要研究一番。结婚后我开始慢慢不再砸钱玩电脑了,因为我的原因我家对电子产品的要求都很高,电视、音响、电脑,听觉视觉触觉各方面都很花钱……

记得比尔盖茨说过内存64K就够了,但64K经过无数次的刷新……电脑由一年一个世纪变成8个月一个世纪到现在半年一个世纪,无止境的飞速发展,制造工艺已迈入22NM,成本一飞速下降。由于升级概念的淡化,正常每三五年就会有换机的需要,人们已开始关注这大量的电子垃圾。电脑一开始向提高效率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在SSD固态硬盘还没有面世以来,每次电脑换代除了机箱显示器鼠标键盘能保留以外就是硬盘。坚持不到 几年,很多人因为容量不够而不得不换掉硬盘,或增加硬盘。容量越来越大,带来的是速度不够,不管是搜索、读写、运行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硬盘反应速度而卡顿假死,因为资料太大拷贝一天,因为资料多而搜索不够快,更坑爹是杀毒,这是不得不先做的事。

SSD就是所谓的固态硬盘,他出现的时候被很多人质疑的事寿命、价格,但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总有一天必定会让机械硬盘淡出历史舞台……

五年前我就开始用SSD做系统盘了,完全搞不秦楚硬盘速度有多重要,最近在一块5400转的2T机械硬盘上安装win7 32位系统让我彻底的磨练了我的耐心,现在我有删掉他的感觉。

本着没用过,有条件就要尝试一下的想法,好多年没有折腾过电脑的我,最近重装了不止30次系统,现在的GPT、UEFI、RAID、MRB,完全搞不懂,我都是最近才知道无损分区已变得如此快速,PQmagic早就没人用了,算是恶补了很多知识点,在不断搞砸中学习,这里谢谢hechengg的耐心指导,坚实的技术支持。现在搞笑的连ghost都不太会用了。

前天建立了新的储存构架:笔记本M6800 浦科特MSATA256G SSD256G*2 2T5400转希捷 一共4快盘,其中msata是我第一次接触。PS:不知道那种双msata的sata3接口硬盘RAID0转接板(转接成HDD大小) 是否会造成速度瓶颈(SATA3=6G/S:6*1024/8=768M/S,而双MSATA差不多超过了这个值)。

目前构架是RAID0:(SSD*2+MSATA=715M)+2T(这里选的128K的族,值越大提高读写效率,但浪费空间,文件会占128K的整数空间,文件大小除以128K,多出来的零头占128K,同时如果大量小于128K的小文件都会占用128K,不知道解释的对吗),通过AS-SSD测试。

QQ截图20141201030643.jpg

这里空出来的64G本想用intel RST加速那个该死的乌龟盘(2T5400转希捷),据说能提高到160%,结果本机不能同时存在两个RAID性质的盘所以未成功。

QQ截图20141201031416.jpg

  乍看就两个盘结构简单

QQ截图20141130231059.png

不知道C盘为什么和D盘相差这么大,本以为三个浦科特会和网上说的一样是1400M/S的数度

QQ截图20141130231503.png

  传说中4K反面短期内是没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QQ截图20141201011745.png

这个是机械硬盘,由于耗时太长 太长太长太长没注意笔记本曾经黑屏几次,数据一定不准(电源模式变化了)

QQ截图20141201031531.jpg

  新版鲁大师已对硬盘分值做了限制1000到顶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