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由此引发的海啸和2011年10月份的泰国洪灾带来的是对人类的巨大灾难,而这两场自然灾害对于存储行业的影响,也可用灾难性来形容。以闪存为例,在日本大地震后,中国国内的主流闪存产品价格都在短时间内上升了10%至20%。而此次地震和海啸对存储领域最大的影响是其引发了一场针对灾难备份的新一轮投资。2011年发生的两次大的灾难,不仅仅影响了存储行业的市场格局,还带来了IT行业对于容灾备份的新的思考,如何应对灾难、快速恢复或许会成为近几年的热门话题。
并购动作频现
回顾2011年的存储领域,存储厂商为了扩充自身的产品线,不断传出并购的声音,磁盘市场份额越来越像少数的几家厂商集中,但同时也有合作多年的伙伴也因为追寻自己的独立道路而选择分道扬镳。
2011年,并购声音不断。大型存储厂商都将目光锁定在了自身所不擅长的领域去进行大规模的并购,进而扩充自己的产品线。以HDS为例,9月份宣布并购高端NAS厂商BlueArc,并且宣布BlueArc的NAS网关系统已经与日立的Hitachi Virtual Storage Platform(VSP)平台控制器进行了紧密集成,从而允许从HDS存储阵列服务于基于文件的数据。HDS通过对BlueArc的收购,显示出了其对日渐兴起的文件存储市场的重视。
另外一项比较重要的收购,就是华为对华为赛门铁克的全面掌控。11月份,华为宣布以5.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赛门铁克持有的49%的华赛股份。与华为在2011年的大幅动作相对应,华为对华赛的收购,进一步显示出了其进军云计算领域的雄心。
12月份,Gartner发布了第三季度磁盘存储市场的数据表明,磁盘存储市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4%,尽管存储市场已经实现了连续七个季度增长,但是显示出了减速增长的迹象。从报告中可以看出,EMC、IBM、NetApp、HP、HDS和DELL等六家厂商基本占据了存储市场80%以上的江山。与10年第三季度相比,这种格局没有大的变化,而Gartner 数据中心整合研究首席分析师张瑾表示,这种市场份额集中的现象预计还会持续。
与上述并购之风截然不同的是,在2011年10月份,DELL与EMC之间转销合作的关系,在经历了10年之后,结束了。当然,这与DELL在前几年对不同领域存储厂商的大肆收购不无关系,DELL通过一系列的收购,显示出了其在存储市场的勃勃雄心。作为合作多年的伙伴EMC,也逐渐成为了竞争对手。从几年前,DELL收购Compellent开始,业界就充斥着EMC!DELL品牌的终结之日已经到来,在两家公司合作10年之际,分道扬镳的日子终于到来,DELL正式踏入了独立的存储之路。张瑾表示,EMC在DELL转向销售自己独立品牌之后,对EMC的强势地位有了很大的削弱。但是对于DELL来说,也存在很大的挑战,DELL需要面对如何说服客户转向使用自己产品的挑战。
统一存储日渐盛行
当今,数据量不断增大,用户和厂商或许应该重新定位一下NAS和SAN。与国外市场相比,中国的NAS市场增长速度有点不合乎数据增长规律。由于NAS相比于SAN来说,传输速度方面存在劣势,导致很多用户都认为NAS属于低端的存储解决方案,但是对于目前的网络环境来说,各种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在,NAS可能比SAN更加适合这种非结构化数据的增长。
近些年,统一存储的出现或许为NAS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与此同时,主流的存储厂商也开始了对同一存储市场的进攻。目前,除了HDS以外,主流的存储厂商都有中端的统一存储产品线。例如,EMC在今年发布的VNX系列,这条产品线替代了原来的ClARiion系列,此系列将统一存储作为了其主要的功能。此外,IBM在今年发布的Storwize V 7000系列也增加了统一存储的功能,DELL在今年发布的EqualLogic PS4100/6100以及FS7500也构成了自己的统一存储产品线。这一系列动作都显示出了主流厂商对统一存储市场的重视。未来的趋势已经很明朗,中端存储产品都会走向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