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电力的“IT支撑”

责任编辑:企业网

2010-10-13 14:22:53

来源:企业网D1Net

原创

“啪”的一声,电脑关机了,电灯熄灭了,电梯停载了……这不是电影中的镜头,而是19日发生在某市区的真实一幕:1个多小时的突然大面积停电让城区的大部分地区大受影响,部分水厂还...

“啪”的一声,电脑关机了,电灯熄灭了,电梯停载了……这不是电影中的镜头,而是19日发生在某市区的真实一幕:1个多小时的突然大面积停电,让城区的大部分地区都受到影响,部分水厂还因此停产,造成中心城区大面积停水约90分钟。停电给人民的生活和企业的运营都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正因为电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0年以来,电力行业业务量连续增长,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以应对市场需求。这种投入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生产设备方面,电力行业也在迅速增加对信息化的投入,以更好地支撑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而电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就是数据中心的建设。

湖北电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截止到2005年底, 全省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 2741.52万千瓦。而信通中心的发展尤为瞩目,在全国电力系统都处于领先水平。近日,记者采访到了湖北电力信通中心书记兼副主任肖治华、信通中心网络运行部主任邓国如和信息开发部主任朱小军,听他们介绍了湖北电力数据中心的建设历程。

据肖治华介绍,湖北电力信通中心的前身——湖北电力计算中心成立于1985年,中心成立之后,就致力于加快电力系统信息化的工作。1990年更名为电力信息中心,2000年根据发展需要,将信息中心与调度中心通信部分合并,组成现在的信通中心。

众所周知,SG186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确立的信息化目标。在SG186的带动下,湖北电力信通中心的主要工作是推广由国家电网统一规划的应用。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地方的管理形式不一、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成熟程度不同等,使得各个地方都有很多自己需要做的工作。对于湖北电力来说,其数据中心建设有其自身的特点。

高性能应对高需求

 “‘SG186工程’推广以来,湖北电力数据中心机房的设备翻了一番,磁带库现在是一台,我们马上要对此改造。”邓国如说,目前的设备和存储速率都已经跟不上现在形势发展。他说:“机房也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为了满足需求的不断增长,又新建了一个400平米的机房。财务管控、人力资源、ERP等应用实现大集中以后,目前的网络带宽也开始显得力不从心。”需求的不断增长对设备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湖北电力在数据中心的设计和设备选择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量:首先,设计方案对湖北电力当前面临问题的解决力度,以及对未来几年业务增长的满足度;其次,设备的性能与能力,尤其体系架构要先进,拥有高可靠、可用性,以及扩展能力;还有一点就是售后服务。

网络对于数据中心的稳定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考虑了上述几个因素之后,湖北电力数据中心采用了H3C提供的网络解决方案。邓国如介绍,在几年前做实验的时候曾用过几台H3C的设备,在五六年的时间里运行比较稳定,所以在后来机房改造时全部更换为H3C的设备。湖北电力数据中心使用了三台S12500系列核心交换机,十多台S9500E交换机,覆盖了湖北电力的几大业务系统。

据了解,H3C的S12500系列交换机正是面向新一代数据中心推出的,因此具有支撑数据中心网络的关键特性。作为100G平台交换机,S12518交换机的高性能(交换容量13.32Tbps,处理性能5400Mpps),加上高密度万兆接入(576个高密度万兆),可以满足湖北电力未来10年的网络发展需求。先进的多级多平面体系架构,主控和交换物理分离,提供了数据中心所需要的高性能、高可靠和扩展性。

S12500交换机采用了很多独特的技术以保障数据中心网络的可靠性,例如采用控制与转发分离的体系,控制引擎倒换与热插拔不会对网络造成任何影响。同时S12500交换机采用CLOS多级交换机架构,交换网板之间实现冗余保护,完全消除交换引擎故障引起的转发中断或者性能陡降现象。采用CLOS多级交换架构,还实现了流量转发分布式精细调度,完全避免了系统内部阻塞的出现。这些技术有效地保证了数据中心的可靠运转。

邓国如说:“当时选用H3C的设备是因为之前已经经历了五六年的时间应用考验,大范围采用之后,发现这些设备性能以及质量与国外厂商的设备相差无几。”他说:“虽然价格是一个考虑因素,但设备的性能是必须要首先考虑的。”

链接已复制,快去分享吧

企业网版权所有©2010-2025 京ICP备09108050号-6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9343号